引言
之前在台中的產後護理之家當兒科巡診醫師時,由於產後護理之家是在大樓裡的七樓,所以每個要離開月中的人都要搭接待大廳前的電梯離開。我就曾經在等電梯時,目睹一個場景,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有一個正住在月中裡的媽媽,在電梯前送她較大的孩子回家,當她看著電梯門緩緩關上,孩子消失在電梯門後那刻,媽媽立刻放聲大哭。當下我雖然也已經是個媽媽了,但坦白說還是有點被這位在電梯門口放聲大哭的媽媽嚇了一跳。可能是因為我生產完沒住月中也沒請月嫂的關係,後來也沒再生第二個孩子,對於這個媽媽的內心活動較難感同身受,但是我大概也可以理解,這就是控制數十萬年來,所有人類媽媽的,產後荷爾蒙急遽變化的威力和魔力。只要妳是人類,妳懷孕了,妳生產了,妳就不可能不經歷這種荷爾蒙的威力,妳以為妳控制的了一切,但其實是被荷爾蒙完全控制才對。這也就是為什麼移植子宮和做人造子宮這麼困難,因為這些荷爾蒙真的是非常精微的,是令人驚嘆的老天爺的智慧,人類真的很難去突破。最神奇的是,這些孕產期的荷爾蒙變化,不僅影響情緒,也會影響大腦的結構,造成實際上大腦構造和產前的不同,也就是人格的變化。有產後憂鬱的媽媽,和沒有產後憂鬱的媽媽,大腦構造的改變是走往不同的方向,簡單來說就是產後媽媽的大腦都會經歷「二次發育」,雖然大部分是往好的方向走,但也是有人會往不好的方向走,而這一切和產後荷爾蒙的變化密不可分。現在就來介紹一下有哪些荷爾蒙,會在產期發生劇烈變化,影響媽媽的情緒和心情。雌激素(estrogen)
促進子宮生長與血流
- 作用:懷孕初期,雌激素水平迅速上升,刺激子宮內膜增厚並擴大,為胚胎著床和成長提供營養豐富的環境。它還增加子宮的血流量,確保胎兒能透過胎盤獲得足夠的氧氣和養分。
- 你可以把雌激素想成子宮的『建築師』,它幫忙把房子蓋大蓋好,讓寶寶有個舒適的家,還鋪好血管這條『高速公路』,把食物和氧氣送進來。
支持胎盤功能
- 作用:雌激素幫助胎盤發育並維持其功能。胎盤在懷孕後期會接手生產大量雌激素(尤其是雌三醇,estriol),進一步支持胎兒成長和母體適應。
- 胎盤就像寶寶的『外送員』,雌激素讓它運作順暢,確保寶寶每天都能收到成長需要的包裹。
刺激乳腺發育
- 作用:雌激素促進乳腺組織的增生和管道系統的發育,為產後哺乳做準備。它與黃體素(progesterone)合作,讓乳房能在寶寶出生後分泌乳汁。
- 雌激素就像在幫你裝修『奶粉工廠』,提前把設備準備好,等寶寶一來就可以開工。
調節其他荷爾蒙與代謝
- 作用:雌激素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 axis),調節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和代謝,讓母體適應懷孕的高能量需求。它還影響胰島素敏感性,幫助穩定血糖。
- 它像個『總經理』,指揮身體其他部門加班加點,確保你和寶寶的能量都不缺貨。
準備分娩
- 作用:接近分娩時,雌激素水平達到高峰,幫助子宮肌肉變得更敏感(與催產素配合),促進子宮收縮,為生產做準備。
- 到了最後幾週,雌激素就像按下『啟動鍵』,讓子宮準備好把寶寶推出來。
產後
- 分娩後 24-48 小時內,雌激素急降至接近非孕期水平,這會影響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導致情緒低落、易哭或失眠。
- 懷孕時,雌激素把你捧得高高的,像個超人媽媽;產後它突然跑掉,你可能覺得像漏氣的氣球。這是正常的,給自己一點時間,它會慢慢回來。
黃體素(progesterone)
維持子宮環境與胚胎著床
- 作用:黃體素讓子宮內膜變厚且充滿營養,為胚胎提供穩定的「土壤」來著床。它還抑制子宮收縮,避免胚胎被排出。
- 黃體素就像子宮的『地毯工』,它把內膜鋪得軟軟厚厚,讓寶寶能穩穩落地,還守著門不讓子宮亂動,把寶寶推出來。
支持胎盤發育
- 作用:懷孕早期,黃體素由卵巢的黃體分泌,幫助胎盤形成。到了第一孕期末(約 10-12 週),胎盤接手生產黃體素,確保妊娠繼續進行。
- 它一開始是胎盤的『啟動器』,幫它建好工廠,後來把控制權交給胎盤,讓它自己跑起來,繼續養寶寶。
放鬆平滑肌,擴張子宮空間
- 作用:黃體素放鬆子宮和其他平滑肌(如腸道、血管),讓子宮有空間擴大,同時增加血容量,為胎兒提供更多氧氣和養分。
- 黃體素像個『按摩師』,讓子宮肌肉放鬆,變成能裝下西瓜的大袋子,還順便幫血管鬆開,讓血流多一點給寶寶。
調節免疫系統,保護胎兒
- 作用:黃體素抑制母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避免把胎兒(一半來自父親的基因)當成「外來物」攻擊,確保胎兒安全成長。
- 它像個『和平使者』,告訴你的免疫系統:『這是自己人,別打!』,讓寶寶能在你肚子裡安心長大。
促進乳腺準備哺乳
- 作用:黃體素與雌激素合作,刺激乳腺腺體發育,為產後分泌初乳和乳汁做好準備。
- 它跟雌激素搭檔,幫你的『奶粉工廠』蓋好生產線,等寶寶一來就能開張。
影響情緒與睡眠
- 作用:黃體素有鎮靜作用,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可能讓孕婦感到嗜睡或放鬆。但產後急降時,也可能導致情緒低落。
- 孕激素像天然的『安眠藥』,懷孕時讓你想睡,但產後它跑掉,你可能會覺得腦子亂亂的。
產後
- 分娩後黃體素急降,失去鎮靜效果,可能導致焦躁、失眠或情緒低潮,與雌激素下降一起加劇不適。
- 懷孕時,黃體素像個保姆,把你和寶寶照顧得好好的;產後它下班了,你可能會覺得有點空虛,這是正常的,慢慢會好。

黃體素產期時的濃度變化
催產素(oxytocin)
催產素(oxytocin)在女性懷孕期間扮演了非常特別且重要的角色,常被稱為「愛的荷爾蒙」或「分娩的推手」。它不僅在生理上支持懷孕和分娩,還在心理上幫助媽媽與寶寶建立情感連結。
促進子宮收縮與分娩
- 催產素在懷孕後期(尤其是分娩時)水平顯著升高,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推動分娩過程。它與子宮上的催產素受體結合,讓收縮更有力。
- 催產素就像分娩的『導演』,到了第三孕期末,它喊『開拍!』,讓子宮開始擠壓,把寶寶推出來。
支持哺乳與乳汁分泌
- 產後,催產素在寶寶吸吮乳頭時被釋放,促進乳腺收縮,讓乳汁流出(稱為「噴乳反射」)。這是哺乳成功的關鍵。
- 它像個『送奶員』,寶寶一吸奶,它就按下按鈕,把奶粉從工廠送到你手上。
增強母嬰連結
- 催產素影響大腦獎賞系統(涉及多巴胺),讓媽媽在與寶寶互動(如對視、觸摸)時感到愉悅和依附,促進母愛的形成。
- 催產素是『愛情藥水』,懷孕時它讓你越來越想寶寶,產後看著他小小的臉,你會覺得『這就是我的全世界』。
調節壓力與情緒
- 催產素有鎮靜作用,能降低皮質醇(壓力荷爾蒙)水平,幫助孕婦在懷孕後期和產後減輕焦慮,穩定情緒。
- 它像個『暖心抱抱』,讓你在懷孕壓力大時冷靜下來,產後也幫你放鬆,不那麼慌張。
協助胎兒發育
- 催產素間接支持子宮血流和胎盤功能,確保胎兒獲得足夠氧氣和養分,雖然這作用不如雌激素和黃體素明顯。
- 它像個『小幫手』,跟雌激素、黃體素一起,確保寶寶的成長環境穩穩的。

催產素在產期的變化
皮質醇(cortisol)
調節能量代謝,支持胎兒成長
- 作用:皮質醇提高血糖水平,促進蛋白質和脂肪分解,為母體和胎兒提供額外的能量。它確保胎盤能運輸足夠的葡萄糖給胎兒。
- 皮質醇像個『能量管理員』,懷孕時它加班加點,把你的儲備糧轉成能量,保證寶寶有飯吃。
應對懷孕的生理壓力
- 作用:懷孕對身體是種「壓力」(如血容量增加、心臟負荷加重),皮質醇通過激活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 axis),幫助母體適應這些變化。
- 它像個『救火隊』,當你懷孕覺得累或喘不過氣時,它跳出來幫你撐著,讓身體跟得上。
促進胎兒器官成熟
- 作用:皮質醇在懷孕後期(尤其是第三孕期)幫助胎兒的肺、肝臟和其他器官成熟,特別是肺表面活性劑的生成,為出生後呼吸做準備。
- 皮質醇像寶寶的『成長教練』,在最後幾週幫他把肺練好,準備好出來大口呼吸。
調節免疫系統平衡
- 作用:皮質醇抑制過度免疫反應,與孕激素合作,避免母體排斥胎兒,同時保持一定的免疫力對抗感染。
- 它像個『調解員』,告訴免疫系統別太緊張,放過寶寶,但也別完全睡著,還是得防著感冒。
影響情緒與睡眠
- 作用:皮質醇有激活作用,高濃度時可能讓孕婦感到焦躁或難以入睡,尤其在第三孕期和分娩時達到高峰。
- 它像杯『濃咖啡』,懷孕時讓你精神緊繃,有時睡不好,因為它在幫你準備迎接寶寶。」
準備分娩與產後適應
- 作用:分娩時皮質醇激增,幫助母體應對生產的極大壓力,並促進子宮收縮(與催產素協同)。產後它逐漸下降,但仍高於基線,影響恢復期的情緒。
- 分娩時它像『戰鬥號角』,讓你全力以赴;產後它還沒完全走,留著幫你撐著,但也可能讓你覺得累或慌。

皮質醇在產期的變化
男生在配偶生產前後的荷爾蒙變化
男性的荷爾蒙變化主要涉及睪固酮(testosterone)、皮質醇(cortisol)、催產素(oxytocin)和泌乳激素(prolactin),這些荷爾蒙在配偶懷孕期間、分娩時及產後會有不同程度的調整。
睪固酮(Testosterone)下降
- 研究發現,男性在配偶懷孕後期和產後初期,睪固酮水平會下降約 20-30%。這在寶寶出生後的前幾週最明顯,之後可能逐漸回升。 睪固酮下降可能減少競爭性和攻擊性,轉而促進照顧行為,讓新手爸爸更專注於家庭和育兒。
- 睪固酮是男生的『戰鬥荷爾蒙』,懷孕時它會稍微收斂,讓爸爸從『出去打拼』變成『回家抱寶寶』。
皮質醇(Cortisol)上升
- 在配偶懷孕後期和分娩時,男性的皮質醇水平會上升,尤其在產前幾週和產後頭幾天,因壓力(如期待、焦慮)和睡眠不足而加劇。產後幾週後逐漸回落。 皮質醇升高幫助男性應對新手爸爸的壓力,保持警覺性,但也可能讓他們感到緊張或疲憊。
- 皮質醇像個『鬧鐘』,在老婆生之前讓爸爸緊張兮兮,寶寶來了還讓爸爸睡不好,但它也在幫男孩撐著當爸爸。
催產素(Oxytocin)增加
- 當男性參與分娩過程(如陪產)或與新生兒互動(抱抱、換尿布)時,催產素水平會短暫上升,尤其在產後頭幾週。 催產素促進父嬰連結,讓爸爸在與寶寶接觸時感到愉悅和依附,增強照顧意願。
- 催產素是『愛的魔法』,老婆生完爸爸抱著寶寶時,它會偷偷跑出來,讓爸爸覺得『這小傢伙真可愛』。
泌乳激素(Prolactin)升高
- 男性在配偶懷孕後期和產後,催乳素水平會略微上升,尤其在積極參與育兒的爸爸身上更明顯。 因為泌乳激素與照顧行為相關,可能讓爸爸更敏感於寶寶的需求,增強耐心和養育傾向。
- 泌乳激素不只是媽媽的專利,它也會悄悄幫爸爸變成『奶爸』,讓爸爸聽到寶寶哭就想衝過去哄。
結語
在現在的台灣,超過34歲的高齡產婦越來越多,特別是40歲以後才生產的媽媽,在經歷產後荷爾蒙風暴後沒多久,又要面臨更年期的荷爾蒙風暴。真的是為什麼佛經會說:「極樂世界裡只有男人沒有女人」,身為女人真的是一輩子都在跟這些荷爾蒙變化奮戰,最經典的就是有經前症候群的女生,產後憂鬱症的風險也會比沒有經前症侯群的女生高。
另外我也想說,自從推廣母奶以來,就有很多人說台灣的母奶政策,讓很多產後媽媽憂鬱。但其實就科學角度,餵母奶反而是可以增加幸福荷爾蒙「催產素」的產生,減少產後憂鬱的發生。「母奶政策導致媽媽產後憂鬱」完全就是個錯誤的歸因,今天就算沒有推行母奶政策,在產後荷爾蒙的變化下,會產後憂鬱的高風險媽媽還是會產後憂鬱,母奶政策真的是無辜的,無辜地背了害媽媽產後憂鬱的鍋。
有句話說:「結婚是愛情的墳墓。」但我覺得這句話在現代,只要婚後還是維持兩人世界的小家庭,應該要改成:「生小孩是愛情的墳墓。」雖然一個兒科醫師好像不應該這樣說但你我皆凡人,面對刻在基因裡注定的產後荷爾蒙改變,我們也只能盡全力穩住,不要讓夫妻相處有太大的改變,互相包容、體諒和忍耐,多想想對方的優點,否則真的很容易夫妻倆走著走著,就走散了。預吿一下,下一篇文章除了介紹產後大腦結構的變化,也會提供產後媽媽如何安穩渡過荷爾蒙風暴的方法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