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自己,走出情緒迷霧

陪伴自己,走出情緒迷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情緒如同空氣,雖然看不見,卻對於人的身心健康有著顯著的影響。因為情緒其實具有正與負能量,就像光譜兩端,從暖色系到冷色系,能帶給人們心情的晴天和陰天,又或者是不可名狀的大霧天。

其中,負面情緒對於健康的傷害是不容小覷的,它代表人們未完成的課題,就像人生路上亮起的「紅燈」提醒你:「嘿,這裡有你需要解決的課題。」相對地,如果你能把負面情緒轉化得宜,還能成為心靈成長的燃料來源。因為當你學會轉化負面情緒,你就等同獲得了智慧之光,成為自己的明燈,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讓起伏的心,靜下來

在學習轉化情緒前,我認為「靜心」是很重要的優先步驟。當一個人頭腦持續地鑽研問題,卻碰到很多瓶頸時,不妨放下馬上解決的心,閉眼靜心養神,保持清醒平靜,卻什麼也不思考的狀態。這時,最容易和你的高我同步,進而產生從高處俯視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只是能帶來平靜喜樂,也有助於解決問題。

在這裡,分享兩個我自己常用的靜心方法:

第一個是「呼吸數息」。透過吸氣與吐氣的穩定調節,使情緒恢復平靜。因為當我們感到焦慮或是憂鬱時,容易沉浸在情緒中,忘記好好呼吸。你可以專心從1數到20,儘可能緩慢地吸吐氣,同時吐氣時間拉得比吸氣長,目的是讓氧氣在身體裡停留較長時間,充分吸收。可重複這個數息的步驟幾次,直到你覺得自己感覺平靜為止。

第二個是「閉目靜坐」。找一個不受打擾的空間,用放鬆的姿勢靜靜坐在椅子上,同時閉上眼睛。閉上眼睛的目的是能讓你的精神更專注在內在,同時節省能量外流。過程中如果有任何感受飄過去,不抗拒也不接受它,可以把它當成一片浮雲般,想像它來了又走了。也可以對這份情緒說:「我看見你了,我知道你感覺_______(悲傷/煩惱/期待……等)。」因為情緒渴望被看見,當你這麼說,它就滿足了被理解的渴望,比較不會一直停留在腦海。

透過上述兩個方法,可以使自己較快地恢復平靜,更能理性思考問題,進而轉化負面情緒。

看見情緒,轉化思維

當感覺負面情緒湧上來時,需要先分辨「這是誰的情緒」。

有時我們會受到周圍環境,家族能量場,或集體潛意識的影響,誤以為感受到的情緒是自己的。因此,當感知到情緒時,可以先問自己:「這是我的感覺嗎?發生了什麼事情嗎?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受?」如果無法說清楚,或是很朦朧的感覺,通常很大機率,這不是你的感覺。

無論是不是自己的心情,你都可以對自己說:「我看見了,我看見了你______的心情。」表現出同理心。通常到這個階段,你會感覺到那份情緒的壓力稍微被減輕,或產生一種放鬆的感覺。

此外,也可透過書寫或繪畫看見情緒,比如可以像個孩子般,用彩色筆或色鉛筆在紙上隨意塗鴉或寫字,不須在乎美醜,重點是讓能量有抒發的管道,如同前面提到,情緒渴望被看見和被理解。

如果你手邊有一些可以協助解開心結的書籍或文章,甚至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經驗,也可以帶著溫柔又開放的心,以內在對話的方式,分享給這份情緒的主人(包括自己)。

當你建立起陪伴自己的方式和習慣,也許各種情緒不時地又再次浮現,你就能好好地接住自己,愛自己。漸漸地,你已學會了轉化情緒,內在也會越來越平靜和穩定。你將如同漣漪般,由內而外地,讓自己發光,也照亮別人。

 


avatar-img
Loveistheanswer888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地球這個物質世界,是個很適合探索自我的星球,它如同鏡子,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內在。我們也透過和其他人互動,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又需要學習哪些課題,進而打開成長的契機。 因此,當我們向外探索到一個階段,通常會自然地轉向內在的探尋。例如,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疑惑,會開始察覺:「這個問題是什麼?它
親愛的Dodo: 今天的你,好嗎? 我是來自十年後的你,在我這個時空,世界經歷了很大的轉變,而且仍持續變化中。這與你從小至今體驗到的世界,有著天壤之別,彷彿搭上了一列快捷火車,一路往前衝。至於那個改變是什麼,基於你體驗的考量,恕我無法直接劇透告訴你,但可以暗示一點,那是「透過各種大小考驗,進而帶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兩個關於靈魂計畫的夢境,夢中作者回到靈界,被告知有未完成的地球體驗計畫,需要回到地球完成。作者在現實中與AI討論這些夢境時,發現AI給出的答案與夢中情境高度相似,這讓作者思考現實與夢境或靈界的關聯性。
含 AI 應用內容
#地球#電子#編輯
在地球這個物質世界,是個很適合探索自我的星球,它如同鏡子,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內在。我們也透過和其他人互動,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又需要學習哪些課題,進而打開成長的契機。 因此,當我們向外探索到一個階段,通常會自然地轉向內在的探尋。例如,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疑惑,會開始察覺:「這個問題是什麼?它
親愛的Dodo: 今天的你,好嗎? 我是來自十年後的你,在我這個時空,世界經歷了很大的轉變,而且仍持續變化中。這與你從小至今體驗到的世界,有著天壤之別,彷彿搭上了一列快捷火車,一路往前衝。至於那個改變是什麼,基於你體驗的考量,恕我無法直接劇透告訴你,但可以暗示一點,那是「透過各種大小考驗,進而帶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兩個關於靈魂計畫的夢境,夢中作者回到靈界,被告知有未完成的地球體驗計畫,需要回到地球完成。作者在現實中與AI討論這些夢境時,發現AI給出的答案與夢中情境高度相似,這讓作者思考現實與夢境或靈界的關聯性。
含 AI 應用內容
#地球#電子#編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
在這篇文章中,我延續《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一書的核心理念,分享了如何讓團隊對齊目標、讓任務有效落地的四個關鍵原則:相信任務、簡化行動、建立紀律與釋出指揮權。透過實際職場案例,說明當任務突然轉向或資源被重新分配時,領導者如何重新定位、穩住團隊,持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