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打工度假(ワーホリ)・在日本交到朋友這件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長大之後似乎越來越難交到朋友,但最近有件事連我自己也嚇一跳,算了一算,至少20個...來日本一年交到了20個朋友,可能跟我大學畢業後三年一樣多(或更多)!?
(我自己對於朋友這個定義有點廣,聊得來,願意跟對方單獨吃飯繼續來往,願意給對方我的Line,我便會稱對方是我的朋友)

在中華料理店上班的時候,跟同為台灣人的同事聊到,隔天要跟日本朋友見面吃飯,同事便好奇地問我「你都是怎麼交到日本朋友的?」
我便開始回想了起來.....

當工作的同事問我的時候,我突然很直覺先想回問說「那你為什麼想要交到日本朋友?」,但又怕我沒有時間說清楚我的思考邏輯乍聽起來會很奇怪,或很像在鑽牛角尖的反問,便作罷。

「交到日本朋友」跟「在日本交到朋友」,聽起來似乎是兩個差不多的句子,但我在解讀上覺得,這兩句說出口的動機和想法其實蠻不一樣的。

以下是我的理解:

「交到日本朋友」:希望交到的朋友是日本人。

「在日本交到朋友」:是人在日本的時侯,想要交到朋友。

被問到「你都是怎麼交到日本朋友的?」,感受到了些「有沒有什麼訣竅/方法可以交到日本朋友?」的成分,可是我其實沒有能夠回覆這份期待的答案。於是,我能想到的便是開始形容我跟其中一位日本朋友相遇的故事。希望能在裡頭抓到一點蛛絲馬跡:

我來到京都交到的第一位日本朋友,是去到一家叫做「蕩TORO」的咖啡廳時,老闆娘あやねさん聽出來我的日文有口音,便問起「住附近嗎?」「現在是來留學嗎?」等等,就是第一次見面的常見話題。而當我回答「我正在日本打工度假中。」,她便把頭轉向正在調理食物的店員優さん,並介紹說:「她去年也去台灣打工度假,剛回來沒多久!」。我跟優都對這個對調過來的狀態感到有趣,也在短暫的聊天過程發現我們都喜歡做料理,但礙於她正在工作,而我也有後面的行程,便交換彼此的聯絡方式,約下次一起出去好好吃飯聊天。
後來,我也就跟她一起在「蕩TORO」出了一日限定的「台灣小吃店」。

4/30一起出店的樣子(相片提供:fotoatina)

4/30一起出店的樣子(相片提供:fotoatina)


如果真要整理出所謂的訣竅或方法的話:

  1. 去自己有感興趣的地方
  2. 開放的狀態讓人可以搭話
  3. 注意周遭的事物去主動與人開啟話題
  4. 願意等待的心

想交朋友的時候我會問自己:
Q:為什麼想交到朋友?
Q:想要交到什麼樣的朋友?

我最近的回答都是「想要聽聽別人的價值觀跟想法,也想多練習用日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想交到有類似興趣、頻率相近的朋友」

長大之後,大家都有各自要忙的事情,也有不同的生活重心,大部分的人也要花時間工作賺錢養活自己,不太像小時候在學校天天見面,有大把大把的時間純粹地待在同一個空間,花好多時間慢慢發現對方跟自己頻率合不合。
而我現在會選擇到自己有興趣的地方,增加遇到頻率相近的人的機會,再來就是搭上話聊了天之後,確定有想跟對方再次聊天,就勇敢提出邀約或交換聯絡方式,下次再花時間一起吃個飯或參加活動等,多交流彼此的最近在幹嘛或是有興趣的事。

也許正因為這樣,我休假一有空且有活力就會去參加感興趣的活動、工作坊、去傳單上發現的個人經營小店。一方面想增加經驗多看看日本人都怎麼辦活動,一方面想遇見可以用日文交流想法的朋友。
以上這些都好花時間,也都好需要契機,更需要勇氣,畢竟朋友不會從天而降。
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起初我的心臟都會撲通撲通地跳,有點緊張、害羞,甚至有時會懷疑自己有沒有外顯出渴望與人講話的氛圍而看起來有點怪。
每次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就帶著接受各種可能的心,願意與人交談的狀態,不怕講出不流利日文的勇氣,踏出了第一步之後,結果常常都會出現意料之外的因緣際會。

參加工作坊

參加工作坊

在這一年中我認識了好多人,其中也包括好多在聊的當下就清楚知道這只是一面之緣的人,便只珍惜著當下交談的緣份,也沒有刻意交換聯絡方式。

也許我會開始稱呼對方為朋友,都是在我有跟對方二度見面之後,再或者是強烈感受到頻率很合,又或者是有聊過非僅僅名字、出身地、興趣以外的深度話題之後。

題外話:在某一個晚上,我和同為來到日本打工度假的室友聊天,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啊不對齁?我就在日本,日本人就比較多,我去的地方如果都是日本人,難怪我交到比較多日本朋友。」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許身在日本或不在,如果想著「好想要交到日本朋友啊~」,希望你可以在這邊文章中獲得一些靈感,「為什麼想要交到日本朋友呢?」,或許找到自己的核心動機之後,比較好找到適合自己交友的方式也說不定!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喜歡的話歡迎分享給你覺得也想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


2025.05.03岫ショウ

延伸收聽:異地生活裡的交友故事(上)

從日本開始的以食物出發的日常紀錄.活動紀錄:食.物.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異地生活採集 /
20會員
91內容數
這裡是岫倫和涵亦,2/3姐妹在異地生活採集發生的大小事的集散地,尋找生活裡的『嗯?嘿~哦!』時刻 會有處理行政事務的、學語言的、煮飯的、旅途之間的小趣聞等等。 這裡會長成什麼樣子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2025/04/28
打工度假常常比較容易被記錄下來的往往都是好的、快樂的、出去玩的過程和結果,而我想了想是不是也該寫下一些挫折的時候呢? 於是這一篇我想要來回顧記錄一下,我在打工度假期間在日本同事面前落淚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28
打工度假常常比較容易被記錄下來的往往都是好的、快樂的、出去玩的過程和結果,而我想了想是不是也該寫下一些挫折的時候呢? 於是這一篇我想要來回顧記錄一下,我在打工度假期間在日本同事面前落淚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21
前情提要:在農業工作期間,每天與日本朋友在餐桌上吃飯聊天,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做菜給大家吃,與大家實體交流,於是我在京都打工之餘,萌生了如果能借一天的店來開看看不知道是什麼感覺,想給自己多一些挑戰,於是我便開啟了在京都出店之路。
Thumbnail
2025/04/21
前情提要:在農業工作期間,每天與日本朋友在餐桌上吃飯聊天,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做菜給大家吃,與大家實體交流,於是我在京都打工之餘,萌生了如果能借一天的店來開看看不知道是什麼感覺,想給自己多一些挑戰,於是我便開啟了在京都出店之路。
Thumbnail
2025/04/16
京都居住心得分享: 從2025.01開始入住京都。
Thumbnail
2025/04/16
京都居住心得分享: 從2025.01開始入住京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同學真的太愛聊吃喝玩樂的事,努力問出一些轉學/語言能力/階級(!)等資訊,當作專欄的 bonus 給大家。
Thumbnail
同學真的太愛聊吃喝玩樂的事,努力問出一些轉學/語言能力/階級(!)等資訊,當作專欄的 bonus 給大家。
Thumbnail
就在昨天我正式開始上日文課啦~,剛好朋友是讀日文系的而他也想找家教來兼職。於是我就來當他第一位學生>< 還記得以前高三時後有上過日文課,但因為我高中是讀建教合作班的在學校時間不長所以老師教得很少。就這樣經過了快10年時間(突然覺得自己好老)終於在朋友的機會再次學習日文! 其實熱愛看動漫的
Thumbnail
就在昨天我正式開始上日文課啦~,剛好朋友是讀日文系的而他也想找家教來兼職。於是我就來當他第一位學生>< 還記得以前高三時後有上過日文課,但因為我高中是讀建教合作班的在學校時間不長所以老師教得很少。就這樣經過了快10年時間(突然覺得自己好老)終於在朋友的機會再次學習日文! 其實熱愛看動漫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與一位朋友之間的友情變化,當初的親近漸漸變得疏離。感受到這段友情的消耗,以及保護自己的重要,也提到了成長中的痛楚和對真正友情的認識。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與一位朋友之間的友情變化,當初的親近漸漸變得疏離。感受到這段友情的消耗,以及保護自己的重要,也提到了成長中的痛楚和對真正友情的認識。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細數多年的友誼經歷變化,我對身旁友人的期待已逐漸與現實出入。教授對學生互動與抱怨、女性友人的貶損與物化,甚至對薪資的看法差異產生疏遠感。友人漸行漸遠,令人心煩不安。
Thumbnail
細數多年的友誼經歷變化,我對身旁友人的期待已逐漸與現實出入。教授對學生互動與抱怨、女性友人的貶損與物化,甚至對薪資的看法差異產生疏遠感。友人漸行漸遠,令人心煩不安。
Thumbnail
高三畢業倒數季來臨, 每年到這個時節, 我總難免回顧這屆高三生的(高中)一生! 回想初相見…… 回想他們小高一時的矬樣, 回想他們的"重大事件"! 回想他們報告時的模樣…… 回想大家在走廊的晨昏細語…… 然後, 自己心裡就知道, 會有『那一位』, 已超脫學生的角色,而變成"好朋
Thumbnail
高三畢業倒數季來臨, 每年到這個時節, 我總難免回顧這屆高三生的(高中)一生! 回想初相見…… 回想他們小高一時的矬樣, 回想他們的"重大事件"! 回想他們報告時的模樣…… 回想大家在走廊的晨昏細語…… 然後, 自己心裡就知道, 會有『那一位』, 已超脫學生的角色,而變成"好朋
Thumbnail
20幾歲那些年,我在英國認識了你們,我第一次學會喝酒,是與你們一起的,哈。在異鄉又年輕時期,我們經歷了很多可以說嘴的里程碑。雖然離開校園後回到社會,大家各自忙碌,很少相聚。 但每次的聚會,都發現每個人的生命就是一個故事,我們都發生了好多事,在生命中碰碰撞撞,也有些經歷了很多高潮迭起。我一直都記得一
Thumbnail
20幾歲那些年,我在英國認識了你們,我第一次學會喝酒,是與你們一起的,哈。在異鄉又年輕時期,我們經歷了很多可以說嘴的里程碑。雖然離開校園後回到社會,大家各自忙碌,很少相聚。 但每次的聚會,都發現每個人的生命就是一個故事,我們都發生了好多事,在生命中碰碰撞撞,也有些經歷了很多高潮迭起。我一直都記得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