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合作教養的QA,我請大家分組討論,其中有一點,我想深入來談談:『父母要知道自己不是永遠都是對的』。
我們身為父母的所有認知都是屬於過去,但孩子是屬於未來,我們不能用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來認為孩子什麼都不知道,自己什麼都是對的,照著我做就對了,你沒有照著我的標準做,你就是有問題,這是父母非常大的盲點。
身為父母,必須坦承一件事:我們根本不知道未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以前電玩剛被發明出來時,幾乎所有男孩們都喜歡打電動,不管有沒有荒廢學業愛打電動偷打電動都會被罵死揍扁,後來電玩發展到超乎上一代父母的想像,發現隔壁鄰居因為打電動打到世界冠軍,父母再來怨嘆早知道以前你那麼會打電動就讓你打。
又或者台灣上一代的父母很多人會幫小孩選科系,考公務員或當老師最保險,只要功課好就是填醫學系當醫生,殊不知小孩長大後,公務員跟老師不再是鐵飯碗,全民健保後當醫生累到像條狗,薪水跟社會地位都沒有以前那麼高,還一堆被告…,根本跟父母以為的不一樣,做了很多年的行業,真的不適合自己,走不下去了,再來怪父母要轉行也來不及了。
我們真的不知道未來世界會長什麼樣,現在AI發展突飛猛進,我們連明年世界會變成什麼樣都不知道,但我們以為我們都知道,用我們過去的僵固的想法,卡住孩子邁向未來的道路。
麒麟王:父母不永遠都是對的,但孩子不也永遠都是對的,有些姊妹因為媽媽很嚴厲,她在當媽媽後在教養上因為不想跟媽媽一樣,就會特別順從小孩,但這又到另一個極端去了,因此自己還是優先要處理原生家庭課題,才能不戴著上一代的墨鏡扭曲著看自己跟孩子的關係。
鹿鹿:很多人都有提到,要看懂孩子的需要與想要,不能只是在自己以為對孩子好的執著裡,然而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懂孩子的需要與想要,是孩子不懂,孩子不受教,又或者跑到像麒麟王提醒的極端去,以為孩子講出來的就是自己的需要與想要,所以什麼都滿足他們,結果卻養出小霸王。
麒麟王:因此我們要學會辨識,當我們覺得某件事就是為了孩子好,這個想法,到底是真的是孩子成長中的需要,還是父母自己的需要假裝是為了孩子好?另外,有時孩子會表達他想要什麼想做什麼,請大家思考一下,如何判斷這是孩子一時性的情緒反彈、跟風,還是他真的需要與想要…這些問題當作作業,讓大家回去思考,po到群裡討論。
作業:思考與辨識1.哪些是孩子自己真正的需要與想要。2.哪些是自己身為父母的需要與想要套在孩子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