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覺得跟主管講話像是「白講」?
本篇教你三大心理策略與五種實戰技巧,幫助你精準傳達、有效對話,打通「向上溝通」的任督二脈,讓主管真正聽進去並開始重視你!
你曾經這樣嗎?
- 花時間整理好報告,主管一句話就打槍
- 提出建議,對方根本沒聽完就打斷
- 一開口就緊張,講得自己都心虛
很多人以為「向上溝通」是技巧問題,其實根本是心理落差問題。
因為:
- 你說的是「資訊」,但主管在意的是「風險」
- 你想要的是「理解」,主管考慮的是「資源分配」
- 你以為自己講清楚了,但對方根本「頻率沒對上」
這篇文章會用心理學角度解釋主管為何「聽不進去」,並教你五種策略,把話說進主管心坎,讓你從被忽視變被看見!
✅ 一、為什麼主管聽不進去?三個心理差異解碼
💡 1. 你說的是細節,他在看的是風險
多數主管的認知模式是「先判斷風險」,不是「先聽你說完」。
所以你一開口講:「我覺得可以試試看...」
主管腦袋已經跳出:「風險是什麼?會出事嗎?要我背鍋嗎?」
👉 解法:把你的建議框在「風險可控 + 成果明確 + 我會負責」這三點上。
💡 2. 你以為他會給你時間,其實他只有15秒的耐性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調查,高階主管每天平均會被打斷23次。
這代表他們的注意力是零碎的,你不能靠「完整表達」打動他,而是靠「最前面就講重點」。
👉 解法:用「一句話行銷法」開場,先說結論,再說理由。
💡 3. 你希望他能理解你,但他只想解決問題
主管不是你朋友,也不是輔導老師,他們更傾向用「問題導向」處理對話,而非「情緒共鳴」。
👉 解法:少講感受、多講數據、加上「你需要他做什麼」。
✅ 二、五種實戰向上溝通技巧
🎯 1. 用「三明治法」表達意見
想要反映問題或建議,別硬碰硬。用「正面 — 問題 — 支持」的架構包裝訊息。
範例:
我覺得我們的流程已經比上月順很多了(正面)
但目前交接還是容易漏資料(問題) 我這邊可以先整理一份交接清單來試行看看(支持)
🎯 2. 用「回顧 + 建議」的語法爭取資源
主管不愛聽你抱怨,只想知道你怎麼解。
範例:
這週我整理了三份報告資料,發現我們與客戶之間有些資訊落差。
我建議我們在每次會議後做一次簡報摘要,這樣下次客戶就不會誤會。
🎯 3. 講重點,少鋪陳
主管對「為什麼你需要他幫忙」比「你多努力」更有興趣。
錯誤範例:
因為這份資料我花了三天整理,有很多資訊分散在不同部門...
正確範例:
這份資料是目前各部門唯一彙整的版本,可以幫助下次簡報更清晰。
🎯 4. 觀察主管語言模式,調整說話風格
主管如果偏好數據,就用數據說服;若偏重效率,就強調影響與時間效益。
📌 記住:「向上溝通不是說你想說的,而是說他想聽的。」
🎯 5. 關鍵句:要讓主管能「轉述」你的重點
你的建議要能讓主管幫你講出去(向其他部門或高層),就要夠簡單、夠清楚、夠有價值。
練習一句:「讓主管幫你背書」的句型:
這個做法我已經在A部門實驗過兩次,成效不錯,未來也能讓其他組快速複製。
「你不是沒表達,而是主管沒時間幫你『理解』。」
— Jack 的升級修練室
🙋♂️ FAQ 常見問題
Q:每次我說話主管都打斷怎麼辦?
A:主管不是故意無禮,而是注意力節奏不同。你要先「用一句話」丟出重點,確認他有興趣後再補細節。
Q:主管很情緒化,說了也不理會,怎麼溝通?
A:先不要急著說服,觀察他的語言邏輯與回應節奏。調整語氣與進場時機,避開情緒波動期再進行關鍵對話。
Q:主管一直說「我知道了」,但最後沒採納怎麼辦?
A:這代表你說得「不夠具體」,建議加入明確成果指標或主動提議下一步行動,如:「我可以下週先做個demo,你再看要不要採用?」
會向上溝通,不是討好、不是拍馬屁,而是一種「資源轉換能力」。你讓主管覺得你能幫他解決問題,他就會開始信任你、授權你、挺你。
現在就從調整說話順序開始,把話說進主管心裡。
👉 想學會更多說服技巧與心理轉換策略,歡迎訂閱【Jack 的升級修練室】!
📚 延伸閱讀推薦
👉 自我探索的完整指南:5大方法助你快速認識自己,打造專屬人生藍圖
📽️ 想看我實戰示範怎麼跟主管說「不中聽的事」?
👉「主管不聽你說?3步驟讓他聽進去 → 【Jack 的升級修練室】
© 版權宣告
© 本文著作權屬 Jack 的升級修練室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更多內容請訂閱頻道:【Jack 的升級修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