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幫忙安排塗氟、健康檢查,本意是讓家長省點心、省點時間,孩子也多一層保護。 但老實說,這都不是學校的義務,更不是幼教專業的本職。
但,我們做了,大家都方便。
可一旦有家長把這當成理所當然,就會冒出一連串「順便」和「突發請求」。
塗氟 = 預防,不是全面健檢
每年塗氟,總有人請老師幫忙多做一點:
「老師,可以順便請醫生看看蛀牙要怎麼處理嗎?」
「老師,可以幫忙問一下牙齦這樣要不要擦藥?」
「老師,可以請醫生看一下牙縫嗎?這樣是不是容易蛀牙?」
很抱歉,我們不是診所助理、不是個管師,老師也沒有義務代問病情。
塗氟只是預防措施,有疑慮,該自己帶孩子去牙科完整檢查!
身體健康檢查 ≠ 變相診所
幼兒園每年也配合各行政區健康中心進行到園的健康檢查
通常會包含:
身體檢查(基本身高、體重、心肺聽診)
視力檢查(是否有近視、散光傾向)
聽力檢查(初步篩檢聽力異常)
口腔檢查(初步篩檢蛀牙、咬合狀況)
重點來了:
這是篩檢,不是治療!
也是有家長會問:
「老師,他早上說頭暈,可不可以幫忙問一下醫生?」
「老師,他的腳每次都說會痠,是不是生長痛,可不可以問一下醫生?」
「老師,他每次都嘴巴開開呼吸,可不可以問一下醫生要怎麼辦?」
還遇過有人問:
「可不可以在幼兒園打預防針?」
答案一樣:不可以。
結果出來後,要不要看專科?怎麼追蹤?
該由家長自己安排複診,不是老師要幫你整個預約好、幫你安排好,
更不是老師幫忙判斷要不要吃藥、就醫。
家長忘帶健保卡的經典現場
前一天line上提醒:
老師:「媽媽好,明天早上要塗氟,請幫小諺準備健保卡帶來喔,謝謝~」
媽媽:「好的!」
當天早上:
沒帶。
老師:「媽媽好 今天沒有收到健保卡,今天就無法塗氟喔。」
接著,平時非常兩光的媽媽立刻line老師
媽媽:「啊~~救命,老師幾點?」
但我們不想點開看。
接著就接到媽媽的電話,
行政職員回答:「已經開始塗囉!老師們現在比較忙,沒辦法接電話。」
媽媽:「那會塗到幾點?我叫阿嬤送健保卡過去。」
「不確定喔,要看醫生塗的速度」
行政職員接完電話後,
換我line媽媽:「已經開始塗了喔!不好意思因為塗氟所以都在忙,如果阿嬤要拿健保卡過來,來得及就塗,來不及的話就請爸爸媽媽自己帶他去塗喔!」
媽媽:「我剛打給阿嬤,阿嬤說會拿到學校,可以麻煩他排最後嗎?」
我的內心OS:
阿嬤又不是超跑,能趕得上當然排得上,趕不上還是只能請你自己帶小孩去塗啊!
我們要安撫孩子、顧秩序、協助醫師,還要幫你橋時段、喬順序?
別把孩子的健康寄望在阿嬤和老師的臨場救火。
- 家長忘帶健保卡
- 緊急打給阿嬤
- 阿嬤要先去公司跟家長拿健保卡、再準備衝來學校
- 老師實際操作:
- 一位老師要暫停手邊工作
- 行政人員幫阿嬤開門(維護校安)
- 核對健保卡(兩光的家長就會給你兄弟姊妹但就不是孩子本人的健保卡)
- 再把健保卡交給護理師
- 最後還要親自帶這個孩子上樓找醫師重排塗氟
通知了再多,沒放在心上也沒用
塗氟、健康檢查,都是學校幫忙多做的。
老師已經盡責提醒,再多也只能到這裡。
孩子的健康,永遠是家長最該負責的事,沒有人能替你扛一輩子。
幼兒園能幫你安排,但不能替你負責;
該做的,不是提醒幾次的問題,是放不放在心上的問題。
孩子的牙齒、孩子的健保卡、孩子的健康,
永遠是家長的責任,不是幼兒園的補救計畫,更不是老師的免費差事!
我們做,是看在孩子的份上,不做,天經地義。
麻煩各位家長,把該記的記好、該做的做好,
少把『忘了』當藉口,老師是教育者,不是你們的跑腿員,更不是你們的個管師和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