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臣服實驗>後,對於順著生活之流有比較多的認識。回想之前,其實我有些事情是這麼做的。這幾天對於「順流」和「調整」有一些體悟,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
▓順流或臣服
放下自己的預測、堅持、習慣、喜歡或不喜歡的偏好,看什麼事情來到眼前就做,不加上自己的意識,不以自己的意識計劃、判斷或決定。
▓因為環境的關係,要調整程度
以氣溫為例。如果順流的話,之前氣溫多高我都承受,一樣待在房子裏,吹電扇,時常到浴室用溼毛巾擦身體,多喝水,靜靜度過夏天。偶而開冷氣時,只開一下,屋內氣溫降低,我就關掉。
今年有不一樣的感覺和調整。在外面時,感覺很熱,就搭市區公車,不走路,之前10多分鐘的距離常常用走的。不出去走路運動,怕汗流很多,體力不支,有空時在室內做伸展、拉筋,和下午去游泳。常常在猶豫,要開冷氣運動,或是不運動,免得流汗呢? 常常是後者勝,哈!
游的是溫泉水的兒童戲水池,天氣熱時,水溫也高,不舒服,游一點就起來,不再忍耐,一定要游到自己規定的距離,雖然平常的距離也很少,比那個很少更少,有游就好。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說不要再省電費,要開冷氣,溫度降低,其中之一是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真的還是假的?
突然想到,最近幾天,尿尿後的馬桶裏有泡泡浮著,泡泡比較大,不會消失,怎麼會這樣呢?前2週回診時沒想到這事,沒問醫生,那幾天,有發現,但沒放在心上,是我黃豆吃多了嗎? 因為蛋白質中的豆腐、豆乾、豆漿都不想吃,光吃肉也不好,就黃豆煮熟直接吃,還可以接受,昨天開始黃豆暫停。
上次回診,我下了火車,走路十多分鐘到診所,報到後等一下,抽血,沒座位,又站著等一下,量體重、血壓,血壓110多、50,我有點吃驚,怎麼那麼低?
坐著等看診,十多分鐘後,站起來,再到量測櫃台跟護理師說,剛剛血壓很低,請她再幫我量一次,她想了一下,問我有沒頭暈?我說沒有,覺得沒力氣,她說飲水中要加鹽,再量,120多、58,上升了一些,她將數字和心跳數寫在小紙片上,要我等一下問醫生。我沒問。
喔!飲水中要加鹽,去年天熱時,拍打老師有提醒,他說爬山時,他都先請大家將水頩打開,每支水瓶丟2顆酸梅進去,酸梅是鹹的,泡的水又好喝,我今年少去拍打,也忘了這事,都沒加鹽,想到背包中有酸梅,拿出來吃了2顆,還好身體沒什麼異樣。
我沒去走路,擔心虛脫是有道理的,還有晚上睡覺時,偶而腳會抽筋,應該跟沒加鹽有關,這一下提醒我了。
還有,尿中有泡泡的事,是氣溫比較高,將我體內的什麼溶出來,由尿中排出來了嗎? 想到這就覺得可怕,而且常有快要感冒了的感覺,太熱也會感冒耶!所以,除了記得飲水中加鹽,喝各種沒加糖的飲料,暫時不吃黃豆,豆花照吃之外,當室內氣溫升到我覺得不舒服的程度時,就開冷氣,不要再忍耐了。這麼試幾天看看。
所以,一昧地順從「自然」,因為各種理由不開冷氣,無視於自己的感覺、身體的承受度,也是不好的,身體是有限度的,跟承受工作量和壓力一樣,要看環境調整,才不會那麼固執地不知變通,如果哪天出狀況了,就不好了。
▓這一下搞清楚了
臣服或順流指的是事情或工作,要做的事情,當它來到面前時,就接過來做。
要做多少?多用力?還有,因為環境的關係要怎麼調整做法?是程度的問題。2者是不一樣的。
(202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