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比一法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郭葉珍老師親子正念溝通課中,談論到一個在生活中讓自己較好取得平衡的三比一法則。這個法則說的是每天做三件身心愉快的事以及一件自我掌控的事

一開始,聽見掌控兩個字,我就感到有些不舒服。對我來說,我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由,何必跟我談掌控呢?

不過,仔細聆聽老師的說明後,我才清楚理解,平常這麼多的焦慮究竟從何而來。原來啊!我們腦中的杏仁核最討厭的就是拖欠,一旦拖欠就會有脫離掌控的感覺,那股卡住的感覺讓杏仁核很不舒服,連帶就會產生情緒,可能是憤怒焦慮煩躁等等。

所以,適當的掌控是為了安撫杏仁核。此外,透過促成事情往理想的方向發展,也會讓自己長出力量,在遇到類似的狀況時,讓大腦有跡可循,進而降低自身的焦慮。


後記

我覺得三比一法則也可以運用在其他地方,例如:想做的事與應該做的事獨處的時間與陪伴他人的時間。休息的時間與工作的時間(這個媽媽是有多想休息啊!哈哈)。

大家呢?對於三比一法則有其他的運用方式嗎?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6/03
好說法,可以適用呦。
avatar-img
Saraha的尋心之旅
49會員
59內容數
動盪衝突是我,寧靜和諧是我。 束縛是我,自由是我。 強悍是我,溫柔是我。 叛逆是我,乖巧是我。 緊繃是我,放鬆是我。 猶疑是我,堅定是我。 我,是Saraha。 一個充滿矛盾的靈魂。 願世上如我一般矛盾的靈魂,都得以接納、整合真實的自我。
Saraha的尋心之旅的其他內容
2024/06/19
資訊瘦身,拎回從指縫中逃走的時間。
Thumbnail
2024/06/19
資訊瘦身,拎回從指縫中逃走的時間。
Thumbnail
2024/06/14
扔掉模板,追求屬於自己的自由與幸福。
Thumbnail
2024/06/14
扔掉模板,追求屬於自己的自由與幸福。
Thumbnail
2024/06/11
情緒會來,也會走。 只要我們願意給它一點時間。
Thumbnail
2024/06/11
情緒會來,也會走。 只要我們願意給它一點時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每天做三件身心愉快的事以及一件自我掌控的事。
Thumbnail
每天做三件身心愉快的事以及一件自我掌控的事。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很重要,但你真的做得到嗎?來聽聽生產力專家們的建議。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很重要,但你真的做得到嗎?來聽聽生產力專家們的建議。
Thumbnail
回歸平日作息,做了規劃,對事情進度的緊迫感,更明顯感受到。越來越明白,唯有在每個當下都能靜靜的、珍惜做著每件事情,才有踏實的前進。事情很多,難免緊張。但還是不要慌張,意念亂飄會亂了陣腳。
Thumbnail
回歸平日作息,做了規劃,對事情進度的緊迫感,更明顯感受到。越來越明白,唯有在每個當下都能靜靜的、珍惜做著每件事情,才有踏實的前進。事情很多,難免緊張。但還是不要慌張,意念亂飄會亂了陣腳。
Thumbnail
★「簡單好做」又能「舒緩身體不適與內心壓力」, 才是能持之以恆、讓身心更加富足的竅門。
Thumbnail
★「簡單好做」又能「舒緩身體不適與內心壓力」, 才是能持之以恆、讓身心更加富足的竅門。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