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行動,決定老年生活品質!研究:40歲起養成8種生活習慣,健康餘命增加24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編按:衛福部曾統計,國人不健康餘命約為8.4年。在平均壽命延長的時代,如何增加自己的健康餘命,而非臥床?一份美國營養學年會上發表的最新研究,列舉8大生活習慣。40歲開始做,活得長壽且健康

中年的生活方式,是決定老後健康與否的決勝點。

一份發表於2023年美國營養學年會上的觀察性研究,利用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百萬退伍軍人計劃(Veterans Affairs Million Veteran Program,MVP)的資料,在2011~2019年間,分析超過71萬退伍軍人的醫療紀錄和問卷。這些退伍軍人的年紀介於40~99歲之間。研究人員發現,採納8種生活習慣的人,相較於未採納者,死亡風險顯著降低。

這8種能增加健康餘命、降低死亡風險的生活習慣包括:

1. 保持運動習慣,避免靜態生活

過往眾多醫學研究都顯示,現代人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會導致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風險,也會提高全因死亡風險。

相反的,運動則可以降低膽固醇、減脂、促進大腦分泌腦內啡,減少罹患慢性病的機率,好處非常多。美國身體活動指南(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建議,成人每週應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及2天肌力訓練。(相關閱讀:有氧、重訓、打球,對大腦好處不同!成大研究:哪些運動防失智效果最佳?)

2. 不抽菸

美國癌症協會指出,吸煙會使男性的壽命縮短約12年,女性則縮短約11年。且抽煙不只會增加罹患肺部疾病的風險,也會使血管阻塞,提高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3. 管理壓力

壓力會影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面對壓力時,人的身體會進入警覺狀態,血壓脈搏升高、呼吸加快、消化和免疫活動則減少,以應付眼前的危機。若長期處於壓力狀態,消化和免疫系統功能會受損。亦有研究顯示,工作壓力會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相關閱讀:好心情來自內分泌!6個生活習慣,幫腦增加3種「幸福荷爾蒙」)

4. 良好的飲食習慣

飲食是健康之源。美國飲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建議,健康均衡的飲食應包含5大類食物:蔬菜、水果、穀物、蛋白質、乳製品。

・蔬菜分為5個子類別:葉菜類、根莖類蔬菜、紅色或橙色蔬菜、豆類、其他類,如茄子或瓜果。每週的均衡飲食應包含這5種子類別的蔬菜。

・水果攝取則以原型水果為主,避免以果汁取代水果。因為果汁不僅營養成分較少,製造過程也往往會添加額外糖分,產生空熱量。

・穀物建議攝取全穀類,而非精緻穀類。因為全穀類通常含有更多纖維、蛋白質,且不會引起飯後血糖飆升。常見的全穀類包括藜麥、燕麥、糙米、大麥、蕎麥。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每日攝取的穀物中,應至少一半為全穀類。

・有益健康的蛋白質,包括雞肉、脂肪較少的瘦肉、海鮮、豆類,美國飲食指南建議,餐盤中應有1/4為優質蛋白質。

・乳製品:乳製品和豆製品是鈣質的重要來源。攝取乳製品時,應選擇低脂的食物,包括低脂牛奶、優格等。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亦可以豆漿或其他豆製飲品替代。(相關閱讀:減少落髮、幫助瘦身、讓血管變年輕!日本名醫300人選出的10大健康食材,哪些食物有意想不到的營養?)

5. 不過量飲酒

酒精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疾病、中風、肝病和消化系統問題,還會提高罹患乳房、口腔、喉嚨、食道、結腸和直腸癌症的風險。戒酒則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降低血壓,延長健康餘命。

6. 良好的睡眠衛生

睡眠剝奪和睡眠障礙,和許多不良健康後果直接相關。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憂鬱症、心血管疾病等。研究顯示,光是半夜起床上廁所導致的睡眠中斷,就會提高死亡風險近2倍。(相關閱讀:半夜起來上廁所超過一次,死亡風險變2倍!如何改善下半身水腫引起的夜間頻尿?穿彈性襪有效嗎?)

7. 建議積極的社交關係

孤獨會提高壓力指數、影響睡眠,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研究顯示,孤獨對健康的影響,甚至相當於日抽15包菸。相對的,建立積極的社交關係,是我們的社會安全網絡,也能提高幸福感,對健康有好處。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y Seligman等人的研究發現,幸福指數最高的前10%人,都有活躍的社交生活。(相關閱讀:老後一定要交年輕新朋友!大學生每週陪6小時的生活改變)

8. 不對鴉片類藥物成癮

鴉片類藥物不當使用可能導致呼吸減慢,進而引起缺氧,致使大腦損傷。此外,長期使用鴉片類藥物,更會導致大腦神經元受損,導致情緒低落、抑鬱,無法感受到一般人的快樂感。

研究發現,在40歲時就養成前述8種習慣的男性,預計平均壽命將比不這麼做的人多出24年。而在40歲時養成這8種習慣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也比對照組多23年。

其中,缺乏身體活動、不當使用鴉片類藥物和抽菸對死亡風險影響最大。研究顯示,這些習慣會增加30%~45%的死亡風險。壓力、過度飲酒、糟糕的飲食和不良的睡眠習慣則會增加約20%~30%的死亡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慢性病的發生本就和生活習慣高度相關。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在先進國家死因排行榜中居高不下,也造成大量醫療支出。此研究的結果顯示,即使無法完全做到8個健康生活的習慣,只要採取行動,就會在日後的生活中看見改變。

最重要的是,健康生活永遠不嫌遲。40歲或60歲時做出改變,都能讓未來的自己受益!

(本文出自《50+週刊》:拒絕慢性病,50歲開始怎麼做?慢病預防守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幸運之星
1會員
81內容數
生活日常,筆記
幸運之星的其他內容
2025/07/18
作者:布蘭登・博查德(Brendon Burchard) 這本書歸納出「高效能人士」共同具備的六大習慣,作者以數十年教練經驗與數十萬人研究結果,建立出一套實證有效的方法。 📌 六個高成效習慣重點整理: 1️⃣ 追求清晰度(Seek Clarity) 🔍 成功人士不是做得多,而是「做對的
2025/07/18
作者:布蘭登・博查德(Brendon Burchard) 這本書歸納出「高效能人士」共同具備的六大習慣,作者以數十年教練經驗與數十萬人研究結果,建立出一套實證有效的方法。 📌 六個高成效習慣重點整理: 1️⃣ 追求清晰度(Seek Clarity) 🔍 成功人士不是做得多,而是「做對的
2025/07/18
作者:劉琳 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年份:2021 📖 本書主題概念: 這是一本結合心理學與實用溝通技巧的書,核心關注兩大主題: 如何提問 → 啟發式、引導式、共感式問話技巧 如何說話 → 傾聽他人、說進人心、不讓人反感的表達方式 劉琳透過簡單實例,教你在工作、家庭、人際互動中,透過說話
2025/07/18
作者:劉琳 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年份:2021 📖 本書主題概念: 這是一本結合心理學與實用溝通技巧的書,核心關注兩大主題: 如何提問 → 啟發式、引導式、共感式問話技巧 如何說話 → 傾聽他人、說進人心、不讓人反感的表達方式 劉琳透過簡單實例,教你在工作、家庭、人際互動中,透過說話
2025/07/18
1回答問題時說「是的,先生/女士」 Always say “Yes, sir” or “Yes, ma’am” when answering a question. 2絕不嘲笑任何人 Never make fun of anyone. 3認真聽別人說話 Always listen wh
2025/07/18
1回答問題時說「是的,先生/女士」 Always say “Yes, sir” or “Yes, ma’am” when answering a question. 2絕不嘲笑任何人 Never make fun of anyone. 3認真聽別人說話 Always listen wh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一個追蹤超過20年,刊登在JAMA相關期刊上的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是為了未來的健康,想要在年華老去之後還擁有比較健康的身心狀況,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Thumbnail
最近一個追蹤超過20年,刊登在JAMA相關期刊上的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是為了未來的健康,想要在年華老去之後還擁有比較健康的身心狀況,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Four Specific Health Behaviors Contribute to a Longer Life 四種特定的健康行為有助於延長壽命
Thumbnail
Four Specific Health Behaviors Contribute to a Longer Life 四種特定的健康行為有助於延長壽命
Thumbnail
這個園地的理念是無論幾歲,都可以是你的黃金時代。即便迎來40、50、60、70、80、90、100歲!在這裡,你可以瞭解到面對老化的過程與變化,適應高齡化生活,延緩老化、臥床的時間,以及超實用有效的樂活小技巧!讓我們無論幾歲都能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外出遊玩趴趴走!
Thumbnail
這個園地的理念是無論幾歲,都可以是你的黃金時代。即便迎來40、50、60、70、80、90、100歲!在這裡,你可以瞭解到面對老化的過程與變化,適應高齡化生活,延緩老化、臥床的時間,以及超實用有效的樂活小技巧!讓我們無論幾歲都能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外出遊玩趴趴走!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Thumbnail
漢方(中醫)中提到,女性在7的倍數年齡,男性在8的倍數年齡時,身體的狀態可能會出現變化。隨著年齡增長,身心會經歷各種變化,而在特定的年齡,這些變化可能會更加明顯。因此,定期關注身體的狀態,特別是在這些節點年齡,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漢方(中醫)中提到,女性在7的倍數年齡,男性在8的倍數年齡時,身體的狀態可能會出現變化。隨著年齡增長,身心會經歷各種變化,而在特定的年齡,這些變化可能會更加明顯。因此,定期關注身體的狀態,特別是在這些節點年齡,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都在盛讚某某明星很「凍齡」的時候,似乎只會讓我們先意識到保持外表年輕的重要性,卻忽略了身體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日益衰老,在我們亟欲探詢讓我們能保持年輕外貌的同時,更需要為了老後的生活品質而預做準備。 我們時常聽到許多長輩以自己已經年老當作理由來拒絕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持續
Thumbnail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都在盛讚某某明星很「凍齡」的時候,似乎只會讓我們先意識到保持外表年輕的重要性,卻忽略了身體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日益衰老,在我們亟欲探詢讓我們能保持年輕外貌的同時,更需要為了老後的生活品質而預做準備。 我們時常聽到許多長輩以自己已經年老當作理由來拒絕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持續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時常在外,想要維持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和正常作息較為困難。在不知不覺的習慣當中,其實已經慢慢的累積出許多會影響健康的危險因子,等到生病後才意識到需要保養的重要性時,身體狀態卻已經回不到從前。如果能夠提早的防患未然及改變生活方式,將有助於造就更加幸福美滿的未來。 什麼是預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時常在外,想要維持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和正常作息較為困難。在不知不覺的習慣當中,其實已經慢慢的累積出許多會影響健康的危險因子,等到生病後才意識到需要保養的重要性時,身體狀態卻已經回不到從前。如果能夠提早的防患未然及改變生活方式,將有助於造就更加幸福美滿的未來。 什麼是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