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但不費力 - 找回輕鬆簡單的高效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Greg McKeown 是出版《少,但是更好》的暢銷作家,此書在Amazon達2萬多則好評,他首創專準主義(Essentialism)的概念,教人們如何選擇做正確的事,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落實挑.化.確執行」。


《努力,但不費力》是Greg 後續的著作,這本書的誕生是因為前本書的大成功,徹底打亂以往的生活節奏,不禁讓這位專準主義大師停下來思考,當重要的事情已經精簡到不能再更省略,我們應該如何更輕鬆簡單的達成。這本書特別適合過度努力、難以放鬆的完美主義者。


書中寫到「《少,但是更好》是關於做對的事;《努力,但不費力》要談的則是,用對的方法來做對的事。」個人認為許多道理都算老生常談,整理在一起卻很有幫助,我認為本書的精神是在健康為基礎的狀態下,我們可以努力地不費力,保持長久的努力




不費力的狀態

「假如無謂的瑣事都變得很難處理,
重要的大事反而很容易面對,
生活會是什麼模樣?」

翻轉思維

人們習慣把事情分成「重要而困難」、「簡單而瑣碎」這種綁在一起的錯誤假設,似乎重要的事情一定很艱難、棘手,必須付出大量辛勞才會苦盡甘來,但回想起種種經驗和案例,我們曾遭遇的失敗通常不是因為不夠努力,反而是因為太過努力,想太多、做太多而導致目標難以達成。


身心俱疲、充滿壓力和負擔的狀況下,人們容易在心中把事情複雜化,或是堅持某個方式而非另闢蹊徑,使得我們難以開始、總是在準備、延宕和紙上談兵。我們首先必須學習翻轉之前的假設,反其道而行問自己:「會不會這其實可以很簡單?」。


作者所強調的「不費力的狀態」其實是:在身體獲得充分的休息、情緒和精神穩定的狀態下,我們能活在當下,全神貫注於重要的事情上,自然而然就能完成最重要的任務。如果你現在已經筋疲力盡,不妨翻轉思維,先做好自我照顧,並嘗試掌握最關鍵的要素,用最單純的方式處理。


享受過程

建立新習慣的行動當下,可能是枯燥無聊或嚴肅的,獎賞往往要完成後才能獲得,大幅減少我們執行的動力。為了縮短行動與滿足感之間的時間差,將「重要的事」結合「喜歡的事」一起做,就能讓過程像遊戲一樣有趣,變成輕鬆又充滿期待的體驗。


作者特別提到,比習慣更加強大的是「儀式感」,儀式感為所做的事情增添神奇的魔法,它不需要被任何人理解,只需對自己有意義即可,有了自己的儀式感,我們不再只是了卻一樁麻煩事,而是心存感激地持續去做,並能從中獲得喜悅和安定。


心態輕盈


書中寫到:「你心中有沒有這樣的事物,沒付房租卻一直霸佔空間?」,也許腦海中很多不合時宜的事物早該離開,你卻緊抓不放。可能是價值觀、原則、目標、願望,或是對已經發生的事情難以釋懷,尤其,應該盤點那些「曾經認為有益,現在已毫無幫助」的信念和想法,丟棄那些不再需要的包袱。


作者提出一個減少抱怨的妙招:「每次一次抱怨後,一定要再說由衷感恩的話」,這個練習可以讓我們轉念,看見表面好像理所當然,實際上卻令人感激的事物。此外,面對無法控制的事物,提問:「我僱用這份怨恨來幫我做什麼事?」怨恨讓我們誤以為擁有控制權,實際上卻是被怨恨支配,陷入不斷批評、責難他人和厭惡自己的負面循環。


作者還提到「休息」和「覺察」的重要性。想要有好的狀態,休息不是偷懶,而是一種必要的訓練,例如:充足、深度睡眠、午休和稍作暫停,定期處於什麼也不做的放鬆狀態,有助於我們在重要任務上表現更好。覺察則是讓我們高度專注於當下發生的一切、屏除雜念,練習用心的「在場」,就能有更清楚的視角看到真正重要的事物。



不費力的行動


「過了某個臨界點,
投入更大努力並不會帶來更好的績效,
反而會使人表現變差。」

界定完成


很多時候無法實現計畫、達成目標,原因在於不曾仔細思考什麼狀態才算「完成」。「完成」在心中的想像越模糊、沒有明確的終點線,會使進度一再地拖延、微調、修改,付出過多努力而遲遲無法交卷。我們必須留意「報酬遞減」的法則,清楚知道過了某個節點,更多的投入只可能導致品質下降。


除了計畫的完成狀態必須被好好定義以外,也要列舉今日完成清單。「今日完成清單」不是列舉可以做到的代辦事項,也不是希望能完成的願望清單,這兩種都會使我們落入清單無限延長的陷阱。我們要列的是真正有意義的事物,們心自問:「哪些事情如果我今天完成了,會感到滿足?」「那些事情如果我今天沒有做,會感到於心不安?」


簡化步驟


界定完成後,首先要做的是啟動「最小可行」的第一步,開始非常重要,我們不需要華麗繁複的大動作,而是從顯而易見的小行動做起,例如:不需要一口氣打掃完整個房間,而是現在立刻把身邊的紙屑丟進垃圾桶。


專注於第一步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很具體實際,按下開關足以讓整體行動逐漸增強。反向舉例:開啟社群媒體只花不到幾秒鐘,卻足足沉溺在其中數個小時。當我們認知到抓住關鍵第一步的重要性,不僅更容易「起而行」,並且「不小心」持續,也更可以讓我們避免將專注力分散到不重要的瑣事上。


作者提出很有趣的觀點:「不管步驟多簡單,都不會比沒有步驟簡單」。除了著眼於開始,同時也重視完成,把所有複雜的計劃和念頭拆解,問自己:「要完成這項作業,『最少』需要哪些步驟?」。這並非敷衍了事或只求及格,而是要判斷和釐清這些步驟當中有哪些是不必要、可被排除的,將它們清空以後,才能將所有精力集中在重要且必要的步驟上。


穩定推進


作者強調「慢即穩,穩即快」,執行計畫的過程重視每天定期、穩定地推進,而不是爆發式的大起大落。人們時常在狀態好的時候追求衝刺、硬撐到底,累的時候則完全停滯,內心拉扯地想要超前進度卻感到無力,這種間歇性的努力只會導致身心俱疲、意志力耗盡


在執行任何任務時所做的努力,必須是讓身體和心理在隔天就能完全恢復的程度內我們可以將進度設定適當的上限及下限,也就是「最少做到A,最多做到B」。下限足夠高到保持熱情與積極,最低限度是突然有事情攪局仍然能達成;上限則是足以讓計畫有突破與進展,但不至於導致壓力與疲乏。


這個過程很容易會產生自我懷疑,推進的目的不是不能犯錯,而是要用最低成本的方式不停試錯並從中學習,從不完美的產出一點一滴持續累積,並好好保護內心的聲音,不去嚴厲地批判自己,如此每一步都是進步。


無論你現在的作品和實力是如何,都應該肯定並讚許自己的「現身」、欣賞自己所做出的每一個嘗試,你已經不是場邊那個指手畫腳的觀眾,而是實際參加人生比賽的了不起的選手。


不費力的成果


「當下的英文『now』,
辭源來自拉丁文片語『novus homo』,
意思是『全新的人』或『封爵新貴』,

其中的精神很清楚:
每個新的當下,都是重新做人、重新選擇的機會。

試想,我們的生命軌跡可以在一念之間轉變,
就在我們決定把主控權握在手中的瞬間。」


作者所指「不費力的成果」是我們要在生活的各方面留下剩餘結果,也就是複利效應,盡可能將讓行動不是只有一次性的成效,而是能隨著時間有顯著的增倍成長,或是掌握事務的共通性和原則,善用幫助自己有效率的進步的工具,讓整個努力的過程更順暢。


我認為有2個觀點特別重要,像是作者提到自動化和高科技可以省下時間和精力,我們在重要的事務上用心設計自動化,讓一切不假思索地進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必須留意,避免讓不重要或有害的事務自動化,而應該增加它們的麻煩和費力程度。


再來,我們可以檢視自己對瑣事的包容度是否太高,有許多看似不值一提的雜事,我們卻太過習慣而使它一直存在,經年累月荼毒我身心健康。我們可以注意有沒有什麼長期感到煩人的小事,思考自己已經困擾多久,以及現在行動只有花多少時間就能打破循環。


最後,作者提到面對生命的不確定性,困難和挫折,我們永遠有力量去選擇要走艱難的路還是簡單的路。我們可以糾結於缺乏的部分和控制外在事物,並用嚴肅緊繃的方式試圖解決,但我們也可以全然接納,用愛和喜悅與生命共舞,走向更輕盈的生活,這一切都是操之在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iao的閱讀及生活雜感
63會員
41內容數
這裡是ciao的小宇宙😊! 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具有啟發性的人事物, 透過好書、音樂、電視影劇等作品紀錄自己的想法, 謝謝你的到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5/06/13
《你的問題不是問題:轉化困境為力量的薩提爾對話模式》是李崇義老師今年出版的著作。本篇分享書中前兩章心得。
Thumbnail
2025/06/13
《你的問題不是問題:轉化困境為力量的薩提爾對話模式》是李崇義老師今年出版的著作。本篇分享書中前兩章心得。
Thumbnail
2025/03/10
《當下的力量》是探討靈性開悟的書,本篇將分享作者艾克哈特.托勒對於本體、臨在和開悟的見解,以及如何獲得真正的內在平安。
Thumbnail
2025/03/10
《當下的力量》是探討靈性開悟的書,本篇將分享作者艾克哈特.托勒對於本體、臨在和開悟的見解,以及如何獲得真正的內在平安。
Thumbnail
2025/02/11
本篇介紹本書《心流》前段,初探如何透過掌握心流,提升生活幸福感。
Thumbnail
2025/02/11
本篇介紹本書《心流》前段,初探如何透過掌握心流,提升生活幸福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這本書帶領讀者從工作、人際及生活等面向,思考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否有忠於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本文分享了書中的幾章心得,並鼓勵讀者確定目標及方向後再開始努力。
Thumbnail
《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這本書帶領讀者從工作、人際及生活等面向,思考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否有忠於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本文分享了書中的幾章心得,並鼓勵讀者確定目標及方向後再開始努力。
Thumbnail
雖然我們絕大多數人總是忙忙碌碌,但我覺得人生適時地放慢腳步也很重要,就如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我近期閱讀的一本書:「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不刻意去做,反而過得更好、更強大的亂世生存指南」。
Thumbnail
雖然我們絕大多數人總是忙忙碌碌,但我覺得人生適時地放慢腳步也很重要,就如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我近期閱讀的一本書:「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不刻意去做,反而過得更好、更強大的亂世生存指南」。
Thumbnail
3/29讀書會已圓滿完成,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幾個關鍵點,以及我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3/29讀書會已圓滿完成,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幾個關鍵點,以及我如何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
Thumbnail
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
Thumbnail
想做的事,簡單做。 你的目的是要達成目標,至於目標完成的品質成效,那都可以事後再談。 一切先從寫日記開始:)
Thumbnail
想做的事,簡單做。 你的目的是要達成目標,至於目標完成的品質成效,那都可以事後再談。 一切先從寫日記開始:)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Thumbnail
《少才是力量》旨在引導讀者追求簡約、充實的生活。作者核心思維為「世界越忙越快,你就要越慢越簡單」,這觸動了我,使我反思是否在忙碌中迷失了方向。閱讀初衷是尋找更有效率、更簡單的生活方式,讓自己更充實而不受過度壓力。書中的「少即是多」理念讓我明白專注於更少的事情事半功倍。
Thumbnail
《少才是力量》旨在引導讀者追求簡約、充實的生活。作者核心思維為「世界越忙越快,你就要越慢越簡單」,這觸動了我,使我反思是否在忙碌中迷失了方向。閱讀初衷是尋找更有效率、更簡單的生活方式,讓自己更充實而不受過度壓力。書中的「少即是多」理念讓我明白專注於更少的事情事半功倍。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Thumbnail
「不追求努力的人」為何比「努力的人」更容易得到想要的成果? 50個贏家思維陪你做對選擇,從此不再精神內耗
Thumbnail
「不追求努力的人」為何比「努力的人」更容易得到想要的成果? 50個贏家思維陪你做對選擇,從此不再精神內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