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榮股價就一直在盤,所以秋哥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如題,SCFI一直在跌,但全球航商的股價,好像只有台灣三隻笨熊在跌。下面兩張是近一個月的漲跌幅,萬海以-3.88%勇奪跌幅冠軍,亞軍陽明因為有除息,所以實際上只跌了兩塊,大約3.17%,也很慘,季軍長榮跌3.5元,跌幅1.7%。
至於其他船商,沒有一家是跌的。馬司機漲了18.07%,東方海外近10%,日本三船4.65%至6.82%,HMM韓進6.49%,連最爛的赫伯都漲3.68%。秋哥之前有做全球航商淨利率比較表,Q1的第一是HMM,第二是長榮,第三是萬海,然後萬海漲幅倒數第一,長榮漲幅倒數第三。合著因為農曆七月快到了,台灣的貨櫃船商改賺冥紙了嗎?
不要不服氣,這就是台股。我們有割肉配息,用蘿蔔蹲方式接力賤賣長榮的ETF們,我們有動輒借券千張,利率只要0.01%的超級大戶們,我知道你很不爽,但大家面對的條件都是一樣的。長榮的本益比低於3已經維持好一陣子了,你知道不合理,但台股的特性就是,所有的不合理,在台股都能變成他老木的合理。除了耐心陪它耗,實在也沒有別的招了。


秋哥今天才去領股利,一看之下嚇了一跳,原來去年的股利我竟然忘了領出來,兩年的股利加起來有106萬,原本310.8萬的成本剩下204.8萬,17張的成本,每張只剩120元。秋哥重覆驗算了好幾次,後來發現是因為有用質押參與除息,才會讓成本降得這麼快。但秋哥還是要強調,質押畢竟是槓桿,要慎用,最好做中短期,一放長除了利息的沉沒成本外,再來一次股災的話,現在賺多大,風險就跟著有多大,所以還是要讓自己的資金保留彈性空間。
目前看起來,下半年的貨櫃營收,應該和上半年差不多,但由於美收美付,如果營收一樣的話,因為成本降,所以EPS可能會比上半年好一點,但目前看起來40元應該是高標了。秋哥很早之前就說過,以後長榮的常態性獲利,大概就是年均30元,配一半的話就是15元,秋哥一年可以領37.5萬的股利,大概五年就能股利零成本了。沒想到22年慘賠80%的秋哥,現在也已經走上股利零成本的倒數計時了,真的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這是當時22年重回股市,還在做短線賺價差的秋哥,做夢都想不到的事。
其實股價漲也好,跌也好,填不填息,都已經無所謂了。我只要確定長榮還是一直在賺錢,競爭力保持領先,淨值持續在往上走,那我就什麼都不用怕。每年賺30,配15,股價-15,淨值+15就好,有本事你就年年不填息給我看,五年後股價剩125,淨值拉到325,本淨比0.385倍,秋哥倒蠻想見識一下這種台灣奇蹟的,反正到時我已經零成本了,也終於有資格看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