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的眼睛突然腫起來,跟豬頭一樣,
同時還感冒喉嚨痛,咳嗽咳到肺都要出來了 …
後來趕緊去看醫生,也順便把整個流程紀錄下來
如果你剛來到新加坡生活,或是來旅遊,
很不巧的生病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那這篇文章就是你的急救包 !
讓你快速了解看醫生流程,趕快去治療 ~

1. 全科 vs 專科
在台灣看醫生,通常會依症狀去看不同的科別,
像是肚子痛去腸胃科;感冒去耳鼻喉科;結膜炎去眼科。
但在新加坡,就直接去看 全科醫生 (GP, General Practitioner)
例如:我這次的症狀是
- 眼睛突然被感染,腫起來且一直分泌黏稠物
- 感冒喉嚨痛,咳嗽咳不停
我就直接預約 全科醫生診所 (GP Clinics)
看完 GP 後,若醫生覺得需要深入檢查治療,
他會寫一封 轉診單 (Referral),
讓你去看 專科醫生 (SP, Specialist)

GP 開給我的轉診單
⭐️ 轉診單很重要,一定要存好
未來要申請保險理賠,保險公司會要求附上轉診單。
另外,沒有先看 GP 就直接去專科看診,
費用通常會比較高,保險公司也不一定會理賠。
2. 找診所
知道自己的醫療保險是哪一間,就直接選擇 保險指定的診所,
這樣看診費才可以由保險負擔。(負擔的金額依各家保險不同)
通常在新加坡工作,公司會提供保險;若沒有公司保險,也可以自行購買。
如果你是遊客或沒有新加坡保險,
那就直接在 Google Maps 搜尋「Clinic」
找離自己最近的診所看診就行囉 !

💡 新加坡診所和醫院有分「 公立/政府 」 和「 私人 」
公立費用通常較便宜,但等候時間比較長;
私立費用相對較高,但可以比較快看診。
➡️ 診所和醫院費用請看 : 在新加坡看醫生 Part 2 - 看診費、怎麼掛急診 (遊客必看)
3. 預約診所
在新加坡看醫生,可以 線上預約 或 現場掛號 (Walk-in)
我這次去的是 私人診所 Mimmed ,他們有自己的 APP,
可以先用 APP 預約 & 號碼牌,再去診所掛號。

線上預約可以節省等待的時間,
我到了診所後,現場有很多人在等,
裡面沒什麼座位,大家都站在外面。
幸好我已經提前預約了,所以只等 10 分鐘左右。
如果診所沒有辦法線上預約 (有些鄰里診所沒有 APP),
也可以打電話或傳 WhatsApp 詢問,
如果還是沒辦法約,就只能直接去現場掛號囉。
💡 若是去政府診所/醫院,則用以下方式預約:(有 Singpass 才可以)
- 網站:https://book.health.gov.sg/
- APP:HealthBuddy 或 Health Hub
4. 診所掛號
到診所掛號時,櫃檯會請你
✓ 出示身份證件
✓ 出示電子保險卡 ( 若有保險 )
✓ 提供手機號碼
✓ 提供號碼牌 ( 如有線上預約 )
完成後,就在一旁等叫號。
5. 醫生看診
新加坡多數醫生會說華文,不太需要擔心溝通上的問題 😉
但有時也會遇到不是華人的醫生 ( 我目前遇過 1 次 )
我的小方法是,在看診前,先用英文紀錄症狀,存在手機
不知道怎麼描述時,就給醫生看筆記。
⭐️ 這是以前在英國學到的方式,非常好用,而且英文會進步 !
因為有些詞,我們平常用不到也沒學過,需要時才會主動去查,
例如:在英國看病時,醫生一直說 “Tonsillitis” ( 這個詞不可能學過吧 !? )
查了字典後才知道,原來是「扁桃腺發炎」~
後來到現在,我對這個字真的念念不忘 😂
6. 病假證明
看診結束後,醫生都會問:「要不要開 MC ? 」
MC = 病假證明 ( Medical Certificate )
上面會寫 「你需要休息幾天」,也是你和公司申請病假的天數。
通常,感冒會給 1–2 天,嚴重的話,會給更長。
以我這次看診的 MC 為例:

不過 … 要特別注意,
雖然 MOM 網站規定,1 年有 14 天帶薪病假,
但工作少於三個月的員工,病假是不帶薪的。
( 我第一次在新加坡生病,就在試用期間,所以特別提醒大家 🥹 )
工作滿 3 個月後,帶薪病假的天數則按照比例計算。

圖片來源:新加坡人力部 ( MOM )
7. 看診費用
我因為有保險,所以只需要付 S$5 (含藥費)。
不過各家的保險方案不一樣,
有些是門診自付 S$5,有些是 1 年上限 S$200。
建議向雇主或自己買的保險單位詢問,
確認要如何使用、額度有多少、怎麼理賠。
另外還要確認,在試用期間,可否用公司的醫療保險。
我第一次生病還在試用期間,當時不知道怎麼 claim 門診費,
後來問 HR ,她才告訴我要自行負擔 …
( 花了 S$62 / 約 1500 台幣,也是心痛 😭 )
總之,大家一定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保險,
去看醫生時,才不會傻傻的付錢喔 !
💡 旅客或沒有保險的人,請參考:
在新加坡看醫生 Part 2 - 看診費、怎麼掛急診 (遊客必看)
好啦 ~ 以上就是我在新加坡看醫生的分享 😉
繳費拿藥後,過幾天就康復了 ~
如果你正在生病中,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
快快看醫生,早日康復 😉
想看更多新加坡日常,歡迎到我們的 Instagram ~
▶︎ 🇸🇬 星朋友 Singa Buddy|🇹🇼 台灣人在新加坡

點擊 ➡️ 新加坡租房諮詢,填寫預約表單
📩 聯絡我們|Contact Us
Email:contact.singabuddy@gmail.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inga.buddy/
Instagram:https:///singa_buddy/
YouTube:www.youtube.com/@SingaBu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