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讀卡爾榮格的一些心理學資料,發現原來中年危機是有很明確的定義,我甚至更覺得那是一種類似蛻變的過程。
因為這段意識到「我」不再只是社會期待的存在,或許是職場、或許是家庭,你發現自己全力奔跑許久,追求大家理想中的成功,卻一段時間後,開始感到空虛、停滯、憂鬱。
然後開始問自己,你要的是甚麼?
人來到這個世界究竟是甚麼意義?
我開始經歷這個過程,因為原廠的政策改變,我們下游代理商也開始失去能主導的空間,過去十年的揮灑恣意,持續維持市場領導者地位,突然間變成規範,冗長,官僚的體制。
我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1) 嘗試溝通突破,找不同利害關係人溝通,得到摸頭跟你很棒,可以未來給團隊建議,交由新主管領導,你也是辛苦良久健康要顧。
2) 明確發現自己空間大幅縮小後,先是懷疑自己究竟過去十年光陰,獲得甚麼?
3) 來回反覆地問: 我要離開嗎? 我要創業嗎? 我要留下來嗎?
4) 每天心情起伏,隨著公司內一件又一件被抓出來鞭屍的案子,跟那些明確劃清界線的e-mail,你感覺到孤獨。
5) 自己的團隊開始感到不安,我開啟與團隊對談,也幸好團隊對我的信賴,穩定了我對自己的懷疑
6) 重新定義職場及工作,不去收下對我的不實指控,也不偽裝好人或坐入被害者角色
7) 對於所謂的自己更加珍視,減少自我懷疑的頻率及時間
8) 規劃自己的off-time,把工作跟生活劃出界線,感謝每天微小的美好與幸福,可以沖淡工作裡沒有成就感的失落。
我不知道這段時間要多久,但感覺失落的程度大幅減少許多,雖然工作上能幫忙的部分被大幅地架空跟減低,但也在這個過程看到自己仍被真正需要及幫忙的部分,珍惜自己的能量,別人不需要你的建議時,保留自己的力氣,把時間留給最需要的人。
中年危機,我只是經歷了一小部分,我並沒有上有老下有小,已經是很聚焦於自己的人,仍舊會有這樣的痛苦階段發生,可想見更多人有更多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痛苦持續發生。
但願我的過程能在一段時間後,回頭審視時,這一切都感覺只是個過程,而不是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