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以及夢(上)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關於夢境,你有什麼樣的經驗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一些特別深刻的夢?有時候夢境真的很奇怪,甚至會讓人醒來後久久難以忘懷。

我最近就對「夢」特別有興趣,因為自己這陣子常常夢得很頻繁。有些夢過於驚悚,甚至會把我嚇醒。其實從小到大,夢境一直陪著我,只是隨著年紀改變,它也變得越來越抽象。像是明明我早就畢業了,但在夢裡卻常常回到小時候的學校,重複那些壓力很大的經驗。這樣的夢有時候會讓我醒來後還覺得心慌,甚至需要開著燈才能再入睡。


小時候的夢境更加五花八門,常常是被各種角色追逐、甚至刺殺。後來夢裡的我慢慢開始「學會反擊」,有時候會施展魔法逃跑,有時候則說服自己夢裡的人根本看不見我。也正因為這些經驗,我才開始想要更深入地理解夢,想知道它們到底想傳達什麼。

在這裡我先說明,我不是什麼療癒師或心理師,純粹只是憑著好奇心去查資料,再透過寫下來整理,也算是順便梳理自己的內心。


好的,首先要以我個人最熟悉的醫學角度延伸。


在 2012 年有一份研究提到,人類在睡眠中做夢,大約佔整體睡眠時間的四分之一。換句話說,我們一生中大概有十二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夢境裡。而且,如果在快速動眼期(也就是俗稱「做夢期」)被喚醒,高達九成以上的人都會說自己正夢得正激烈。由此可見,人人有夢,夜夜有夢,做夢其實是非常自然的生理現象,它和我們清醒時的狀態也有著密切的關聯。夢境特別是和文化息息相關,文化能決定夢境的成分和影像。例如:普遍的人都有 夢見不祥東西的經驗,我們和西方人所夢見到的事物,自然是不相同的,主要受自己的 文化影響。


夢境中的身分和角色似乎是可以自由轉換的。就像戰國時代莊周夢見自己化身為蝴蝶一般,在夢裡,他完全沉浸其中,甚至忘了自己原本是誰。人在夢境裡,常常隨著場景起舞、隨境而行,有時候還會誤打誤撞,甚至可能在夢中傷害到自己,或者不小心影響到枕邊人。這種情況若嚴重,可能就是一種危險的睡眠障礙。


研究也發現,夢境和生活經驗確實有關聯,但究竟夢反映的是「當下的經驗」還是「過去的經驗」,目前仍沒有定論。而且每個人的反應也不一樣,即使經歷了相同的事情,有些人會把它帶進夢裡,有些人卻完全不受影響。


關於惡夢又是怎麼解釋?


夢有時候並不只是單純的經歷。如果夢境頻繁又帶著恐懼,甚至嚴重到被診斷為惡夢疾患,那就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輕微的情況可能只是讓人晚上睡不好、白天沒精神,但嚴重一點的話,可能會傷害到人際關係,甚至連工作表現也會受到牽連。長期下來,惡夢真的有可能讓生活陷入惡性循環。


至於惡夢的來源,常常和我們不願面對的壓力或生活中的挫折有關,有時候也和藥物的使用或戒斷有連結,當然精神疾病也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所以說,惡夢並不只是夜裡短暫的干擾,它有時候會在白天繼續化成一種陰影,讓我們情緒受到影響。


惡夢對多數人來說是一種人人都經歷過的狀況,雖然通常不至於太嚴重,但若是真的影響到睡眠品質甚至生活運作,就值得我們多花一點時間去理解與面對。


既然如此,惡夢是怎麼造成的?在這分成五大類:


第一類是創傷症候群患者


他們因身體或情緒創傷而容易反覆做惡夢,常伴隨負面想法、閃回、焦慮、失眠等症狀。造成創傷的原因可能是性侵、衝突、攻擊、遷居或重病,而女性、童年受虐或缺乏支持系統的人更容易受影響。即使症狀較輕微,也不應忽視,適度的精神評估與治療都有幫助。


另外,若在多次重大事件後,症狀持續三天到一個月,就可能是急性壓力疾患,常表現為情緒不穩、恐懼、焦慮與惡夢連連。


第二類是本身已有精神疾病的人


例如憂鬱、焦慮、恐慌、解離疾患或邊緣性人格等。這些疾病常會伴隨惡夢,若沒有接受妥善診斷與治療,惡夢往往更頻繁,甚至影響生活與工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經常惡夢可能會增加自傷或自殺的風險,因此不能忽視。



第三類惡夢常見原因,來自於藥物副作用。


某些藥物會干擾睡眠,特別是影響快速動眼期(做夢期),進而讓惡夢變多。舉例來說,常見的降血壓藥「貝他阻斷劑」就佔了許多惡夢案例。


另外,像是治療巴金森氏症的多巴胺藥物、神經刺激劑,甚至少部分抗生素,也都有可能引起惡夢。


第四類是戒斷藥物引起的惡夢。


原本用來治療的藥物可能幫助睡眠、減少惡夢,但一旦減量或停用,例如酒精、巴比妥酸等相關藥物,就可能干擾快速動眼期,讓惡夢變多。


第五類是原發性經常做惡夢的人。


沒有找到特別的原因造成,但比起一般人發作的機會與惡化的情況較嚴重。相同的是在生活上出現壓力時候,情緒容易不穩定以及容易干擾睡眠品質。尤其是在內疚情緒或恐懼情緒或其他的強烈情緒, 會出現惡夢不斷。


大部分的惡夢都發生在快速動眼期睡眠。典型的惡夢內容往往非常逼真,彷彿真的發生過一樣,讓人感到強烈的恐懼與不安,進而影響睡眠品質,甚至讓睡眠變得斷斷續續。常見的惡夢情境包括:生活或工作上的失誤、不順利的挫折、無助感、被攻擊或追逐、發生意外、罹患重病、死亡,甚至是強烈的人際衝突。


也因為這個原因,有專門的疾病被稱為"惡夢疾患"


和一般的惡夢不同,「惡夢疾患」指的是惡夢已經頻繁到干擾生活與工作。這類惡夢通常重複出現,內容多半和危險、死亡或身體受傷有關,帶來強烈的不安感,而且醒來後仍能清楚記得細節。長期下來,惡夢不只影響夜間睡眠,也會在白天造成社交、工作、人際關係上的障礙,還可能伴隨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疲倦嗜睡,甚至影響家庭與整體功能。


寫到這裡我發現意外的長,光是從心理醫學角度去看夢就已經很多了,我甚至連一般醫學怎麼做都放不進去,

實在逼不得已,我應該會寫個三篇來繼續探討夢境的部分內容,還想知道更多嗎?還是你也有這些困擾?歡迎底下留言!


以下是參考處


陳進明(2021)。惡夢與惡夢疾患的初探。臺灣醫界,64(1),27-33。

蔡政楒(2012)。淺談做夢與睡眠。台灣醫檢會報,27(1),6-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隅
0會員
24內容數
小說、讀書心得、紀錄、創作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覺得夢就是潛意識的呈現,回顧夢境可以知道自己目前在意的是什麼。 自從在愛沙尼亞生活,跟原本熟悉的人的距離變遠,無法時時刻刻知道每個人的狀態,我的夢常會有感受到親人或朋友過世的情境。為什麼說是「感受」到這個情境呢?因為這些情境在夢裡都已經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我只能接受,夢裡沒有過程,只有我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我覺得夢就是潛意識的呈現,回顧夢境可以知道自己目前在意的是什麼。 自從在愛沙尼亞生活,跟原本熟悉的人的距離變遠,無法時時刻刻知道每個人的狀態,我的夢常會有感受到親人或朋友過世的情境。為什麼說是「感受」到這個情境呢?因為這些情境在夢裡都已經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我只能接受,夢裡沒有過程,只有我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序 祁翔,很愛也很會做夢的他,每次總是能記得睡夢中一切做過的夢,本來只是出自於好奇、好玩,因此他日復一日,記錄下每天的夢境,夢著夢著,記錄記錄著,卻意外發現夢境裡有許多個時空世界,那是一個世人不曾想過的時空世界。 那個世界被他稱為『夢宙』,祂蘊含著古往今來的所有時空構成的世界。 他經由許多夢境
Thumbnail
序 祁翔,很愛也很會做夢的他,每次總是能記得睡夢中一切做過的夢,本來只是出自於好奇、好玩,因此他日復一日,記錄下每天的夢境,夢著夢著,記錄記錄著,卻意外發現夢境裡有許多個時空世界,那是一個世人不曾想過的時空世界。 那個世界被他稱為『夢宙』,祂蘊含著古往今來的所有時空構成的世界。 他經由許多夢境
Thumbnail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都說夢是假的!亂夢才叫夢,夢是虛幻不真實的,如果真實就不叫夢。世間法講這些也都對,我都不反對,但是「夢」也是我們自心投射出來的。為什麼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呢?「日有所思」是用你的心來思,所以「夜有所夢」由心投射出來的東西。我們去探究調整自己的修行,或身、語、意上...
Thumbnail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很多人都說夢是假的!亂夢才叫夢,夢是虛幻不真實的,如果真實就不叫夢。世間法講這些也都對,我都不反對,但是「夢」也是我們自心投射出來的。為什麼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呢?「日有所思」是用你的心來思,所以「夜有所夢」由心投射出來的東西。我們去探究調整自己的修行,或身、語、意上...
Thumbnail
青少年對於夢境的熱衷,在大多數情況下,夢境中的情感和遭遇是不會主動分享的,但對於夢境中的內容卻會樂意描述。這篇文章探討了夢境和現實之間的連結,以及作者個人的夢境經驗和成長過程。
Thumbnail
青少年對於夢境的熱衷,在大多數情況下,夢境中的情感和遭遇是不會主動分享的,但對於夢境中的內容卻會樂意描述。這篇文章探討了夢境和現實之間的連結,以及作者個人的夢境經驗和成長過程。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Thumbnail
  夢境裡所發生的故事,來區分成好夢與惡/噩夢,夢到好夢或許希望可以在現實中發生,即使在現實中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也會希望,但相對地夢到惡/噩夢時會希望不要在現實中發生,最好永遠都不可能發生,但若這段夢中故事是帶著美好但又有淒美的情感,會把這個故事當成好夢還是惡/噩夢呢?
Thumbnail
在痛苦中身體太疲憊睡著了,於是我就也被轉移到了夢境,進入了潛意識的領域之一中。 我就在夢中,邊經歷夢境、邊探索夢境、邊思考潛意識搞出這些夢的意義以及跟防衛機制失控有什麼關連 當身體醒來後,我從消逝的夢境中回到內部世界,繼續研究大家近期的記憶跟夢境,直至釐清出了,這次潛意識過度保護又增強的線索。
Thumbnail
在痛苦中身體太疲憊睡著了,於是我就也被轉移到了夢境,進入了潛意識的領域之一中。 我就在夢中,邊經歷夢境、邊探索夢境、邊思考潛意識搞出這些夢的意義以及跟防衛機制失控有什麼關連 當身體醒來後,我從消逝的夢境中回到內部世界,繼續研究大家近期的記憶跟夢境,直至釐清出了,這次潛意識過度保護又增強的線索。
Thumbnail
夢境分享,夢境除了反映潛意識,在夢裡你能做出與現實生活不同的選擇,能彌補過去的遺憾、為有意識的自我賦權、重新清理內在情緒、整合不同意識層面的自我,關心自己、覺察自己,Loveyourself。
Thumbnail
夢境分享,夢境除了反映潛意識,在夢裡你能做出與現實生活不同的選擇,能彌補過去的遺憾、為有意識的自我賦權、重新清理內在情緒、整合不同意識層面的自我,關心自己、覺察自己,Loveyourself。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