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探討「寫作」與「作家」的界線:興趣、事業與自我價值的追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因緣際會下,我閱讀到了2014年7月出刊的《商業週刊》第77集,封面標題是「改變一生的對話」,內容是《商業週刊》十年真情訪談精選。裡面全是各行各業成功人士的訪談,從五月天樂團的阿信到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一個問題一個答案,橘色字體是問題,標準黑色字體是回答。我想挑出來討論的,是一篇〈80歲老董與崩世代的對話〉捷安特董事長劉金標vs.建教生許欽豪,兩位的對答。

許欽豪問劉金標:「我喜歡畫插畫,以後想成立工作室,應該先學好再創業?還是一邊學一邊經營?」劉金標回答:「首先,你要分清楚,事業是一回事,興趣又是另一回事。要記得,事業是有利害關係的,讓你有飯吃、能過生活,是很嚴肅的;興趣則是不管有沒有飯吃,老子喜歡高興就好,兩者層級不同,年輕人常混在一起。/ 我認為,小時候感興趣的事,不見得就要成為日後的職業,最重要的是,在生涯過程中,做到甚麼事真正了不起,或受到大家肯定,有成就感,就會產生興趣。」

我武斷地認為,言下之意,劉金標沒有直接回答許欽豪的問題,反而間接地否定了許欽豪想要將插畫當成事業的夢想,就他的回答來看,他似乎是在勸許欽豪把插畫當成興趣就好。

這一題中,可以把「插畫」改成空格,填入各式各樣的事情,我想代換進去的是「寫作」。

我小時候的志願是當一名作家,每一階段的學生時期也都不斷投稿,並陸續有稿件被刊登上報章雜誌,但是我還是無法稱自己是一名作家,因為我不靠寫作吃飯,也無法只靠寫作吃飯。

有些人是好像命裡就帶著寫作的宿命出生的,不能不寫,也不得不寫,我想到的是劉崇鳳在2024.8.7自由副刊上的這篇〈你告訴我,成為自己有多難〉:「熱愛書寫,不知不寫會死的我。身體崩盤,意志力潰散,在死亡到來以前,我低頭認錯。」「我的安全感來自於對書寫的毫不懷疑,那種專注感能讓我忘了低收入的緊窒。 」「寫不出來,誠實面對自己的虛弱空無;寫出來,是實踐天賦的完成。 」

我很喜歡劉崇鳳的這一篇文章,喜歡到甚至為它寫了一篇文章 〈我好喜歡這一篇文章:你告訴我,成為自己有多難〉。它寫出了對寫作的執著與熱愛,以及無法偏離的天命。

雖然我曾跟《喫心地》的作者劉書甫談過,他說連他自己也無法靠寫作維生。你告訴我,成為作家有多難。

我有追蹤作家陳雪的臉書,今天看到了她發表的一篇公開貼文,在寫自己和駱以軍的交情並推薦駱以軍的新書。每一次看到陳雪的臉書貼文,都好羨慕她的文筆,能夠將自己寫得那麼精采動人。這才是職業級的文字啊!搜尋點入陳雪推薦的駱以軍的《六個抬棺人》,光是作者語錄和書摘的文采就讓我眩目。怎麼想得到那樣的形容方法!怎麼生得出那樣精美的文字!那才是藝術!

相較之下,我的只是廢文。

我必須再度咀嚼劉崇鳳的話「寫不出來,誠實面對自己的虛弱空無;」但我不能像她一樣確定,「寫出來,是實踐天賦的完成。」

有不少人聽見了我關於寫作的志願,都直接告訴我,「你可以把寫作當成興趣」。近期這麼告訴過我的,有我的醫生,有我的社工。告訴我想要靠寫作維生就像他想要靠唱歌維生一樣不可能的,是我的病友。

寫作之於我,必須認清的一個現實是我無法把它當成我的職業,至少目前無法。若說寫作是我的興趣,嚴格說起來我也覺得質疑,興趣應該是做了會開心的事情,而我每一次的寫作,不一定開心。

但它是會讓我覺得「做了這件事,好像會讓我覺得有意義」,好像我完成了一件事,有發表文章,讓我覺得自己好像留下了一點甚麼,沒有太過虛度光陰的那種感覺。

我已經快要忘記從前寫日記不求讀者那種無欲無求的初衷。

我在憂鬱的低谷,莫名掉淚的今天,仍然惦記著,我要閱讀那一本《神啊!我為什麼快樂不起來?》一個章節的進度,努力寫字寫滿一頁筆記本,拍下「閱讀反思」的手寫筆記給某位姊妹,只因為她曾經跟我說「可以分享」。

只要有一位重視我的讀者,我就感覺到我的寫作被賦予了價值。所以,我把這件事情劃入每日固定行程裡面,在失去生活動力的時候,還有一件事情,讓我想要去做,讓我覺得做了有意義,為了她而寫,也為了我自己而寫。

雖然我寫不出長篇虛構故事,雖然我寫不出文學的藝術性,但是,寫作給了我部分生活的理由和價值,讓我覺得活下去是有意義的,也許,這也就夠了。

夠了嗎,夠了嗎?文字能夠賣得出去,能夠換成稿費或版稅,還是我最理想也是最夢幻的目標。

話說我的上一篇〈我對寫作的掙扎與探索〉獲得破千次的瀏覽是怎麼回事!?

-- END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a 維拉寫寫字
87會員
450內容數
維拉寫寫字。不解釋。(創格於2020/11/16)
Willa 維拉寫寫字的其他內容
2025/10/03
作者透過反思自己長期的寫作習慣,對比暢銷書中的寫作理論,探討寫作的動機、好處與迷惘。文章結合個人經驗與閱讀心得,旨在釐清寫作風格,並提出「多寫、多讀、多研究」的學習方向,鼓勵讀者與作者一同探索寫作的無限可能。
Thumbnail
2025/10/03
作者透過反思自己長期的寫作習慣,對比暢銷書中的寫作理論,探討寫作的動機、好處與迷惘。文章結合個人經驗與閱讀心得,旨在釐清寫作風格,並提出「多寫、多讀、多研究」的學習方向,鼓勵讀者與作者一同探索寫作的無限可能。
Thumbnail
2025/09/28
從對工作與生活意義的質疑,到對「無聊無趣」的焦慮,作者逐步釐清內心深處的渴望。文章探討了寫作的熱情與其帶來的壓力,以及如何在「無用」中尋找價值,最終導向一個看似簡單卻極具挑戰性的核心問題:除了「賺錢」之外,我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9/28
從對工作與生活意義的質疑,到對「無聊無趣」的焦慮,作者逐步釐清內心深處的渴望。文章探討了寫作的熱情與其帶來的壓力,以及如何在「無用」中尋找價值,最終導向一個看似簡單卻極具挑戰性的核心問題:除了「賺錢」之外,我真正想做的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9/25
本文描述一位在工具機產業工作的日本線業務員,因緣際會下協助會計部採購小妹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例如與科技大學協商產學合作專車費用,以及處理實習生曠職問題等。作者反思自身能力與職場生存之道,以輕鬆詼諧的筆觸分享職場觀察。
Thumbnail
2025/09/25
本文描述一位在工具機產業工作的日本線業務員,因緣際會下協助會計部採購小妹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例如與科技大學協商產學合作專車費用,以及處理實習生曠職問題等。作者反思自身能力與職場生存之道,以輕鬆詼諧的筆觸分享職場觀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受邀專訪的節目上架嘍:談自我成長 【指北針】Podcast/黃瑞仁 EP330_《被籃球K到依然熱血的繪本作家》ft. 姚念廣 經濟考量與天賦發展, 天秤的二端, 繪本文學作家念廣怎麼平衡? 這一路走來,七本繪本的繪畫之路, 念廣慢慢說給你聽。 🎧節目收聽:
Thumbnail
❤️受邀專訪的節目上架嘍:談自我成長 【指北針】Podcast/黃瑞仁 EP330_《被籃球K到依然熱血的繪本作家》ft. 姚念廣 經濟考量與天賦發展, 天秤的二端, 繪本文學作家念廣怎麼平衡? 這一路走來,七本繪本的繪畫之路, 念廣慢慢說給你聽。 🎧節目收聽:
Thumbnail
張國立在專訪中提到幾個原則,像是: ・最好在故事開始一千字讓主角出場 ・第一幕很重要 ・反覆修稿,挑選最有趣的素材 ・每天都寫 ・對白要有多重意義
Thumbnail
張國立在專訪中提到幾個原則,像是: ・最好在故事開始一千字讓主角出場 ・第一幕很重要 ・反覆修稿,挑選最有趣的素材 ・每天都寫 ・對白要有多重意義
Thumbnail
「藝起出發吧數位行銷」創辦人陳怡君,父親是名為陳武西的藝術家,耳濡目染下,怡君對於創作、設計抱有極大熱忱與興趣。因為在疫情期間許多創作者受作品苦無曝光機會,怡君創辦「藝起出發吧數位行銷」,期望透過授權文創產品,讓創作在生活周遭被看見,「推廣」不再受限於展場,而是充斥在日常角落,提升大眾的生活美學。
Thumbnail
「藝起出發吧數位行銷」創辦人陳怡君,父親是名為陳武西的藝術家,耳濡目染下,怡君對於創作、設計抱有極大熱忱與興趣。因為在疫情期間許多創作者受作品苦無曝光機會,怡君創辦「藝起出發吧數位行銷」,期望透過授權文創產品,讓創作在生活周遭被看見,「推廣」不再受限於展場,而是充斥在日常角落,提升大眾的生活美學。
Thumbnail
斯文的人客│ 楊斯棓、謝文、吳家德、張瀞仁、愛瑞克<<書市五月天>> ___ 公益活動 我所以會參加這此活動,純粹是好奇而己
Thumbnail
斯文的人客│ 楊斯棓、謝文、吳家德、張瀞仁、愛瑞克<<書市五月天>> ___ 公益活動 我所以會參加這此活動,純粹是好奇而己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人因夢想偉大°” 記得十五歲的我,現代詩的創作累積三本筆記本,就自許一個言情小說家的夢想,看到了許多國文課本的作家,不管是散文名家梁實秋,還是力與美的詩人余光中,還是浪漫詩人徐志摩,言情小說家瓊瑤,我覺得寫作是好快樂的一件事,好像揮舞著魔法棒,我就喜歡上寫作,尤其寫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人因夢想偉大°” 記得十五歲的我,現代詩的創作累積三本筆記本,就自許一個言情小說家的夢想,看到了許多國文課本的作家,不管是散文名家梁實秋,還是力與美的詩人余光中,還是浪漫詩人徐志摩,言情小說家瓊瑤,我覺得寫作是好快樂的一件事,好像揮舞著魔法棒,我就喜歡上寫作,尤其寫
Thumbnail
維持向前的姿態,詩人如何面對未來?近日推出新詩集的黃璽、陳柏煜、林宇軒三人,帶來了各自的作品與文學觀,在臺灣文學基地創作坊進行一場「詩人未來的三方通話」。
Thumbnail
維持向前的姿態,詩人如何面對未來?近日推出新詩集的黃璽、陳柏煜、林宇軒三人,帶來了各自的作品與文學觀,在臺灣文學基地創作坊進行一場「詩人未來的三方通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