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個工作, 擔任工程師, N+21/月.
結束了育嬰留停的日子, 最後幾個月吃老本, 存款剩不到1,000元, 在要兼差送Uber Eats前, 幸運找到了工作, 回到了社會.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育兒, 但又希望仍在自己的專業軌道上, 可以降載, 但不停機.
兒子開始就讀幼幼班, 準時上下班, 可以接送小孩, 且認同以家庭為重的公司成為首選, 薪水比以往低沒有關係, 只要每個月能夠剩於一些錢就好.
先前服務的公司都是OEM, ODM, 這次來到了OBM類型的公司, 產品生命週期約30年, 你沒看錯, 就是30年.
沒有管理責任, 肩膀相對輕鬆. 不在製造相關直接部門, 每天不用提油救火, 也不用當夾心餅乾, 這種工作節奏, 我很喜歡.
在這裡主要的任務是"轉型"與"傳承". 這兩個任務有些趣味, 轉型意味者從不要的狀態轉成另一個想要的狀態. 傳承則是把要的東西, 繼續留下來. 簡而言之, 把不要變成要的, 把要的繼續流傳.
對於這些公司, 我屬於外來種, 利用我的專長與優勢, 協助公司這個有機體朝向更好的方向前進, 至於什麼是更好? 之後再寫一篇文章描述.
每當有人問我工作內容, 常常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我認為就連公司也還在找我的使用說明書. 最近, 有部分工作內容像是FAE, 產品失效分析工程, 產品壞掉, 在這間公司通常都是透過經驗且更換零件, 將產品恢復成良好狀態, 但很少去探究產品為什麼壞掉的根本原因.
沒有探究壞掉的根本原因, 就不能進行預防或改良. 這樣的文化是此公司的第三代接班人所不希望見到的, 所以這算是公司轉型的工作內容之一: 找出產品故障的真因, 未來能夠做到預防, 且能轉換到知識, 進行條件管理與傳承.
從中發現天賦:
- 只要能夠知道方向, 以組織能夠接受的作法, 在組織內生存, 成為對組織有益的一份子.
- 善於使用第一性原理認識工作內容, 以理解的方式進行工作展開, 較容易進入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