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工作, 擔任製造部副理, N+33/月.
在2021晉升為製造部門主管, 負責技術部門與生產部門, 總管理人數約40~50人.
當然, 一個人沒辦法管這麼多人, 一個人可以直接管理的人, 大概10個吧.
所以, 每10個人會再有一個小主管, 組長, 課長...? 有時候甚至是沒有掛階但有影響力的人.
所以, 副理真正做的事沒有很多, 還有人開玩笑, 副理就是負責被修理, 哈. 基本上就是想辦法管理小主管, 跟有影響力的人. 可以藉由一些工具/框架協助, 有現成的, 也可以自己搭建.
現成的有OKR, OGSM, Todolist...等.
自己搭建的有EXCEL排程表單, 專案管理表...等
換個位置要換腦袋, 思維架構就要改變,唯一不能換的就是價值觀, 這是身為一個人的核心.
事情要定時追蹤, 人員要常常關心.
兩句話送給大家
- 做人糊塗, 做事精明.
- 吃飯最後吃, 一定要讓部屬都先吃飽.
傳產的製造部主管, 要管什麼? 簡而言之, 就是管理人員, 設備, 物料, 製作方法, 工作環境.
製造部主管, 每天要處理很多的產線突發狀況, 品質異常, 臨時插單...等. 說真的, 我不喜歡這種工作節奏. 每天都有會要開, 無時無刻都要將部門掛在心上, 時間被切到很零碎, 常常被打斷.
為了做一個好的管理者, 自己摸石頭過河, 上課, 看書, 再進到工作現場, 實施自己的管理哲學, 部門成員的反應, 修正與調整. 管理的PDCA循環, 沒有標準做法, 就看部門內的人的習性與公司文化, 逐步調整, 打磨. 這就是做事跟做人最大的差異.
2022年底, 鵝子出生, 一開始在娘家帶, 一歲左右開始跟著我們一起上下班, 後來覺得這樣太可憐, 早上6點20分出門 (在汽座睡覺), 送到娘家, 我再開車去上班, 下班再去接鵝子, 通常晚上7點半, 回到家約晚上8點~8點半 (在汽座睡覺). 讓一個小小孩這樣, 實在於心不忍. 加上職場充滿了PUA, 開始起了育嬰留停的念頭. 那我的部門怎麼辦? 盡量讓它們能夠獨當一面, 並反應在薪資上, 這是我能力所及能做的事情.
在擔任部門主管期間, 最重要的任務在於建立部門的訓練系統. 以公司發展的目標作為指引, 根據部門功能, 展開直間接人員需要受訓的技能項目. 直接人員為多能工系統, 間接人員則是KSAs. 製作訓練教材, 安排訓練計畫, 定期提報訓練成果, 讓部門人才能力能夠帶領公司戰勝挑戰.
最後離開此岡位的時候, 2N+33/月
從中發現天賦:
能同理他人, 並試著讓他人發揮自己所能的最大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