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馬拉松故事》:跑出生命的詩意與自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的馬拉松故事》這本書大概是一年多前讀的,作者是陳幸蕙。她是我國中時國文課本中出現過的作家之一。記得那年暑假,國文老師曾指定她的散文集《把愛還諸天地》作為閱讀心得。我那時其實並沒有看完,或許因為這份小小的愧疚感,當我後來看到她這本與「馬拉松」有關的新書時,就決定買下來。


一、文學與跑道的相遇

陳幸蕙是一位國文老師、文學家,也是一名馬拉松愛好者。她出生於台中清水,是台大中文碩士,曾任國立台北商業大學駐校作家。

她多次獲得中山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肯定。 她自稱為「準終生跑者」,因為雖然期許自己成為終生跑者,但尚未抵達那個歲月的關鍵時點。 她將寫作與跑步視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雙翼——文字書寫內在世界,腳步丈量外在天地。她說:

「真正的跑步,往往在馬拉松結束之後才開始。」


二、從排斥到熱愛:跑步的轉折

她的跑步啟程並非一帆風順。童年時期對跑步的印象其實是「懲罰」──老師常以「罰跑操場幾圈」作為處罰,讓跑步成了恐懼與厭惡的象徵。那些被迫繞圈的日子,成了她心中的陰影。

長大後,她出於健康的考量、動靜平衡的需求,以及靈性上的啟發,決定重新面對跑步。她引用梭羅的一句話:

「為了鍛鍊心靈,你要運動身體。」

這句話開啟了她與跑步和解的旅程。

跑步不再是懲罰,而是一種自我探索的方式。她為了走出舒適圈、尋找自我的可能性、平衡動與靜的人生,也為了寵愛自己,重新迎向那個「微笑的世界」。


三、挑戰自我:馬拉松的重生之路

她在練跑過程中經歷了足踝骨折與手術的考驗,腳上打了鋼釘與鋼片。醫生提醒她應該要限制運動,但她沒有因此放棄。

相反地,她在跑步機上完成了42公里的「模擬考」——一場沒有觀眾、沒有掌聲的孤獨考驗,只有自己與意志力的對話。 這段經歷成了她的重生預言,也建立了信心。

第一次正式的馬拉松是在太魯閣,她以5小時左右的時間完賽,雖然是「吊車尾」,卻是她人生中最輝煌的勝利。那一刻,她完成了與自己的約定。

此後,她陸續完跑十五場全馬,每一場都象徵一次「再生」。 她說:

「我要克服的不是距離,而是自己。」

「你相信什麼,你的身體就會達成什麼。」

四、放下與重生:從比賽到生活的馬拉松

跑了十幾場全馬後,她開始思考「要不要繼續」。當她讀到耶魯大學醫學院的一份研究報告——跑完全馬的人身體狀態如同「剛開完心臟手術」,她深受震撼。

她意識到,每一次比賽都在消耗有限的「心跳次數」,於是重新思考跑步的意義。

她舉行了一場「斷捨離儀式」,回收所有練跑紀錄與報名文件,象徵正式放下執念。那並非放棄,而是追求更純粹的跑步。

她選擇「以訓代賽」——不再為比賽而跑,而是為生活而跑。 她說:

「放棄,也是種美好的選擇。」


五、時光馬拉松:新的跑者哲學

陳幸蕙追求的不再是速度或成績,而是「時光馬拉松」與「歲月馬拉松」——持續而溫柔的生命態度。

她說:「我跑故我在,我在故我跑。」

她不再追求百分百的鋼鐵紀律,而是「90分的完美主義」。

90分的紀律足以讓她堅持,卻不會讓樂趣消失。這樣的寬容,是對生命節奏的尊重。

她引用張愛玲的句子為跑步下註腳:

「每一腳踏在地上,都是一個響亮的吻。」

那是她與大地的對話,也是她對生命的感恩。

此外,她深受星雲大師「沒時間老」的啟發,並以日語「元氣に走れ,地平線まで」(元氣十足地奔向地平線)來自我鼓勵。


六、從跑步延伸的人生馬拉松

馬拉松的精神滲入她生活的每個角落,成為她的人生哲學。

她以同樣的專注與持續力,展開了「閱讀馬拉松」、「關懷馬拉松」與「生命馬拉松」。

  • 閱讀馬拉松:用跑者的毅力閱讀《紅樓夢》、《安娜卡列尼娜》等經典,每本都是一場心靈長跑。
  • 關懷馬拉松:以跑步的心態實踐溫暖與陪伴,關懷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場長久的承諾。
  • 生命馬拉松:活出紀律、熱情與柔軟,讓身心與世界重新連結。

她相信:

「馬拉松不只是運動,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信仰。」


七、結語:跑向更寬的地平線

跑步讓她成為更完整的人。

每一次的奔跑,都是一次自我探索;每一滴汗水,都是生命的見證。 她用腳步丈量生命的廣度,用文字記錄靈魂的深度。 跑步與寫作、動與靜、外在與內在,在她的人生中達到最美的平衡。這本書是跑步愛好者與散文家的集合之作,相信喜愛跑步的朋友也會喜歡。

「身體是一枝筆,在大地上寫詩。」

「跑步不是為了贏過誰,只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讀跑自由 Run to Freedom
1會員
33內容數
一邊閱讀,一邊奔跑。 把知識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自由。
2025/10/12
這本書以「心動」為整理的唯一準則,主張整理不是日常例行,而是一場徹底改變人生的「節慶」。透過一次性的整理,我們不僅清理空間,更重新整理內心。當你能誠實地面對「是否讓我心動」這個問題,也就能誠實地選擇想過的人生。整理的終點,不是乾淨的房間,而是平靜的心。
Thumbnail
2025/10/12
這本書以「心動」為整理的唯一準則,主張整理不是日常例行,而是一場徹底改變人生的「節慶」。透過一次性的整理,我們不僅清理空間,更重新整理內心。當你能誠實地面對「是否讓我心動」這個問題,也就能誠實地選擇想過的人生。整理的終點,不是乾淨的房間,而是平靜的心。
Thumbnail
2025/10/12
《納瓦爾寶典》揭示了通往財富與自由的思維公式:以「專長 × 槓桿 × 股權」打造與時間脫鉤的系統,讓收入在你睡覺時也能成長。書中強調判斷力、終身學習與內在平靜的重要,提醒我們別為地位競逐,而要在健康、幸福與真實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2025/10/12
《納瓦爾寶典》揭示了通往財富與自由的思維公式:以「專長 × 槓桿 × 股權」打造與時間脫鉤的系統,讓收入在你睡覺時也能成長。書中強調判斷力、終身學習與內在平靜的重要,提醒我們別為地位競逐,而要在健康、幸福與真實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2025/10/12
本書揭示台積電的企業文化與人才修煉之道。書中以四大核心價值 ICIC(誠信、承諾、創新、客戶夥伴) 為軸,展現台積人如何在紀律中創新、在承諾中追求卓越。從 Work Hard→Work Smart→Work Hard 2.0 的成長心法,體現台積電以誠信為根、創新為魂的職場精神。
Thumbnail
2025/10/12
本書揭示台積電的企業文化與人才修煉之道。書中以四大核心價值 ICIC(誠信、承諾、創新、客戶夥伴) 為軸,展現台積人如何在紀律中創新、在承諾中追求卓越。從 Work Hard→Work Smart→Work Hard 2.0 的成長心法,體現台積電以誠信為根、創新為魂的職場精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想每次跑步的體驗是:規劃跑步距離路線→設定公里數→期待的心情出發→起跑狀況好→開始懷疑人生→要不要停下來休息勒→幹嘛讓自己這麼累,神經病→呼…呼…呼…→最後衝剌快到終點了→可以休息了!→跑完全身舒暢→明天還要跑嗎?不要!→規劃跑步路線…
Thumbnail
我想每次跑步的體驗是:規劃跑步距離路線→設定公里數→期待的心情出發→起跑狀況好→開始懷疑人生→要不要停下來休息勒→幹嘛讓自己這麼累,神經病→呼…呼…呼…→最後衝剌快到終點了→可以休息了!→跑完全身舒暢→明天還要跑嗎?不要!→規劃跑步路線…
Thumbnail
嗨~又度過一周了。簡單自我介紹一下,這裡是一位剛涉入路跑領域的女子,目標是10月底的日月潭29K環湖跑;第一次挑戰超半馬,我先只告訴自己:在大會規定時間內平安完賽即可。希望每週都可以寫下自己的練跑記錄和心得,算是以一個新手跑者的角度,慢慢探索跑步的旅程吧。 馬拉松倒數189天,本周訓練記錄 🏃
Thumbnail
嗨~又度過一周了。簡單自我介紹一下,這裡是一位剛涉入路跑領域的女子,目標是10月底的日月潭29K環湖跑;第一次挑戰超半馬,我先只告訴自己:在大會規定時間內平安完賽即可。希望每週都可以寫下自己的練跑記錄和心得,算是以一個新手跑者的角度,慢慢探索跑步的旅程吧。 馬拉松倒數189天,本周訓練記錄 🏃
Thumbnail
跑半馬一直在我的人生清單裡面,但也一直成為我口中「以後要...」而未曾行動的待辦事項。雖然平時有跑步習慣,但都只有輕鬆跑3~5K左右。參加過最長的一次馬拉松也只有9K,未曾嘗試過長里程數。這大概就是我的baseline吧! 直到三月中上班和個案聊天時,個案提到他自己去挑戰跑半馬,讓我的內心又開始蠢
Thumbnail
跑半馬一直在我的人生清單裡面,但也一直成為我口中「以後要...」而未曾行動的待辦事項。雖然平時有跑步習慣,但都只有輕鬆跑3~5K左右。參加過最長的一次馬拉松也只有9K,未曾嘗試過長里程數。這大概就是我的baseline吧! 直到三月中上班和個案聊天時,個案提到他自己去挑戰跑半馬,讓我的內心又開始蠢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古都馬拉鬆的經歷,從最初的報名到逐漸克服跑步困難,到最後完成半馬賽事。作者詳細描述了訓練的心路歷程以及途中的新鮮體驗,如夜晚的慢跑、城市的甦醒,並且以此代表了參加者心態的轉變。另外,還註重在跑步對作者人生的啟發,讓讀者感受到作者通過跑步達到的成長和心靈寧靜。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古都馬拉鬆的經歷,從最初的報名到逐漸克服跑步困難,到最後完成半馬賽事。作者詳細描述了訓練的心路歷程以及途中的新鮮體驗,如夜晚的慢跑、城市的甦醒,並且以此代表了參加者心態的轉變。另外,還註重在跑步對作者人生的啟發,讓讀者感受到作者通過跑步達到的成長和心靈寧靜。
Thumbnail
2024渣打公益馬拉松 RUN MY WAY. 2019在沒認真練習的情況下,台新女子半馬能完賽就已經很棒了。即使那種比賽過程中的肉體煎熬,以及殿後的孤獨感,還有一直叫你放棄上回收車的人,但也有一群在終點幫你加油的人。初次的半馬是一個刻在身體裡和心理上很深的記憶...因為疼痛,也因為完成與
Thumbnail
2024渣打公益馬拉松 RUN MY WAY. 2019在沒認真練習的情況下,台新女子半馬能完賽就已經很棒了。即使那種比賽過程中的肉體煎熬,以及殿後的孤獨感,還有一直叫你放棄上回收車的人,但也有一群在終點幫你加油的人。初次的半馬是一個刻在身體裡和心理上很深的記憶...因為疼痛,也因為完成與
Thumbnail
《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作者梅方久仁子一向不喜歡運動,在她將近40歲時,因為嚴重缺乏運動,導致她腰腿無力,體重也直線上升。所幸當她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不行時,有個朋友邀請她一起慢跑,還跟她說:「真的只要慢慢跑就可以了。」在朋友的鼓勵下,梅方久仁子開始嘗試超慢跑,結果一開始只是50公尺,就跑得差點
Thumbnail
《驚人的超慢跑瘦身法》作者梅方久仁子一向不喜歡運動,在她將近40歲時,因為嚴重缺乏運動,導致她腰腿無力,體重也直線上升。所幸當她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不行時,有個朋友邀請她一起慢跑,還跟她說:「真的只要慢慢跑就可以了。」在朋友的鼓勵下,梅方久仁子開始嘗試超慢跑,結果一開始只是50公尺,就跑得差點
Thumbnail
對於非職業的跑者言,應該沒有人一開始就是為了要參加世界六大馬才開始跑步的吧?身邊的友人多半是因為三高或肥胖或是健康出了問題,才開始跑步,開始這項看似最沒有門檻、最不受限制的活動。 但是跑著跑著,會希望自己跑得更快一點,跑者常常在說的破PB,打破個人最佳成績,希望自己跑的成績可以比以往好。又漸漸地不
Thumbnail
對於非職業的跑者言,應該沒有人一開始就是為了要參加世界六大馬才開始跑步的吧?身邊的友人多半是因為三高或肥胖或是健康出了問題,才開始跑步,開始這項看似最沒有門檻、最不受限制的活動。 但是跑著跑著,會希望自己跑得更快一點,跑者常常在說的破PB,打破個人最佳成績,希望自己跑的成績可以比以往好。又漸漸地不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人生的第一次半馬,雖然隨時都可以出門跑步,但沿路有成群結隊的夥伴朝著同一個終點努力前進,路邊觀眾熱情的加油,以及比賽壓力讓自己成長,我好像感受到路跑活動的魔力了,而且台北馬拉松不愧是最大賽事,的確值得參與這場大拜拜。
Thumbnail
終於完成人生的第一次半馬,雖然隨時都可以出門跑步,但沿路有成群結隊的夥伴朝著同一個終點努力前進,路邊觀眾熱情的加油,以及比賽壓力讓自己成長,我好像感受到路跑活動的魔力了,而且台北馬拉松不愧是最大賽事,的確值得參與這場大拜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