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Peter Hessler)作為一個外國人,深入到中國的底層,以他獨特的視角,發現了一些耐人尋味的問題。這些問題放在西方國家,你會覺得匪夷所思,但是放在中國,大家卻都習以為常。找到這些問題,呈現這些問題,對這些問題給出答案,就是一個逐步深入認識中國的過程。因為中國,確實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 何偉教書的城市涪陵,正是在三峽工程的影響範圍內。正如何偉所說:「外國報紙常常刊出撻伐這項工程(三峽大壩)的報導,像北京和上海這些城市也有人提出憤怒的批評。」按照正常的思維和現象,受到如此巨大工程影響的人,要被迫離鄉背井,生命中遭逢巨大的變動,其不滿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何偉告訴我們:「受到水壩影響的涪陵,卻沒有任何不愉快的跡象。在我生活在涪陵的兩年期間,我從來沒有聽到一位居民抱怨三峽工廠;但是,我聽見他們幾乎針對其他每一個敏感話題發牢騷。在重要的地方問題上,涪陵居民無法得到可靠的資訊,再加上政府對於公開抗議的約束,使得市民更難以任何直接的方式參與公共事務。最重要的是,他們既不期待,也不要求這種資訊。」 受三峽大壩施工影響日常生活的居民,為什麼鮮少聽到有人抱怨?Photo source : wikipedia 在我看來,沒有什麼比這一段描述更加深入到中國社會的肌理中了。中國進步所面臨的障礙很多,從五四時代開始,一些敏銳的觀察家就注意到作為社會基礎的普通中國民眾身上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對於公共事務冷漠的問題。當年魯迅就是因為看到中國人的這種冷漠,才決定從用手術刀醫治國人的身體疾病,改為用筆醫治國人的心理疾病。 何偉的一句「既不期待,也不要求」,讓我們再一次看到中國民眾文化基因中這種根深蒂固的冷漠。這種冷漠的嚴重性在於,它不僅指向他人和與己無關的事情,甚至還指向自身和與自身利益攸關的事情。在中國人的心中,有一種聽天由命的順從意識,他們把苦難當作正常,而不是當作不公;面對苦難,他們的心中不是不滿,更不是憤怒,而是無奈和接受。 這樣的群體文化心理,在各種文化體系中都是少見的,如果認真分析起來,恐怕一兩本書的篇幅都無法完整剖析。這也不是我們的重點,我們的重點是:由於有這樣具有悠久歷史脈絡的群體心理,中國人的反抗意識,確實不是那麼強烈。若不是被逼到最後一步,中國人寧可選擇逆來順受;而為了讓自己的忍受能夠心安理得,還會採取「既不期待,也不要求」的態度。理解這一點,就可以理解很多問題。例如:為什麼1960年代初的大饑荒導致三千多萬人死亡,但並未在中國掀起大規模民眾抗議;為什麼中共的謊言如此不堪一擊,但還是有很多國人選擇相信。這些現象絕不是僅僅用恐懼就可以解釋的。 如果我們把中國比喻為一個巨人,你會被他的體型龐大而產生錯覺,認為他雄壯威猛,於是望而生畏。但這樣的一個巨人,兩千來的歷史卻是顛仆曲折,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他的體型相比極為不符合比例原則,這裡面一定有什麼更深層次的問題;或者說,這個巨人的身體內部,在更為細微的層次上,一定有一些內生的疾病元素,存在於細胞中,微血管中。要發現這些問題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是中國人自己都很難做到,但在《消失中的江城》中,我們可以從何偉的筆下接觸到一些這樣的蛛絲馬跡。這,就是我高度推崇何偉的根本原因。 要了解中國,就要看何偉的中國觀察系列報導,包括我推薦的這本《消失中的江城》。 封面圖片來源:wikipedia 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