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住台南的香港朋友,廚藝不錯,平常很愛下廚,這一天他親手自製叉燒在FB炫耀,天爸二話不說早上九時半走入他的廚房,享用一頓香港國麵(出前一丁)加香港國肉(叉燒)的盛宴(如果有香港國歌《海闊天空》就更佳^^)。
台灣人應該很難想像叉燒對香港人來說有多重要,尤其是天爸這種年紀以上的更甚。香港的叉燒是沿用粵菜燒臘店的傳統做法,將肉串起在爐內吊燒,再塗上糖漿或蜜糖,製成後掛在店門前,肉汁混和糖漿凝在叉燒下方,似要滴下卻半吋不移,久久才滴下一丁點…香港曾經有電影借用叉燒的民間傳說,將叉燒的這些似滴不滴的肉汁,拍成遊魂野鬼舔叉燒流下的口水…想來也真恐怖。
以前香港極窮,從五六十年代的電影可見,每家每戶都為三餐發愁,為找一個安身之處而焦急…能每人盛出一碗白飯已經要感恩,更別說吃肉了。當時叉燒這類醃製過的肉香噴噴,色紅味甜,極得小孩喜愛,掛在店前都讓小孩口水猛吞…如果當天父母錢包較為鬆動,拿幾塊錢請小孩到樓下燒味店「加餸」(加一道菜),就必定是指買叉燒。叉燒不算太貴,又啖啖肉(每一口都是肉),一家大小都喜愛。
不知是否因為叉燒受歡迎,抑或是吃叉燒太侈奢,所以連責罵小朋友時都要用上叉燒:「生嚿叉燒都好過生你」,嚿是粵語,指一塊,全句的意思是「早知道你那麼皮,媽媽懷胎十月又那麼辛苦,那時候生一塊叉燒出來大家吃掉算,總比把你生出來來得好!」但這一句罵小孩的話應該近乎絕蹟,現在的父母怎會覺得叉燒珍貴呢?自然也就罵不出口了!
叉燒不只能吃,更變成歌詞唱到大人細路(小孩)都識唱:「斬料…斬料…斬大嚿叉燒」,這一首賣玉冰燒米酒的廣告歌,在80年代唱到街知巷聞。當時社會已經較為富裕,社會欣欣向榮,斬料加餸可說平常。斬料是粵語,指到燒味店購買食物,因為燒味店賣的是叉燒、燒肉、燒鵝等等,店員要看客人預算而斬(切)出相約的份量,所以叫斬料。斬料首選要斬一大塊叉燒,那時候切出客人所需份量後,會替客人切片,一張大刀在砧板上快切,每片厚度相約,真的是神乎其技。切好後取出兩張油紙,用刀一括,切好的叉燒原封不動地落入油紙之上,再放入膠袋之中。至於一大塊叉燒要多少錢呢?天爸小時候的80年代,10元就可以買到夠一家四口享用的叉燒,每人大約有四五片。至90年代中,物價急漲,至少20元才買到相同的份量。
天爸小時候買叉燒,媽媽會吩咐買「半肥瘦」,即是帶有脂肪的瘦肉,如果全瘦就太粗,有一點脂肪伴吃,口感自然更佳。但今日大家講求健康飲食,媽媽買叉燒都買全瘦,半肥瘦只剩天爸天媽這些好食之人,才敢以身犯險滿足口腹之慾…
小小一嚿叉燒,既可以罵人,又可以唱歌,更有民間傳說拍成電影,當然最重要是人人都愛吃…不知道台灣有沒有類似的食物,能完全融入台灣文化之中的呢?
註:因為付費文章比例增加,所以不會每一篇都貼到《
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粉絲專頁,如果你想更直接與天爸天媽交流,或者知道每一篇的題目,歡迎按讚及追蹤《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粉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