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鐘響,揭開鑊蓋,蒸氣奔騰…天媽小心翼翼取出蒸好的魚,將魚水隔走。鑊中滾水倒掉,再把鑊燒紅,放油入內,待油燒熱,馬上淋到蒸好的魚身之上,響起油水相爭鬧得臉紅耳熱的滋滋聲,此時可以淋上蒸魚豉油,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蒸魚就可以上桌了。為甚麼要先淋熱油才放豉油?原來這背後是蒸油與豉油兩位好拍擋亦敵亦友的故事。
香港人愛吃海鮮,一條魚蒸10分鐘抑或是10分30秒,也是十分講究。天媽吃一口這天蒸的魚,嫌自己多蒸了一分鐘。粵菜中的蒸魚,講求的是嫩滑,多一分鐘少一分鐘,也會讓肉質由嫩變粗。但到底一條魚要蒸多少分鐘才做到剛剛熟的嫩滑?老廚師有一句口訣:寧生莫熟。例如憑經驗蒸這一條魚要10分鐘,但老廚師只蒸9分鐘,把魚取出後隔走魚水,再用熱油淋至剛熟,這就能保證魚的嫩滑不粗糙了。
台灣的餐廳會⋯
蒸魚除了要講求嫩滑,也講求⋯
最多香港人選用的蒸魚方法,就是先將⋯
記得香港人吃蒸魚是為了吃⋯
台灣人蒸魚會有何講究之處?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註:因為付費文章比例增加,所以不會每一篇都貼到《
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粉絲專頁,如果你想更直接與天爸天媽交流,或者知道每一篇的題目,歡迎按讚及追蹤《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粉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