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要你學著黑別人,而是要懂得什麼叫做黑。
如果你想用聽的,歡迎來到我的 Voice BLOG 【DK-Opinion】
想了好久好久,我在思考究竟該不該寫這篇文章。
畢竟,在人人稱讚「正面思維」的時代,寫一篇「如何抹黑別人」的話術文章,可不是一件很聰明的事。(被取消追蹤可是件大事呢~)
但也許,我就是天生反骨、不怕死吧?
今天這篇文章不會太長,但也不致於短到讓你看不懂。
因為,等你把這文章看完,馬上就能了解,要抹黑別人或被別人抹黑,而且還讓「被抹黑的人」講不清、洗不掉,是一件多麽簡單的事。
我期望,當你真的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不要去學這樣的做法!
而是開始張開眼睛,看看我們這個世界,
看看有多少這樣的資訊到處流竄。
相信我,你會驚訝且驚恐地發現,究竟這個世界變成什麼了?
究竟這些年來發生什麼事了?
抹黑兩步驟
因為要讓別人瞬間黑掉真的很簡單,其實只要依照以下兩步驟:
- 主動且搶先對方一步,用對方無法一句話講清楚的事,罵對方是壞人。
- 要對方提出證明,來證明自己不是壞人。
若他一句話講不清,就是「欲蓋彌彰」;若無法提出證明來:「證明他自己沒做本來就沒做的事」,那就是「掩蓋事實、做賊心虛」。
用問句下標籤
譬如說,在公司裡有人講:「那個新來的 John 沒有業績還領獎金,是不是靠關係進來的?」
這句話,不僅僅直接暗示對方是壞人(?),還順便將「自己對他人下的標籤」打上個問號,這就是常用的「逃避責任」的帶風向話術。
因為如果講這句話的人被質疑的時候,就可以靠這個問號回答說:「我只是抱持疑問而已,並沒有說他就是這樣,難道有疑問也不行嗎?如果真的光明磊落,為什麼怕被人質疑?」然後,質疑他的人就更加的黑了下去。
這樣的回答方式,幾乎天天在新聞、網路上到處氾濫著,聽起來好像很正確,但卻是胡說八道。
尤其是最後一句「如果真的光明磊落,為什麼怕被人質疑」,就是要對方「證明他自己沒做本來就沒做的事」,這就是提出質疑的人,『逃避』自己挑起一個完全「憑空想像、無憑無據」事端時,最常用的做法。
閃避攻擊
那麼你如何迴避這樣的攻擊呢?方法很多種,但最多人用、也最常見的就是兩個方法:
- 完全神隱不回應。與提出質疑的人隔離開來,不把它當議題。
- 另起爐灶。用 B 答案回答 A 的問題,對自己的質疑,用完全不相關的事回答。
根據觀察,到目前為止,政治人物用上面這兩種方法都有很不錯的效果。所以,我相信一般人也可以如法泡製。
惰性思考的毒
其實,說點正經的,這些烏賊炸彈不僅在政治上天天發生,同時也存在你的企業、你的孩子身上。
沒錯,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做法。在企業叫做「職場霸凌」;在孩子身上叫做「同儕霸凌」;在新聞上叫做「社會公評」;在政論節目上叫做「議題討論」。
彷彿只要叫做「公評」,只要叫做「討論」,那件事就是真的一樣。
話說回來,這樣的話術非常吃香,因為人類的生物大腦很懶惰,它會拼命地尋找,可以支持自己想法的事物。
如果要改變它,就得讓整個環境充斥著你想傳遞給他的訊息,只要用大量的簡短資訊,對,也就是「下標籤」,只要用這個「標籤」淹蓋聽眾的思緒,就可以改變他的立場。
所以,每天只要轉開電視、打開新聞網站,每個頻道都像中毒一樣。
第一線的記者們現在都學會的「標籤式新聞」,其實是從十幾年前的網路界開始紅起來的。
更不用說,現在許多記者都是網路世代出身,從小被這樣的新聞和網路標題轟炸,炸久了就以為是正常的。
於是,不論是電視還是新聞網站,全都只用簡單的標籤,去引導讀者、聽眾與觀眾那顆懶惰成性的大腦,不僅記者自己以為這樣做是對的,連讀者、聽眾與觀眾也都全被下了套。
但,這全都亂了,從上到下,全都中了惰性思考的毒。
Thinking Hacker−思考駭客
從某位網友分享他奶奶的故事,就可以說明這有多嚴重。
這位網友說,他奶奶很喜歡看某某新聞台,看著看著就覺得「某個候選人」真的很不錯。
但以他的角度來說,這根本就是那個新聞台把他奶奶洗腦了,所以趕緊想了辦法讓奶奶換看另一個新聞台。
然後,過了沒多久,他奶奶的立場轉變了,開始罵「某個候選人」怎麼這麼爛、這麼糟。
於是,這位網友很慶幸地說,「這就可以看出某某新聞台,對老年人的洗腦有多嚴重了。」
你被 Hack 了嗎?
嗯…這證明了某某新聞台的洗腦功力很強…嗎?(問號出現了!)
我們反過頭來說,另一個電視台的洗腦功力不也很強嗎?強到在短時間之內就能讓人改變立場,這洗腦功力不也很可怕嗎?
這樣的一條網路故事,雖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若沒仔細思考這故事背後隱藏的含義,我們的想法就會被帶著走。
這就像是駭客入侵電腦的手法一樣,用不起眼的包裝,包著駭客想達成的目的。
所以,天天在網路資訊和新聞轟炸下的你,被「Hack」了嗎?
今天這篇短短的文章,其實沒辦法講完所有該講的。
從一開始介紹的抹黑栽贓手法,一直到現在的網路資訊和新聞現狀。
「下標籤」、「帶風向打問號」、「用推論(猜測)取代討論」、「用假設取代實證」、「不說謊,但隱藏關鍵資訊」、「用比喻聯想取代直說白話」…方法太多太多了,真的講不完。
我只期望這篇文章能讓你知道,你看到、聽到的訊息都不一定是真的。
期望讓你暸解新聞、社群媒體常用的手法,並讓你發現那些人正在用什麼方法影響你之後,我們都能開始「更獨立一點」地,思考這世界的未來。
期望這篇文章,能夠帶給你一些另類的思考和啟發,讓我們期待下次回歸正常的商業分析思維之後,再次相見。:)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多按幾個 Like 給我一些鼓勵吧!: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