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差異分析】競爭的基礎是產品,不了解產品等於把錢白白送給競爭者。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顧客是不會停在原地等你進步的。

曾經有個資深業務對我說,業務只要負責把東西賣出去就好,其他事情都不關他的事。
在那個當下,說實話,我真的很想從他的頭給他巴下去!!但作為上司,我們總要演一場四平八穩的戲給大家看,所以,怒火攻心而舉起的手,還是慢慢地放了下來,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嘆了口氣,不跟他繼續說下去。
因為,我非常訝異他有這樣的想法。
但其實我內心很清楚,有許多資深業務有著相同的想法,是的,如果有上帝可以讓我告解的話,其實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不過,那時候的我,還只是個才剛開始談生意沒幾年的業務小菜鳥…
雖然,回想起來仍然覺得還是很想開罵,但我不打算在這篇文章中,深究為什麼業務人員有這樣的想法,可是,對於業務人員來說,只知道怎麼把東西賣出去,是根本完全不夠的。
如果看著這篇文章的你是個業務,也覺得業務只要把東西賣出去就行,那得請你做好心理準備,要嘛,把網頁關掉不要繼續看下去;要嘛,靜下心來好好地看完這篇文章再做結論。

產品分析是找出競爭優勢的方法。

不管你是不是業務人員,也無論你要賣的是新產品還是既有產品,上了戰場,就同樣都要面對市場的競爭,而只有了解自家產品的優缺點,才能找到可以強化的優勢或迴避的弱勢。
更要花心力關注這件事的,還有最前線的業務部門,因為只有業務才最清楚客戶也在關注哪些競品。

產品分析幫助資源找到最好的分配

除非你可以點水成金,無中生有長出各種資源來,否則你的企業資源永遠有限,所以,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謹慎拿捏使用資源的方法與重心。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產品分析,透過瞭解優劣勢的變化,來減少或改變弱勢的投入資源,並轉移原有的資源來強化優勢。
經由優化資源分配之後,企業能夠擁有更加強健的體質與產品結構,並且經由組織與流程的優化,讓企業目標更加清晰、士氣更加提振。

產品分析的實務案例

過去在設計多媒體設備的時候,我們會將其他相關競品拿來參考,並對彼此的優缺點進行比較,用以作為產品分析的基礎。
當發現一個新的競品時,就會請採購部門買幾組回來,交給硬體、韌體與軟體部門進行解析,業務部門則是研究競品的產品規格並據以調整銷售話術。
產品設計與規劃部門則是根據各個部門的資訊,比對彼此的優劣勢,據以調整或規劃下下個版本的產品調整,這時如果需要較大的資源調整,就會提報高階主管會議,做全面性的討論與重新規劃。
即使是一個小細節,都會在層層的討論與把關中,擁有適當的討論與決策。
從這個簡單的描述中,可以看得出這樣的過程,產品分析其實並不單只是產品規劃部門的事,而是整個公司的事。

如何培養產品分析的思維與習慣?

因此,所有員工在經歷過幾次產品分析的流程之後,在日常生活中,都會自主地注意與工作相關的各種競品資訊,因為每個人都會了解,無論是多小的細節,都有可能是產品大賣或大敗的關鍵,所以,業務部門尤其會非常關注這件事。
而且因為每個問題都會被提出討論,每個人都能夠感到自己為產品作出了貢獻,更不用說,當產品銷售開始起飛的時候,大家的心裡有多興奮了。

產品分析有什麼技術?

要做好產品分析,基本上可以用兩個工具:(1) 策略草圖。(2) 權重排序表。
(1) 策略草圖出自於著名的「藍海策略」,它的原始目的在於找出(或創造出)企業尚未注意到的藍海。
一般來說,策略草圖分為 X 和 Y 軸。 X 軸代表的是產品和競品的各種特性,Y 軸代表的是每種特性的分數,通常用 0~10 分作為級距。
通常來說,會先將自家產品在每個特性上打分數,打完分數後,將每個分數的位置以折線連接起來,用以代表自家產品的特性折線。
然後再將開始對競品打分數,打完分數後同樣畫出特性折線。
通常做策略草圖就到這裡為止,但我個人比較喜歡再回頭檢視並調整自家產品的分數,原因在於通常一開始打分數的時候,有可能對自家產品有過高或過低的評價,經由審視其他競品再重新評估,可以降低評估的誤差。
(2) 權重排序表用來根據策略草圖找出的優劣勢,進行資源分配的排序。
當我們從策略草圖中,找出每個和競品不同的特性之後,就可以將這些相異的特性,放到權重排序表中,經由加權投票計算後,得出新的資源分配順序。
加權投票通常不會經由一次就決定,而是經過由下而上的權重設定,再由上而下的分層投票後,將不同階層的權重排序統計後,用以做出最後的決策。

如何開始做產品分析?

我剛剛也說過,要做好產品分析,絕對不是產品企劃部門的事而已。因為它的結果會讓整個企業或部門的資源重新分配,因此,必須要有彈性並且循序漸進的規畫。
一般來說,可以用簡化版的需求評估流程來輔助整個過程,它共有八個步驟,分別是:
  1. 盤點現狀:以策略草圖找出產品與競品的差異特點。
  2. 評估差距:根據權重排序決定要強化並迴避哪些特點。
  3. 擬定需求:根據決定擬定所需的企業能力。
  4. 估算資源:估算要用哪些與多少資源才能獲得這個新的企業能力。
  5. 提出方案:提出幾個在不同情境下,獲得這些企業能力的方案。
  6. 選擇方案:根據企業的目標選擇最佳的方案。
  7. 決定方案:經由關鍵利害關係人的同意後,確定執行的方案。
  8. 執行方案:執行決定的方案,無論是調整行銷策略、產品改善或組織調整,甚至直接放棄整條產品線都可能是選項。
透過以上八個步驟,可以讓你將產品分析的結果,好好地開始運用到實務工作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好好去做個幾次產品分析吧!

產品分析絕對不是產品企劃做完就結束的

我想,標題這句話在這篇短短的文章中,已經不只是出現一兩次了…
因為,每次做產品分析的時候,總是有很多很多很多的菜鳥,以為產品分析是產品企劃的事情而已。
如果你真的這樣認為,那麼很抱歉…無論你的資歷有多深,工作經驗有幾十年,你還只是隻菜鳥。
為了你好,我必須打醒你這隻菜鳥,向你潑下裝著北極冰山的水,快醒醒吧。產品分析絕對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做的,它可是關係到全公司的資源分配喔!
還沒聽懂嗎?產品分析的結果,關係到每個人在公司的價值,也就是你是否存在的價值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會員
34內容數
讓我們用輕鬆的角度來看看 PBA-商業分析在實務上會發生什麼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K 耀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經營企業時,「找到並緊抓住獨佔顧客」永遠是每間企業最想要的。 要做到這件事,首先,你得知道和顧客息息相關的四個面向:市場、產品、通路和定位;而這四個面向中,「市場」則是一開始必須關注的方向。
想了好久好久,我在思考究竟該不該寫這篇文章。 因為今天要教你如何抹黑栽贓別人。 畢竟,在人人稱讚「正面思維」的時代,寫一篇「如何抹黑別人」的話術文章,可不是一件很聰明的事。(被取消追蹤可是件大事呢~) 我期望當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開始張開眼睛看看我們這個世界,看看有多少這樣的資訊到處流竄。
如何 30 秒話術應用到比較長一點點的「簡報」上呢?讓我很簡單很簡單地告訴你,一樣只要三步驟: 一、確認簡報目的:為什麼而做這場簡報,目標對象是什麼類型的人。 二、分配內容長短:不同的目的,寫的內容重點就不同。 三、提出結語金句:餘音繚繞的「標籤」,讓人容易在日後回想起來。
說故事很簡單,但要說個好故事很困難。看故事很容易,但要看出故事背後的故事,就沒那麼容易。 如果你想用聽的,歡迎來到我的 Podcast Blog →【DK Opinion】 越好用的工具,往往越難被理解;越簡單的東西,用對了,往往威力強大。 什麼是使用者故事?User Story? 在商業分析的
在談論各種商業分析的時候,有邏輯地蒐集資料、整理、分析,然後提出可付諸行動的決策,其實才是整個分析的目的,尤其是最後的「付諸行動」,更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整個商業環境的變化,因為訊息交流的速度越來越快而日趨複雜,因此,我們必須要有一套可以在腦袋裡,建立起完整商業資訊的思維架構。
最近,我看到的關於市場或產品分析的文章,都有著同樣的問題,而這樣的問題,不斷地重複出現在不同作者、不同文章當中,讓我開始懷疑起自己是不是要求太多? 因為,這些文章通常都長篇大論、引經據典,並且詳盡搜集數據進行分析,過程和思路都非常精彩,但是在最後,卻只提出了靠「常識」就能知道的答案。
經營企業時,「找到並緊抓住獨佔顧客」永遠是每間企業最想要的。 要做到這件事,首先,你得知道和顧客息息相關的四個面向:市場、產品、通路和定位;而這四個面向中,「市場」則是一開始必須關注的方向。
想了好久好久,我在思考究竟該不該寫這篇文章。 因為今天要教你如何抹黑栽贓別人。 畢竟,在人人稱讚「正面思維」的時代,寫一篇「如何抹黑別人」的話術文章,可不是一件很聰明的事。(被取消追蹤可是件大事呢~) 我期望當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開始張開眼睛看看我們這個世界,看看有多少這樣的資訊到處流竄。
如何 30 秒話術應用到比較長一點點的「簡報」上呢?讓我很簡單很簡單地告訴你,一樣只要三步驟: 一、確認簡報目的:為什麼而做這場簡報,目標對象是什麼類型的人。 二、分配內容長短:不同的目的,寫的內容重點就不同。 三、提出結語金句:餘音繚繞的「標籤」,讓人容易在日後回想起來。
說故事很簡單,但要說個好故事很困難。看故事很容易,但要看出故事背後的故事,就沒那麼容易。 如果你想用聽的,歡迎來到我的 Podcast Blog →【DK Opinion】 越好用的工具,往往越難被理解;越簡單的東西,用對了,往往威力強大。 什麼是使用者故事?User Story? 在商業分析的
在談論各種商業分析的時候,有邏輯地蒐集資料、整理、分析,然後提出可付諸行動的決策,其實才是整個分析的目的,尤其是最後的「付諸行動」,更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整個商業環境的變化,因為訊息交流的速度越來越快而日趨複雜,因此,我們必須要有一套可以在腦袋裡,建立起完整商業資訊的思維架構。
最近,我看到的關於市場或產品分析的文章,都有著同樣的問題,而這樣的問題,不斷地重複出現在不同作者、不同文章當中,讓我開始懷疑起自己是不是要求太多? 因為,這些文章通常都長篇大論、引經據典,並且詳盡搜集數據進行分析,過程和思路都非常精彩,但是在最後,卻只提出了靠「常識」就能知道的答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最近收到雲門教室的面試邀請..在談銷售通路之前,要先知道年度營收目標是什麼 ( PBF - Product Business Fit )才有意義。有了年度營收目標,才能進而決定相對應的 multi-segment 市場定價策略,擬定穩定新客轉換 ( PGF - Product Growth Fit)
Thumbnail
Zoom是怎麼在視訊會議眾多巨頭中崛起?PChome為什麼不早點輾壓蝦皮?小蝦米如何和巨頭競爭?你在思考「競爭」這件事時,有沒有想過,如果巨頭進來做這個生意,你怎麼辦呢?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讀後感:產品經理的PM三點下午茶 #15 快速做競品分析的方法。 老闆要我盡快給一份競品分析,有沒有快速做競品分析的方法? 1老闆的目的? 2劃定戰場:老闆主要想分析什麼?心中的競品是誰? 3面對不知道要什麼的老闆,從4P找方向 4結論與行動方案
Thumbnail
由於目前的活動品牌還在驗證階段,本篇不特定指出是哪個品牌。截至 2020 年 2 月底,大約經過 3 個月的產品歷程,想把部分產品足跡記錄下來,以下會從 #分類、#受眾、#品牌、#拓展、#價格、#市場來探討:
Thumbnail
在〈如何快速做好市場研究〉一文中,我們已經討論過如何快速做市場分析,以瞭解市場樣貌;本文要談的,則是「競品分析」。競品分析是市場分析的一個分支,能幫助我們快速學習並瞭解市場、產品、以及供需兩方的思維及優劣勢。
Thumbnail
物聯網(IoT)產品的特色之一,就是會產生大量的資料;甚至也有很多人認為,產生、收集、並且利用這些資料,才是IoT產品真正的重點。但其實並非如此:IoT應該提供的,應該是經過有計劃的深入分析之後,產生出來的資訊與洞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最近收到雲門教室的面試邀請..在談銷售通路之前,要先知道年度營收目標是什麼 ( PBF - Product Business Fit )才有意義。有了年度營收目標,才能進而決定相對應的 multi-segment 市場定價策略,擬定穩定新客轉換 ( PGF - Product Growth Fit)
Thumbnail
Zoom是怎麼在視訊會議眾多巨頭中崛起?PChome為什麼不早點輾壓蝦皮?小蝦米如何和巨頭競爭?你在思考「競爭」這件事時,有沒有想過,如果巨頭進來做這個生意,你怎麼辦呢?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讀後感:產品經理的PM三點下午茶 #15 快速做競品分析的方法。 老闆要我盡快給一份競品分析,有沒有快速做競品分析的方法? 1老闆的目的? 2劃定戰場:老闆主要想分析什麼?心中的競品是誰? 3面對不知道要什麼的老闆,從4P找方向 4結論與行動方案
Thumbnail
由於目前的活動品牌還在驗證階段,本篇不特定指出是哪個品牌。截至 2020 年 2 月底,大約經過 3 個月的產品歷程,想把部分產品足跡記錄下來,以下會從 #分類、#受眾、#品牌、#拓展、#價格、#市場來探討:
Thumbnail
在〈如何快速做好市場研究〉一文中,我們已經討論過如何快速做市場分析,以瞭解市場樣貌;本文要談的,則是「競品分析」。競品分析是市場分析的一個分支,能幫助我們快速學習並瞭解市場、產品、以及供需兩方的思維及優劣勢。
Thumbnail
物聯網(IoT)產品的特色之一,就是會產生大量的資料;甚至也有很多人認為,產生、收集、並且利用這些資料,才是IoT產品真正的重點。但其實並非如此:IoT應該提供的,應該是經過有計劃的深入分析之後,產生出來的資訊與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