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看這篇文章!想必這主題是有引起大家的興趣。其實這問題在我剛上班的時候,2006年的剛踏入社會的時候就困擾我,在當時就是忙著賺錢,忙著還錢,忙著花錢,有剩下才會存錢。這樣的行為模式可以用一個公式:
用現在的觀點回頭看自己,在當時我選擇的財務計畫真的是下下策,雖然有還掉債務,但是我身上還是一毛錢也沒有,我那時危機感到達最頂點的時候就是要訂婚的時候,打開帳戶一場查詢,不到一萬塊!甚麼跟甚麼麻,結婚後接下來不就是要買車買房買小孩嗎?!不到一萬塊結婚個屁啊。
說真的打開帳戶的那一瞬間,我似乎看到我的未來了,大家想想是什麼未來,對,就是黑哞哞一片看不到未來拉!
所以有時候不要怪我們不存錢,老一輩就只會指責我們有國就出,有演唱會就上,有手機就換,就只會鼓勵我們,有錢就買房,有工作就結婚,結了婚就要生,擁有足夠的存款,大部分老一輩的人認為是標配,但現在看來似乎只是我們人生的選配,把握當下才是現在的人生哲學。
但這樣真的是對的嗎?
我會寫這篇文章!答案一定是不對嘛
既然這現象是不對,那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還是這樣過生活,那是因為教我們財務觀念的人,就是這樣教的。
以前的社會,開計程車輕鬆開都有月入十萬,現在要用力開才有機會六七萬。上一個世代是賺錢的速度遠大過花錢速度的世代,對他們而言,收入減支出等於儲蓄這個公式是非常的合理,那你們覺得這個公式用在現在合理嗎?
繼續用收入減支出等於儲蓄這種嬰兒潮世代理財思維,大概只有八字重的人才機會翻身。不是說這些方法不好,而是你八字不夠重,八字輕的人再用這些方法就只會加速你的絕望。這個世代,不在是無頭蒼蠅出頭天的世代,也不再是隨便亂存錢就可以交差了事的世代了,我們必須更有目標,更有效率,更聰明的理財才行,這會很難嗎!
只要一開始出發點就對了就行了,早達成晚達成而已,就跟投資股票一樣,只要選對股票,阿貓阿狗都能當股神!
那!怎麼做呢?就是把舊有的觀念換個方向就好:
對就是這麼簡單。先儲蓄在支出就可以了。許多人,會質疑那跟我一開始就存5000元有什麼不一樣?用錢來看當然一樣,但是假如考量到存錢的動機,那就大大的不相同囉如何讓我們的存款變得有感甚至持之以恆,我們可以借用TED的演講者(賽門)提倡的觀念,**“黃金圓圈”**,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為什麼”,”怎麼做”,”做什麼"
放一段他在TED的演說由他親自講解,讓大家更能體會一下黃金圓圈的概念!
他的概念用在理財上非常實用,只要遵循這三個步驟,為什麼,怎麼做,做什麼,如何存到錢,就再也不是難事囉。
接下來,將會分三個篇幅介紹如何將他的方法運用到存款上,有些興趣的人就繼續繼續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