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這個主題之前,最困擾我的是要談論哪種危險,是那本讓我感受人生變化的書?還是歷史傳說裡面那些危險的書?抑或者是閱讀很危險?
最後還是決定是來談書真實造成的危害,也就是:「『讀書』的危險。」
(*在本文裡面,書是一種排序好的內容,這些內容集合起來能呈現出一個主題。)
書籍能夠帶我們進入不同的想像、學到從沒聽過的知識、解決生活的難題。
這幾句話是提到書籍時,普遍能接受的優點,人們只要閱讀,就會產生新的體悟和感觸。人們不停地閱讀,進入各種想像領域, 思考各種過去沒想過的事情,獲得娛樂與知識。
而作者產出書的內容,也是以閱讀得來的知識體系和自身經驗去撰寫的,在作者讀了前人的創作後,用自己方式寫出新的作品。這些作品經過出版社認可後,才會被出版。
但出版只代表一時一地一部份人的肯定,如果總是直接接受書中的思考方式,少了多元觀點的批判,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入極端內容的迷宮,難以走出。思考方式會受到影響出現明顯的傾向,想出的結果會變得狹隘,甚至恐怖。
比方說討論到 1932 年至 1972 年
塔斯基吉梅毒實驗,一種反思就是認為
當時缺乏對於實驗設計的批判。因為僅延續既有的科學實驗思考方式,缺乏倫理觀念、亦缺乏人權觀念,設計實驗的人才會讓感染梅毒的黑人患者無法接適當治療,甚至讓患者無法得知準確病情。缺乏批判使這個實驗
現在看起來如此恐怖,而美國社會仍在處理實驗造成的不信任感。
然而,閱讀不只會遇到極端內容的迷宮。當讀者徹底接受書中的思考方式後,在挑選下一本書的過程中,也可能會放棄其他看起來類似的觀點。
而這種行為,與書籍的名聲有關,越是暢銷的出版書,越是權威的推薦,我們越是容易完全相信,同時,也越是能讓讀者忽略下一本書的觀點。一旦進入這種循環觀點會逐漸固化,也使得沒有閱讀過相同書籍的人們距離越來越遠。
所以在此我想推薦一個方法挑戰這些危險:大量閱讀。大量閱讀能夠克服書所帶來的危險,理解書籍內容有框架,有出發點,閱讀時不帶批判,並始終好奇書寫脈絡與宗旨,去考慮這些論述的目的和影響,最終便能用閱讀過的書籍互相批判。
這不僅能夠避免一開始就否定他人的理論,同時也能與自己的思考方式比對,進一步理解自己的如何思考。
而唯有意識到自己如何思考,才能夠進一步批判自己,找出自己的盲點。思考才能變得更有彈性,面對困難的空間也更大了。
所以越是讀書,就越需要讀書,一旦走上這條路我們也只能終身學習,不能回頭了。
最後打一下廣告,2021 年 1 月 26 日~1 月 31 日就是台北國際書展了,邀請大家準備好今年的選購書單,準時入場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