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減重書單]《我們為何吃太多》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幾天都沈迷於這本書中,原來看書名以為是更輕鬆的讀物,但是意外的相當紮實,立論清楚,也給了很多背景知識的深度,但是文字上又是好讀的。最有趣的是作者善用比喻,像是對於omega-3和omega-6兩種脂肪酸在細胞膜上的功能和差異,他就給了超有畫面的兩兄弟比喻。
作者是倫敦減肥手術門診的外科醫生,他對於一般常識上認為過重的人一定是因為意志不堅的說法提出了疑問,因為很多減肥方式都能夠在短期內達到效果,但是為什麼長期下來,很多人都痛苦的回到了減肥前的體重,甚至更重?
現在通用的科學減重方法,是計算卡路里,7000大卡一公斤的公式。但是事實上,在食品工業化之後,我們平均相對於以前的人多吃了非常多的卡路里,要是按照這樣的方式計算,早就遠超過現在的平均體重,但是沒有。相反的,嚴格計算熱量減肥的人,也是在實行一段時間之後,會發現稍微多吃一點點,體重就會回復,並且食慾很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本書的主要論點,在於我們的身體有一個「體重設定點」,來自於我們長久以來的演化,它幫助我們的祖先在飢荒時活下來,並且在吃太多的時候,透過增加代謝維持體重以免突然負擔過重。
只是這樣遠古的保命設定,遇上了現代的西方飲食:高糖、少營養素。
雖然吃進了很多熱量,但是因為飲食成分的關係,身體卻判斷為營養不足,於是拉高了體重設定點,在潛意識中,默默的讓人增加食慾並且減少代謝來讓人吃下更多的東西,以期得到足夠的營養素。
於是,身體拿來判斷體重設定點的那個關鍵的營養素是什麼呢?
可能很多,但是透過比對現代和以前的飲食習慣,關鍵處也許在於omega-3和omega-6的攝取比例。omega-3只在新鮮的食物中有,源頭是葉綠素的光合作用,於是深綠色蔬菜有,吃藻類的魚類有,有吃草的家禽家畜也有。凡是有保存期限的食物,尤其是加工食品,都不會有omega-3。於是想了想我們的一日飲食,這兩者之間的比例早就不是以前的1:1 - 1:4,尤其現在的養殖業餵食的多半都是穀物,因此那些動物體內的omega-3比例也不足。
於是在普遍的睡眠不足、壓力過大、糖類攝取過多(關鍵)、omega-3比例過低的等等生活環境的圍繞之下,現代人的體重設定點越來越高。
按照這樣的邏輯看下來,改變飲食環境和生活習慣就是長期減重的唯一方法。作者在最後也給了一系列的建議。
非常有趣兼具深度廣度又好讀的代謝和營養學觀念之書,我在這裡只是相當粗淺的概括介紹了一下。老是聽人家說原型飲食、生酮、蔬食等等各種標榜健康的飲食或減肥方法,但是想了想那個7000大卡一公斤的公式,又覺得吃什麼不是都一樣嗎?
雖然說體重設定點的這個論點,現在好像很難被科學實驗計算量測,但是依照經驗我也發現,吃什麼在體重上的表現是很不一樣的,比如說吃麵包相對於炒飯好像就比較容易胖,至少本書提供了這方面的解答。我很喜歡,推薦給有興趣的人。
[私心]
有興趣買讀墨電子書的人,歡迎點下方網址購買。(我可以得到3%的推薦金)
9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s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的書櫃極簡第二步。 辛辛苦苦的完成了消滅囤書計畫之後,可能是書太少了很不習慣,我1月就大爆發的買了15本書。 1月才過了一半啊,而且我其實還有很多想買的書⋯⋯ 這樣下去不行,我實在是沒有勇氣再做一次消滅囤書計畫了_(:_」∠)_ 既然要極簡⋯⋯
如果我們習慣隨手滑手機,那麼也不妨試著改成隨手閱讀。 這篇文章想要推薦這種隨時隨地可以來幾頁書的方式,給跟我一樣,有下方這些需求,而且出門通常只會帶上手機錢包跟鑰匙的人。
寫在使用kobo閱讀器2年半,154本書之後。 我買電子書的動機,簡單來說是這樣的:我的書櫃爆了又爆,爆了再爆,2018年的6月,我懶得再一直一直整理書櫃了,於是就買了電子書閱讀器。 誰知道這竟然是一個買書量大暴增的開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謀攻篇。 要減肥,要先知道什麼是ㄆㄤˋ,不對,什麼是脂肪。雖然我可能更想要「不戰而屈人之兵」,但世界上沒有這種好事,就算有那大概也不是什麼好事,不過針對減肥倒是可以放走為上計,或者苦肉計⋯⋯(夠了) 這本書是我的健身課教練提過的,本來我都沒當回事,直到上禮拜減肥減
腦袋很空的主角,會引領出怎麼樣閱讀後勁強大的小說呢? 橫道世之介大概是個與其說是不多想,不如說是什麼都沒在想,腦袋很空,沒有什麼預設立場,也沒有什麼除了對異性顏值以外的明顯個人喜好的人。 但是當有人命在他眼前的時候,他會先伸出慌張的手援助再說。
我的書櫃極簡第二步。 辛辛苦苦的完成了消滅囤書計畫之後,可能是書太少了很不習慣,我1月就大爆發的買了15本書。 1月才過了一半啊,而且我其實還有很多想買的書⋯⋯ 這樣下去不行,我實在是沒有勇氣再做一次消滅囤書計畫了_(:_」∠)_ 既然要極簡⋯⋯
如果我們習慣隨手滑手機,那麼也不妨試著改成隨手閱讀。 這篇文章想要推薦這種隨時隨地可以來幾頁書的方式,給跟我一樣,有下方這些需求,而且出門通常只會帶上手機錢包跟鑰匙的人。
寫在使用kobo閱讀器2年半,154本書之後。 我買電子書的動機,簡單來說是這樣的:我的書櫃爆了又爆,爆了再爆,2018年的6月,我懶得再一直一直整理書櫃了,於是就買了電子書閱讀器。 誰知道這竟然是一個買書量大暴增的開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謀攻篇。 要減肥,要先知道什麼是ㄆㄤˋ,不對,什麼是脂肪。雖然我可能更想要「不戰而屈人之兵」,但世界上沒有這種好事,就算有那大概也不是什麼好事,不過針對減肥倒是可以放走為上計,或者苦肉計⋯⋯(夠了) 這本書是我的健身課教練提過的,本來我都沒當回事,直到上禮拜減肥減
腦袋很空的主角,會引領出怎麼樣閱讀後勁強大的小說呢? 橫道世之介大概是個與其說是不多想,不如說是什麼都沒在想,腦袋很空,沒有什麼預設立場,也沒有什麼除了對異性顏值以外的明顯個人喜好的人。 但是當有人命在他眼前的時候,他會先伸出慌張的手援助再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創造與漫想》的作者是亞馬遜公司的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本人,這本書的前半部,收錄了 1997~2020 他在CEO任內親手寫給亞馬遜股東的24封股東信全文。後半部是貝佐斯的23篇演講稿、採訪稿,親述如何打造一人即公司的亞馬遜文化 這世界的確是創新者主宰的
Thumbnail
「肥胖」在過去並不是個問題,單純只是個人選擇,但在近百年卻不知不覺地變成了一個失控的問題。
Thumbnail
2020新冠疫情打亂了全球的腳步,大家都辛苦,但羅傑斯説:這只是「末日的開端」,全球的經濟危機才要開始,由出生於1942二戰中的他説出這次危機會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次真是嚇人! 脫歐可能導致英國解體 倫敦歐州金融中心地位不再 中國在非洲影響力漸增 印度前景堪慮 農業商機可期 獨角獸熱潮只是泡沫
Thumbnail
你覺得,人類是傾向相信陌生人還是不相信陌生人呢? 邏輯上來說,如果人類能知道別人在欺騙他們,那對我們的生存應該很有幫助,數百萬年的演化「應該」培養出人偵測細微欺騙跡象的能力。 作者說:如果我在這本書能說服你一件事,但願那就是:陌生人並不簡單。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創造與漫想》的作者是亞馬遜公司的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本人,這本書的前半部,收錄了 1997~2020 他在CEO任內親手寫給亞馬遜股東的24封股東信全文。後半部是貝佐斯的23篇演講稿、採訪稿,親述如何打造一人即公司的亞馬遜文化 這世界的確是創新者主宰的
Thumbnail
「肥胖」在過去並不是個問題,單純只是個人選擇,但在近百年卻不知不覺地變成了一個失控的問題。
Thumbnail
2020新冠疫情打亂了全球的腳步,大家都辛苦,但羅傑斯説:這只是「末日的開端」,全球的經濟危機才要開始,由出生於1942二戰中的他説出這次危機會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一次真是嚇人! 脫歐可能導致英國解體 倫敦歐州金融中心地位不再 中國在非洲影響力漸增 印度前景堪慮 農業商機可期 獨角獸熱潮只是泡沫
Thumbnail
你覺得,人類是傾向相信陌生人還是不相信陌生人呢? 邏輯上來說,如果人類能知道別人在欺騙他們,那對我們的生存應該很有幫助,數百萬年的演化「應該」培養出人偵測細微欺騙跡象的能力。 作者說:如果我在這本書能說服你一件事,但願那就是:陌生人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