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Sonja Langford on Unsplash
陸續發表了幾篇關於離開 Notion 的文章,其中最後還沒有講出來的就是時間追蹤,當年我設計了很多程式,想將「番茄工作法」與「時間紀錄」融合,在三個多月後,我終於找到了。
去年末,我開始
把 Notion 拆成三大塊模組,分別找不同的 app 去取代,大概已經過了三個月的時間,經歷過失敗重整、然後再失敗在重整。最後慢慢地找到自己覺得用起來「舒服」、「開心」的狀態。
如果有
看之前的文章,我在最後的時候有說,本來使用的是時間塊,後來轉去使用 Clockify,直到最近期才又進行的轉換。
每一個轉換都有開始跟結束,新的一年,就先來講講這些開始跟結束的故事吧!
時間塊:其實不符合我的使用習慣
時間塊是一個很常常被推薦的軟體,在紀錄時間上,的確方便且快速,我自己也受惠良多,每半個小時的時間整理,讓自己能夠知道時間都放在哪邊。
中間因為閱讀了《
時間都到哪裡去了?》一書,我把時間的整理都重新分類使用,感覺以來更有系統。能夠用系統化的方式,去檢視自己時間花費的樣貌。
我覺得在使用的直覺性上,時間塊真的是目前最好的軟體,可以快速的紀錄時間,也快速地看到沒有被記錄到的時間。
但,我卻沒有好好地使用它,經過評估,有幾個原因:
- 沒有電腦使用的版本,不支援 Mac/Web;
- 完全手動的同步方式:需要在 iPhone/iPad 同步的話,需要在一邊先備份然後在另外一台設備下載;
- 多階層時間紀錄,操作上失去了直觀跟快速的優點。
此外,我並沒有很常使用報表的功能。我習慣透過電腦看報表,在手機看報表對我來說螢幕很侷限,但如過要能夠在 iPad 上看的話,又要手動同步一次,不管怎樣對我來說都其實不方便。
我會發現這一點的原因是,是因為我發現,我越來越少紀錄時間了!
等於,軟體並沒有帶給我興奮感,漸漸的其實原本設定想要的使用方向,沒有辦法透過時間塊完成。
Clockify:免費又強大的時間組織系統
既然是用龐大的系統,我想到以前使用過一陣子的 Clockify,當年其實只是為了紀錄時間找過了 ATracker,也用過 Clockify,最後因為還沒有設定時間管理系統的概念,所以就一路紀錄,然後一次次的經歷失敗。
這次重新使用 Clockify,帶著雄心壯志,從系統設定開始,設定了三層的時間分類,然後開始依照分類使用。
Clockify 配合時間淨化系統使用的組織分類圖
同時,我也在參考配合「番茄時鐘(Pomodoro)」方式來執行專注的工作。Clockify 我使用了一陣子,發現有一些特點:
- 針對個人使用完全免費,且能夠建構完整的組織;
- 電腦版 App 支援番茄時鐘;
- 詳細的報表,電腦可直接觀看。
不過後來我還是發現一樣的情況,就是我越來越少使用來紀錄時間。裡面有幾個因素,主要是無法跟自己的
使用場景結合得很好。
漸漸地,我又開始尋找一些其他的替代方案,也嘗試重新使用過去使用過的小番茄、ATracker 來試用在新的時間管理概念。但用起來都不太順手,也沒有辦法解決痛點。
timetrack.io:介面與功能上吸引了我
一樣來回顧自己的使用場景,跟過去使用時間塊、Clockify 的痛點,發現透過 timetrack.io 是能夠解決的。
作者在創作 aTimeLogger 的時候,就已經在時間管理的軟體上面非常的知名,後續再新增軟體的時候,更加入了
許多功能,也是因為這些加入的功能,讓我轉換了過來。
因為它同時支援了三個我平常使用的平台—iOS/iPadOS/MacOS—同時,能夠透過 iCloud 自動同步,同時也結合了番茄時鐘在每一個追蹤的項目之中。
雖然有一些時間我還是遺忘紀錄,但至少使用起來,「想用感」一直都有存在,也不會因為要回頭紀錄時間,感覺到自己很受挫,多少是因為他對於紀錄時間的操作流程,有許多適合我的地方。
這幾天使用下來,漸漸的開始研究出自己的心法,之後再陸續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