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生長在台北中和,婚後移居台中,最後落腳宜蘭。在中和的時候,家中吃食沒有那麼時令的感受,頂多跟著幾個重大節慶,外婆父親會準備應景的食物,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清明吃冷餃子、過年的全雞一品鍋等等;我想,是因為台灣的物產跟外婆父親老家不同,所以準備不上,另外對他們來說,時節的變化,帶來最多的是鄉愁,也並非是值得慶祝的事,所以,我們餐桌上,最常出現的就是高麗菜跟大白菜,以及各種河魚與牛肉料理,變換不大,一年四季皆如此。
婚後在台中,一個月一次的婆家聚餐,倒是有了較明顯的時令變化,以往在夏天,我很少吃食瓜類,但婆家每到夏天,大黃瓜絲瓜蒲仔瓜常出現在餐桌上,尤其一道蒲仔瓜簽炒豆皮,最是讓我驚豔,婆婆把蒲仔瓜刨成細絲,新鮮豆皮也切成教細的條狀,蝦米用油爆炒後,先放入蒲仔瓜簽,翻炒至水分出現,撫慰了原本被熱油燙的吱吱叫的蝦米後,再投入豆皮絲,用小瓢灑落些鹽粒跟少許味精,拌個幾下即可起鍋。
這道菜絕妙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