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只是他們表面上看起來的樣子,
但這事通常只有真愛他們的人才會知道。
走進法鼓山祈願觀音殿,我以為我會哭。
但心卻平靜得我好像沒把它帶出來似的。
午後依然陽光燦爛,因疫情緣故,法鼓山只開放到四點且取消接駁專車,於是從停車場慢慢步行上去。美麗的白鷺鷥、清香的野薑花、白雲多了些的藍天,沿路就是這樣。
「祈願觀音殿」的祈願觀音採唐式風格,頭部微傾,垂目微笑,左手倒瀉淨瓶,右腳著地,坐於池中海島之上。我雙手合掌,想著我竟然沒有哭,是祢把我的心安好了嗎?然後腦海中冒出一個想法,觀音會說「把心拿來我幫妳安,但妳的心在哪?」,於是我沒有祈願甚麼也沒求籤,拜了三拜後靜靜地走出觀音殿。
在殿外看看一片萬里的風景,再走到大殿禮拜殿上的三尊大佛,再走往禮拜開山觀音(法鼓山最早的一尊觀音像)。其他地方也因疫情不開放,時間也慢慢接近四點,慢慢移動離開的腳步;這是我第一次到法鼓山,清幽感是整體的印象,寧靜隨心是當下的感受。
一年多以來的那些,雖認為已放下了執念,但胸口不斷提醒的焦慮感,從沒停止過,但已在可控的範圍內,因為這是心跟潛意識的戰爭;朋友說「焦慮,是妳的靈魂在哭」,很想問問,我還能做甚麼去安撫妳的哭泣。
籐井樹的《夏日之詩》,有一段靈魂缺口:
靈魂就像一塊蛋糕,四四方方的。
你愛過一個人,你就會分出一部分的靈魂給他,像是蛋糕剝出了一小片。
他如果也愛你,那麼他就會分出一部分的靈魂給你,像是給你一小片蛋糕。
這一來一往之間,那一片蛋糕的施與受,總是會讓你的靈魂恢復原狀。
如果你愛上的人並不愛你,那麼你的靈魂就會出現缺口,
因為已經給出去的靈魂,永遠要不回來了。
也許靈魂就真的如此脆弱,付出的往往不求回報,心甘情願的付出,傻傻的為了喜歡的人、愛的人。如果對方感受不到這靈魂的擁抱,這付出的心,不管是對的人、錯的人,都永遠只是個缺口。
人一生,經歷過的慢慢走成了一道弧線,一個有缺口的圓,當我看著月亮,月光撒落一地銀粉,有時是下弦月,一彎月如鈎,泛著沈穩的光芒,有時總可以穿越厚厚的雲層,隱約看到下緣拉出一條弧線,把下弦月圓了,依稀還是一輪明月。
有多少的年代,留下多少未竟之事,都是帶著遺憾的圓,到甚麼樣的年紀,人生大多已有定數,大概只差拍板蓋棺論定吧,有時總有一種往者已矣,來者不可追的失落,想著想著,很快就會滑進回憶裡,腦海像跑馬燈似的翻出那些曾經,最揪心莫過於「夢想」與「戀情」。
如果眼睛看到的只有缺口,心裡想的也只有缺口,看不到已經擁有的弧線跟那一輪明月,若硬是要圓了甚麼,可能只是捕捉到虛幻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