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同為世界的弱小民族」聖雄甘地,如何作為1920 年代臺灣的世界想像座標?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作者:陳偉智
本文節選觀臺灣第51期:起造新世界,由「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編撰,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現正熱銷中!
被殖民的民族並不孤立。儘管殖民主義盡其所能設下阻礙,但其邊境仍開放於各種新觀念,同時也呼應於外面世界的各種變動。          
                —法農(Frantz Fanon)
日治時期使用漢字臺語表音來音譯外國人名和地名,將甘地譯為「顏智」(Gân-tì),為方便讀者閱讀,本文除史料引用外皆用甘地。

治警事件與聖雄甘地

1920 年代臺灣的文化與社會運動,受到同時代的各種思潮及他國重大事件的啟發與影響,也在這種同時代的時間感下,參與了世界。臺灣在 1920 年代開始的各種思潮與運動,在新的時間―空間概念下,重新認識世界與歷史,這些思潮與運動從來不只是臺灣的地方事件而已,而是具有自覺的,高度意識到同時代世界各地狀況的世界史事件。
1923 年 12 月 16 日,臺灣總督府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的結社禁止命令,全島性的逮捕、檢舉參與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的成員。此次治警事件,雖然在求刑上是輕刑,但很明顯的是臺灣總督府試圖透過法律手段阻止臺灣人政治活動的發展。當然,事件並沒有摧毀臺灣人的反抗,反而更加深化了反殖民運動。
在治警事件的法庭控辯攻防過程中,發生了一段插曲。臺北地方法院檢察官長三好一八在 1924 年 8 月 1 日,一審進行的第四日,在法庭上提出的控訴狀中,提出了與此一結社禁止違反案件毫無關連的政治陳述:
印度英國的治下,150 年始有付與自治權,臺灣於日本領臺後不過 25 年,即得自治權。但是印度能夠受得自治權有相當的理由。大戰當時印度對英國非常盡忠誠,致於 1919 年 12 月,始得設立中央議會州議會,被告中多有崇拜印度的顏智,現臺北港町文化協會的讀報社,有揭顏智的寫真。而顏智是親英主義的人,南阿弗利加戰爭的時候,有受勳章。他反抗英國,別有相當的理由。被告等不學其善處,獨效其惡處,是真不解顏智的為人,必先有相當的誠意向本國盡力,若不見容然後可似顏智的憤怒。現在臺灣可稱如顏智的人物,只有辜顯榮一人可以當的。
三好一八檢察官長,以臺灣人景仰的印度聖哲甘地為例,希望臺灣人能「學其善處」。而這裡的「善處」,指的是甘地在南非波爾戰爭、祖魯戰爭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組織印度救護隊等戰爭動員活動,支援英國。據此,三好一八稱臺灣人所崇拜的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甘地為「親英主義」者。並指稱若以「相當的誠意向本國盡力」的表現來看,臺灣「可以稱如顏智的人物,只有辜顯榮一人可以當的。」其中三好一八提到的辜顯榮(1866-1937),是在 1895 年協助日本接收臺北城有功的人物,並因此獲得日本政府贈勳,在日本統治下成為士紳,還接受不少總督府給予的專賣特權,是當時協力者的代表。1923 年並在總督府的授意下,與其他協力者士紳組織了公益會,用以抗衡臺灣文化協會,公開指摘議會請願運動並非臺灣人全體的意願。
臺灣地方法院檢察官長三好一八在《臺灣日日新報》創立 30 週年大會發表演說。他在演講中指出「文化」作為近來社會運動的標語,然而究竟現今社會文化發展如何?值得注意。此外他也指出社會主義為社會思想惡化的根源,其內容雖然標榜謀求人類福祉,2卻教唆世界各國的勞工農民眾和弱小民族,掀起血腥動亂。

協力者或反抗者

三好一八檢察官並非不清楚甘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領導的印度反抗運動(即在控詞中所謂的臺灣人「效其惡處」)的主張,但是卻將英國統治下殖民地的政治權利的獲得,視為加上了時間的因素(統治 150 年之後)以及對母國協力後的政治交換的結果。印度的例子,在日本殖民者眼中,反而變成了論述臺灣的「要求權利的民眾運動」,在「民情」尚未成熟的時間落差的設定中,還未具備資格的參照。
甘地在殖民者眼中,變成了一個親英主義的殖民協力者,並且被比附為日本殖民地當局所培養的臺灣協力者辜顯榮。這樣的類比,在審判的進行中,立即遭遇到辯護律師與被告的反駁,除了在法庭中表示反對之外,也成為在法庭外臺灣人諷刺殖民者與協力者的題材。例如《臺灣民報》立即以「最近我們臺灣也出了一個顏智,但是印度的真顏智,乃是自由神,臺灣的假顏智,卻是太平犬」加以諷刺。同時民間輿論也有「辜顯榮比顏智/蕃薯簽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呈現醜陋與崇高對比的熟語流傳。
環繞在三好一八檢察官長的控詞中提出的「印度甘地=協力者=臺灣辜顯榮」成為治警事件中的一個語言行動的插曲。這一個語言行動,表面上看起來與原先的起訴目的違反結社禁止令無關,更不單單只是殖民者對「甘地」事蹟與形象擇其所好的挪用而已,其目的在於更進一步地爭奪已經在臺灣反殖民運動的政治論述中,作為反抗者形象而被尊崇的「甘地」此一符號,在殖民地的論述空間中的表述意義。換言之,「甘地」變成了日本人與臺灣人互相競爭其所代表意義的場所。殖民者希望在「印度甘地=反殖民運動」的臺灣人反抗政治論述中,以「印度甘地=協力者=臺灣辜顯榮」這種透過直喻的語言效果發揮轉喻功能的語言行動,試圖在論述中透過符號意義的否定對抗性置換,推翻臺灣人反殖民運動的論理。

「弱小民族」的自覺

此外,這個插曲之所以成立,是建立在臺灣人反殖民運動自1920年代初期以來,透過對其他同屬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弱小民族」的關注,而形成的同屬世界弱小民族的自我認同,與同命運的位置的歷史自覺,「甘地」正是呈現這種弱小民族的世界史位置的自覺的參照座標之一。
類似的人物或是弱小民族的符號,在當時臺灣人的政治與社會論述中,常見的如孫中山、列寧(Le-Leng=Lenin,禮寧)、凱末爾(Kemal,ケマル)等人物,或是土耳其、波斯、愛爾蘭(Ai-Lan=Ireland,愛蘭)、菲律賓、朝鮮、中國等地方或民族。
臺灣的反殖民運動中,一個認同自己與同樣命運的弱者的「弱小民族」論,就在這樣的歷史情境中登場。
臺灣人反殖民運動在 1920 年代展開的社會政治運動中,從聯合戰線到分裂成左右派,進一步形成各自有不同解放構想的政治社會運動團體,從要求地方自治,到無政府主義運動乃至組織臺灣共產黨等,在短短的十年內百花齊放。運動團體雖因種種因素而分化,運動所要求的目的也未必完成,但這些跨越左右光譜的結社與運動,可說都是臺灣人在當時追求一個更好的未來的摸索與嘗試,更也是立基於世界的「弱小民族」的自覺、訴求同時間的政治的不同表現形式。不論其達成是在帝國範疇之內要求平等的公民權的改革(如設立臺灣議會、民眾黨或地方自治運動);或是試圖達成空間上在目前帝國政治經濟體系之外,與時間上在當下時間點之後的獨立與解放(如無政府主義與臺灣共產黨)。
1920 年代的臺灣人反殖民運動不單只是臺灣的地方事件,而是具有世界史意義,作為全球「弱小民族」一份子的解放運動。除了治警事件中的「甘地」插曲外,當時在《臺灣青年》刊物上也有用英語寫下「As Japan is the England of the Far East, so is Formosa the Ireland of the Far East.」(KC生,1923年)的宣言,直指若日本是東方的英國,則臺灣是東方的愛爾蘭,表現了在諸帝國與各殖民地換喻比較中自覺的臺灣位置的世界想像。更重要的是,在當時展開的社會與政治論述中,頻繁地將臺灣的現狀與世界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諸「弱小民族」情況互相參照比較的同時代性。

臺灣的未來想像

在 100 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衝擊與戰後秩序的重建中,從臺灣議會請願運動與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開始,開啟了當時臺灣人作為「弱小民族」一系列不斷地追求新的時間與新的世界的改造構想與嘗試。100年之後的今天,臺灣早已不在帝國的統治體制之下,雖也從「弱小民族」逐漸變成一個民主國家,但仍存在於戰後長期的東西冷戰對峙的前沿地帶,甚至位處於諸帝國的夾縫中,更有全球資本主義,以及持續擴散的全球疫情的衝擊。
當代的我們,似乎又面臨了舊的世界已成廢墟、未來的世界樣貌仍未明朗的狀態。而這似乎也應驗了百年前臺灣文化協會對於世界改造的歷史性預示:「世界上百般的制度,都是進化上的過程……(中略)個人、國家、社會都是很不完全不固定的東西。那麼今日想的很合理的事情,明日或者就不合理了」。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未來與新世界的想像是什麼呢?百年前曾經有過的作為弱小民族的臺灣的思想與行動的實踐,對當代的臺灣以及之後的未來,或許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吧。
本文根據作者先前研究改寫,見陳偉智,〈台湾における「顏智」:一九二○年代台湾反植民運動における国際主義の契機〉,《中国 21》36(2012),頁:209-226。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 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故事ê文協百年檔案夾 📁 去年疫情爆發以後,我們才發現,小小的臺灣也能和世界共存共榮,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和百年前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的初衷不謀而合。這個月,故事將帶你一起認識那個熱血澎湃,啟蒙臺灣人的 1920 年代。

適逢臺灣文化協會百年,我們將視角拉回1920年代:一戰終結,各地革命與自由獨立思潮卻更加洶湧的特殊時刻。當時的臺灣人看著世界的變化,躍躍欲試的想改變這片土地,也與世界上的弱小民族的有所共感。本期「起造新世界」回顧第一代臺灣文化人的使命,以及1920年代的世界局勢,與踏行在世界思潮沃土之上的前輩並進。迎向下一個百年的臺灣人,或能得到實踐的勇氣與熱情,再度脫胎換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次小旅行的主題是 1921 年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這個組織曾經試圖用各種文化運動,對抗殖民統治與傳統社會結構。讓我們從反抗的起點——「臺灣文化協會臺南本部」出發,走過文協成員集會、生活的地方,試著想像 1920 年代的情景,以當時執政者的權力中心「臺南州廳」作為行走的終點。
正因為災害看似遙不可及,才往往讓我們措手不及。台北村落之聲來到的文山區明興里,一個位於興隆山旁,有著順向坡土石流風險以及狹窄巷弄的山坡地社區。在與明興里里長鄢健民的訪談中,鄢健民分享了以防災作為社區核心關懷的實戰心法,以及結合著日常生活的減災策略,並在居民的共同參與下,建構出屬於在地的山城韌性。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臺灣社會必須面對的現實是:未來還會有更多因強降雨造成的淹水事件發生。當不淹水的目標已經不切實際,社會就不能持續將所有淹水情事都視為「不正常」。在氣候變遷的年代,水患治理需要典範轉移,不能再強調防洪排水,而該追求「承洪韌性」。唯有將淹水視為不可避免的一環,我們才能真正開展提升「耐淹力」的工作。
回想看看,專家與政府大興土木打造各種防災建設,然而災害持續發生。當然,這並非意味著專業防災知識與技術是全然無用的,也並不代表那些斥資千億的防災設施是無效的,更根本的問題在於:我們對於災害的認識,已然無法跟上災害發生的頻率了。當旱與澇的改變只在一日之間,意味著災害的發生已然成為一種日常。
你從未如此著迷地看待這座城市的來來往往,著迷到願意將手機裡的萬千世界放下;你也從未如此仔細地留意路途中的事事物物,但現在的你卻在走路時處處放眼,將街上觸目的景物不斷重新排列組合想像發現再詮釋。一往而深,自從你我開啟了路上觀察的眼界,觀察路上成為我們的日常。
本次小旅行的主題是 1921 年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這個組織曾經試圖用各種文化運動,對抗殖民統治與傳統社會結構。讓我們從反抗的起點——「臺灣文化協會臺南本部」出發,走過文協成員集會、生活的地方,試著想像 1920 年代的情景,以當時執政者的權力中心「臺南州廳」作為行走的終點。
正因為災害看似遙不可及,才往往讓我們措手不及。台北村落之聲來到的文山區明興里,一個位於興隆山旁,有著順向坡土石流風險以及狹窄巷弄的山坡地社區。在與明興里里長鄢健民的訪談中,鄢健民分享了以防災作為社區核心關懷的實戰心法,以及結合著日常生活的減災策略,並在居民的共同參與下,建構出屬於在地的山城韌性。
311東日本大震災十年過去了。對於災後重建的情況,日本的東北復興究竟已履及何處?從硬體的防災設施打造,到災後的心理支持,東北三縣的災後復興又有些哪些未竟之處?讓我們暫時撇開那些紛擾,直面地看待東北復興之路上,那些已解的課題與待解的難題。
臺灣社會必須面對的現實是:未來還會有更多因強降雨造成的淹水事件發生。當不淹水的目標已經不切實際,社會就不能持續將所有淹水情事都視為「不正常」。在氣候變遷的年代,水患治理需要典範轉移,不能再強調防洪排水,而該追求「承洪韌性」。唯有將淹水視為不可避免的一環,我們才能真正開展提升「耐淹力」的工作。
回想看看,專家與政府大興土木打造各種防災建設,然而災害持續發生。當然,這並非意味著專業防災知識與技術是全然無用的,也並不代表那些斥資千億的防災設施是無效的,更根本的問題在於:我們對於災害的認識,已然無法跟上災害發生的頻率了。當旱與澇的改變只在一日之間,意味著災害的發生已然成為一種日常。
你從未如此著迷地看待這座城市的來來往往,著迷到願意將手機裡的萬千世界放下;你也從未如此仔細地留意路途中的事事物物,但現在的你卻在走路時處處放眼,將街上觸目的景物不斷重新排列組合想像發現再詮釋。一往而深,自從你我開啟了路上觀察的眼界,觀察路上成為我們的日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一如繼往的走進自己愛吃的餐廳,滑著手機,手機通知響起,畫面通知你的帳戶有資金入款,心中不免竊喜是這個月的薪水入帳了。下一秒你望著餐廳菜單上的價格,不免開始感慨,幾年前在同樣的地方用餐,價格卻愈來愈貴了,此時你跟朋友同時嘆息通貨膨脹的可怕。 什麼是通貨膨脹?
世界開始為川普第二任總統的後果做好準備。 包括關稅、可能放棄烏克蘭和台灣、與其他盟友的交易方式、與敵人的激進以物易物貿易以及全球規則的進一步衰退。
Thumbnail
情歌?試過!慢歌?試過!然而魏浚笙想做到的,是要將自己的世界地圖繪得最繽紛、最豐富,乘着輕快的節奏,乘着黃偉文的囑咐,在寒風來襲之前,鼓動你跟着他一起出發。
Thumbnail
儘管已經過了 69 年,哥吉拉似乎從未被遺忘。就算對於這頭怪獸的誕生、經過和結局一無所知的觀眾,當這個字眼一出現,腦中依然會浮現出屬於哥吉拉的模糊概念。筆者作為本次影展之前僅看過最初和最新(註1)電影版本哥吉拉的觀眾,在曾經提出一些拙見後,十分有幸能藉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播放的八部作品,繼續談論這隻巨
對自閉症者而言,有時,我不禁在想。 自閉症者到底想要什麼?自閉症者的希望是什麼? 包括,照顧者的立場,到底如何做,才能見到自閉症者的〝願望〞? 所以,我才會推廣,應用行為分析。 我想,應用行為分析,不單單只有在於行為 找到原因很重要,所以,用允許的替代行為,進行協助自閉症者走出小世界。
Thumbnail
大家都忽略了,原住民在自己的祖傳土地上安居樂業,本來是理所當然,就算原住民不加入拯救地球的行列,或者加入了但無能為力,難道就不能保有傳統領域嗎?
Thumbnail
帶著精神分析的眼睛和耳朵(或其實與之無關)的我,總是敏感於內心對每一個當下的質疑。但多年以來,我發現最難去質疑的一種論述,就是成功人士的勵志金句、宣言或意見。這些金句與他們的成就綁定,是歷練的證據,一個不小心,就連理性代表的哲學家們也會泥足深陷,當然,常常
Thumbnail
首先感謝沂風室內合唱團的指揮心怡老師與助理指揮信宥在頻道中的分享,這是一支暖心的影片,也像是一部家庭紀錄片,令人有看著「紀錄片之前/之外的紀錄片」的驚喜。與其說是鏡頭在拍,不如說鏡頭在場,其實所有的畫面都是側拍,這些就是最真實的日常。 
Thumbnail
在80年代剛解嚴的台灣,一對遊走在友誼,愛慕之間的高中同窗,他們在青春的騷動與性啟蒙的渴望牽引下冒險,因為學妹的出現而讓曖昧關係產生變化......
Thumbnail
為什麼信念創造實相?為什麼同樣的世界每個人看見的樣貌不盡相同? 舉個例子,假設路上看到糞便上插著一朵玫瑰花,有人會注意到那坨糞便而對眼前的景象感到作嘔反胃,抱怨它又臭又礙眼;但也有人會注意到那朵玫瑰花,為它嬌豔欲滴的樣貌所著迷,並驚訝於即使插在糞便上依然不減其典雅之姿。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一如繼往的走進自己愛吃的餐廳,滑著手機,手機通知響起,畫面通知你的帳戶有資金入款,心中不免竊喜是這個月的薪水入帳了。下一秒你望著餐廳菜單上的價格,不免開始感慨,幾年前在同樣的地方用餐,價格卻愈來愈貴了,此時你跟朋友同時嘆息通貨膨脹的可怕。 什麼是通貨膨脹?
世界開始為川普第二任總統的後果做好準備。 包括關稅、可能放棄烏克蘭和台灣、與其他盟友的交易方式、與敵人的激進以物易物貿易以及全球規則的進一步衰退。
Thumbnail
情歌?試過!慢歌?試過!然而魏浚笙想做到的,是要將自己的世界地圖繪得最繽紛、最豐富,乘着輕快的節奏,乘着黃偉文的囑咐,在寒風來襲之前,鼓動你跟着他一起出發。
Thumbnail
儘管已經過了 69 年,哥吉拉似乎從未被遺忘。就算對於這頭怪獸的誕生、經過和結局一無所知的觀眾,當這個字眼一出現,腦中依然會浮現出屬於哥吉拉的模糊概念。筆者作為本次影展之前僅看過最初和最新(註1)電影版本哥吉拉的觀眾,在曾經提出一些拙見後,十分有幸能藉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播放的八部作品,繼續談論這隻巨
對自閉症者而言,有時,我不禁在想。 自閉症者到底想要什麼?自閉症者的希望是什麼? 包括,照顧者的立場,到底如何做,才能見到自閉症者的〝願望〞? 所以,我才會推廣,應用行為分析。 我想,應用行為分析,不單單只有在於行為 找到原因很重要,所以,用允許的替代行為,進行協助自閉症者走出小世界。
Thumbnail
大家都忽略了,原住民在自己的祖傳土地上安居樂業,本來是理所當然,就算原住民不加入拯救地球的行列,或者加入了但無能為力,難道就不能保有傳統領域嗎?
Thumbnail
帶著精神分析的眼睛和耳朵(或其實與之無關)的我,總是敏感於內心對每一個當下的質疑。但多年以來,我發現最難去質疑的一種論述,就是成功人士的勵志金句、宣言或意見。這些金句與他們的成就綁定,是歷練的證據,一個不小心,就連理性代表的哲學家們也會泥足深陷,當然,常常
Thumbnail
首先感謝沂風室內合唱團的指揮心怡老師與助理指揮信宥在頻道中的分享,這是一支暖心的影片,也像是一部家庭紀錄片,令人有看著「紀錄片之前/之外的紀錄片」的驚喜。與其說是鏡頭在拍,不如說鏡頭在場,其實所有的畫面都是側拍,這些就是最真實的日常。 
Thumbnail
在80年代剛解嚴的台灣,一對遊走在友誼,愛慕之間的高中同窗,他們在青春的騷動與性啟蒙的渴望牽引下冒險,因為學妹的出現而讓曖昧關係產生變化......
Thumbnail
為什麼信念創造實相?為什麼同樣的世界每個人看見的樣貌不盡相同? 舉個例子,假設路上看到糞便上插著一朵玫瑰花,有人會注意到那坨糞便而對眼前的景象感到作嘔反胃,抱怨它又臭又礙眼;但也有人會注意到那朵玫瑰花,為它嬌豔欲滴的樣貌所著迷,並驚訝於即使插在糞便上依然不減其典雅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