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後疫情時代」這個名詞,實際上我們仍深陷疫情的陰影中。就算不是傳染病學專家,以目前人們對防疫的疲憊程度、新冠肺炎的傳播速度和趨勢看來,群體免疫不過是幻想。我敢斷定近幾年可預見的未來,在世界各地自由來去的日子已是過去式,想恢復往日榮景可說是不切實際。
既然無法像以前一樣對看不慣、不舒服的處境說走就走,我們能做的就是動手改變周圍的環境。整理是個很好的開始。
閱讀本書的方法和讀小說、或其他工具書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不需要一口氣全部看完。每讀完一篇物品種類的整理方式不妨立刻動手試試看。以自己房間為起點,把整理這件事當成是身歷其境的電玩遊戲。麻理惠老師提供的整理方法即是破關的訣竅。整理,也許不再是苦差事。世界變小了。就算小到只剩下自己的房間、自己的家,我們仍然可以樂在其中。
雖然麻理惠老師叮嚀要一口氣、短時間內徹底丟掉沒有那麼心動的物品。這個「短時間」或許是一到三天內,對於有點年紀、對某些回憶難以割捨的人沒辦法那麼灑脫,說丟就丟的。不知道怎麼開始的話,就按照老師「按物品類別」的方式,一天一種的順序開始做起,至多一個禮拜就能整理好房間。從比較容易判斷該留該丟的衣服、書、文件、小東西、零錢整理,最後再回顧紀念品與照片。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可以發現真正在意、想留在身邊的有形物體、或是珍惜的情感、理想的生活究竟是什麼。
倒是有一點書裡沒有提到,自己發現的一件小事:整理和清潔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情。整理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少灰塵和散落的毛髮,盡量在整理(至少一個種類)告一段落後再做清潔會比較好。比方說擦拭抽屜裡的灰塵、掃地拖地等。讓隱藏、被覆蓋的地板、抽屜衣櫃空間「重見天日」後清掃,會更有效率得多。
整理完自己的房間後,生活目前倒還沒有翻天覆地的神奇變化。不過和以前比起來更喜歡待在自己房間,不會老是想著要逃離這個房間、這個家。一望所及的方寸之地,是這個世界上我最想待很久很久的地方。
身處目前這樣動盪的年代,整理是個把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讓內心平靜的一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