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本書不會費力,但我感到很吃力 《努力,但不費力》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讀這本書前,被這本書的標題強烈吸引。誰不想要用最輕鬆的方法做事呢?

但看完後卻發現:儘管標題很吸引人,真的照做卻不輕鬆。在「不費力」完成任務前,改變固有觀念和做法反而會比想像中來得更費力、更辛苦。而且不是一兩天,恐怕要經由反覆「刻意練習」才能辦到。

每個章節的開頭都有一則小故事印證作者的觀點。因為作者是成功人士,因此每個方法、每則故事看起來都很有說服力。然而對於想法和做法已「根深蒂固」和作者相左的平凡人(例如我),恐怕只覺得刺眼,認為就算照做也很難改變現狀。

像我想一樣想法傾向負面的人,把整本書看完恐怕會感覺更絕望。倒不如直接翻到結語前「輕鬆總結」的章節,明確列出「不費力的狀態、行動和成果」。針對自己認為有道理、可以試試看的幾個要點嘗試。如果有疑問,在翻閱相關章節的實例參考,或想想自己可以怎麼做。

「刻意練習」狀態

享受 接受工作和玩樂可以同時並進,或縮短得到獎勵的時間。

某些重要的事不像追劇、逛街、吃美食一樣輕鬆。相反的,過程枯燥、一成不變,而且還不是做了馬上就看得到效果。例如運動、準備證照考試等。與其想著把麻煩事做完再來放鬆,倒不如改成「一邊運動一邊欣賞大自然」(如果在都市裡不妨想像自己邊跑邊瀏覽櫥窗逛大街)、「一邊唸書一邊聽音樂」。

釋放 每次抱怨過後,一定要說些由衷感恩的話

我們經常說抱怨不好,盡量少抱怨。但事實是:抱怨太好用了,好用到不抱怨就想不到其他方法可以紓壓。

因此作者提出了一個解方:每次抱怨過後,一定要說些由衷感恩的話。

乍聽之下有夠「假掰」,根本違反人性。如果沒經歷過「費力的」「刻意練習」,行為模式就像以前一樣不會改變。以下是自我練習的經驗:

「居家辦公讓人無法專心」+「不用出門上班增加染疫風險真是謝天謝地」。

「快篩真難買」+「幸好目前身體健康,不需要用快篩證明自己真的生病」。

休息 小睡一下

我們通常對午睡、休息一下這個概念充滿罪惡感。老想著省下午睡30分鐘,或許可以多回一封電郵、報告多打一個段落,甚至寧可多花錢買杯咖啡提神也不肯闔眼。

該是時候改變對小睡一下的看法了。想法可以欺騙自己,但身體不會。如果已經感到疲累或難以集中精神,試著排除「這段時間可以多做什麼」的執念,給自己15-20分鐘就好,瞇一下,睡不著也沒關係。至少這點時間不會被浪費在瀏覽手機、打遊戲、或浪費錢多買一杯根本不喜歡喝的咖啡。

「刻意練習」行動

界定 完成是什麼樣子?做到後馬上停止

很多時候我們不斷拖延,不是因為不想做、懶惰,只是沒有想過「完成」一件事情的結果、以及自己或他人的回饋。簡單來說就是把目標具體化。比方說:

把「我要減肥」,想像成「當我看著鏡子的自己時,會看到清楚的腿部、背肌線條,還有渾圓翹臀,不再是鬆垮垮的贅肉。」

把「多讀幾本書」,「在我的電子書上,每週有一本的閱讀狀態顯示『已完成』。」

步調 設定上限(還有下限) 最少做到甲,最多做到乙

不可以因為昨天少做一些,今天就想把昨天的份一起補齊。每天的精神、注意力是有限的,而且還會因為各種因素拖慢進度,諸如身體狀況欠佳、工作很忙等等。另外每天還有很多需要完成的瑣碎小事(例如洗碗倒垃圾),不只有個人目標而已。

比方說,想要保持運動習慣,強迫每天都要上健身房令人感到壓力山大。不妨改成:

進度下限:每天一萬步,或健走30分鐘。

進度上限:深蹲、臀推10公斤各3組、每組8-12下。

如果覺得上下限太過極端,也可以自訂中間標準,平衡一下。

設定上限是要克制自己不要太快把精力耗盡;制定下限則是幫助自己在狀況不好的時候還可以朝著目標邁進。

推進 以低成本的方式面對失敗,小錯誤也不要緊,不要因此停下腳步

如果是準備考試,比方說語言檢定,這個方法就很推薦。

一般準備考試的順序是先讀參考書、做練習題、最後做考古題。然而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反過來做會比較有效率,儘管一開始的成績可能會慘不忍睹。

參加考試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取得高分。會不會、是不是真的懂等考過以後再說。快點答錯,才能快點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

順帶一題,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在一年內只會念日文五十音的程度考過二級檢定。

「刻意練習」成果

自動化 做一次就好

自動化的工作不見得都要套用高科技,也可以是檢查清單、自訂的SOP。

以這篇讀書心得為例,儘管篇幅看起來很長,其實重點只有三個:

閱讀前的想法、閱讀後的發現,以及現在開始,我打算怎麼做來運用書中傳授的知識與技巧。

不是什麼曠世巨作,至少是個幫助產出的好工具,不會不知道從何下筆。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瑣事,都可以列出屬於自己的檢查清單、工作流程,而不用總是依賴不可靠的記憶來處理事情。

信任 是需要協議(隱形合約)的

我一直以為:信任,是一種直覺、一種情緒。不過真正的信任,不過根據作者的觀點,信任的準備工作其實很花時間。下次不管在工作上領導團隊,或是家事分工,根據以下問題詢問團隊/家庭成員,或許能更快達到共識:

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成果?

如何評估進度、給予獎勵?

務必達到最低可行標準是什麼?

誰負責做什麼?

有哪些資源(人力、金錢、工具)可用?

預防 防患未然

不管是費力的還是輕鬆的達成工作的成就、累積的財富、健美的身形、舒適的人際關係等等,常問自己以下問題來保護這些努力的成果,盡可能降低風險,是提醒自己在順境中避免小失誤鑄下大錯的方法:

有什麼問題已經造成我的困擾?

為了應付這個問題,已經花掉多少時間或金錢?

要著手解決問題,幾分鐘內馬上就可以採取的行動是?

以一個平凡人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大量成功故事不過是心靈雞湯。專注在自己能不能做到書本的建議,才是這本書正確的使用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offee Tea & Me的沙龍
37會員
134內容數
專門勸退懷有空姐夢的沒良心阿姨練肖維的「飛翔公關室」 期許擔任各位貴賓、現役與未來空服互相了解的橋樑 每週一晚上更新一次
2022/11/12
本篇是新書《警察不拎GUN已抵達犯罪現場》推薦文。 看完警察不拎GUN的經歷,就像是看了上百張警察篇的You think I do。
Thumbnail
2022/11/12
本篇是新書《警察不拎GUN已抵達犯罪現場》推薦文。 看完警察不拎GUN的經歷,就像是看了上百張警察篇的You think I do。
Thumbnail
2022/10/29
早起不只是習慣養成,還是個好工具。和學習語言一樣,需要每天固定時間、反覆練習不間斷。並相信熟能生巧,明天會比今天做得更好。
Thumbnail
2022/10/29
早起不只是習慣養成,還是個好工具。和學習語言一樣,需要每天固定時間、反覆練習不間斷。並相信熟能生巧,明天會比今天做得更好。
Thumbnail
2022/10/12
我想吃美食也享瘦,怎麼那麼難!
Thumbnail
2022/10/12
我想吃美食也享瘦,怎麼那麼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必須做的很累很費力,換個角度思考、看清事物的本質。 1. 不費力的狀態:專注力 從"翻轉"認知開始去除錯誤假設,排除複雜的事物,找到完成這項成果最簡單的方法。 觀察自己的感受,把重要的事加上好玩的元素,"享受"努力的過程。 專注於自己擁有的事物並感恩,"釋放"怨念放下抱怨。 好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必須做的很累很費力,換個角度思考、看清事物的本質。 1. 不費力的狀態:專注力 從"翻轉"認知開始去除錯誤假設,排除複雜的事物,找到完成這項成果最簡單的方法。 觀察自己的感受,把重要的事加上好玩的元素,"享受"努力的過程。 專注於自己擁有的事物並感恩,"釋放"怨念放下抱怨。 好
Thumbnail
你是不是總覺得自己「過度用力」卻「意志力薄弱」呢? 本書教你如何不靠意志力,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Thumbnail
你是不是總覺得自己「過度用力」卻「意志力薄弱」呢? 本書教你如何不靠意志力,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Thumbnail
1.試著接受不完美,才可以順利跨出下一步,讓任務繼續往前。 2.試著將預計完成的目標減半,或是將完成的時程拉長,重點是持續去做並且完成的那個感覺(成就感),才可以不斷驅使自己前進。 3.不管準備開始做任何事,都要先問自己:這件事可以更容易嗎,有沒有更簡單的作法? 4.多多利用數據來記錄自己的目標,作
Thumbnail
1.試著接受不完美,才可以順利跨出下一步,讓任務繼續往前。 2.試著將預計完成的目標減半,或是將完成的時程拉長,重點是持續去做並且完成的那個感覺(成就感),才可以不斷驅使自己前進。 3.不管準備開始做任何事,都要先問自己:這件事可以更容易嗎,有沒有更簡單的作法? 4.多多利用數據來記錄自己的目標,作
Thumbnail
作者: Greg Mckeown 知覺負荷理論perceptual load theory,大腦塞太多東西,會讓你沒有心力做重要的事情,作者推薦以下做法:利用早上處理重要工作、每個時段不超過90分鐘、休息10~15分(類似番茄鐘) 把重要的事情和有樂趣的事情結合起來一起做,縮短行動與滿足感之間的時間
Thumbnail
作者: Greg Mckeown 知覺負荷理論perceptual load theory,大腦塞太多東西,會讓你沒有心力做重要的事情,作者推薦以下做法:利用早上處理重要工作、每個時段不超過90分鐘、休息10~15分(類似番茄鐘) 把重要的事情和有樂趣的事情結合起來一起做,縮短行動與滿足感之間的時間
Thumbnail
這時代每個人都很忙,但生活卻沒有因為忙碌而越來越好,若你往時間管理的方向去解決,你反而會讓事情越做越多,越做越沒效益。 最近有發現自己時間越用越不夠,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但工作上沒有因為做的事情變多而越來越進步,收入也沒有因此變好,反而身體狀況更差、身材走樣、睡眠不足、慾望越來越控制不住。 這期間有
Thumbnail
這時代每個人都很忙,但生活卻沒有因為忙碌而越來越好,若你往時間管理的方向去解決,你反而會讓事情越做越多,越做越沒效益。 最近有發現自己時間越用越不夠,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但工作上沒有因為做的事情變多而越來越進步,收入也沒有因此變好,反而身體狀況更差、身材走樣、睡眠不足、慾望越來越控制不住。 這期間有
Thumbnail
如果你覺得生活一成不變好厭倦,相信我,你該做的決定不是飲酒作樂,而是在你生活中隨機買一本書。 斜槓之風盛行,多元收入的思想讓每顆心靈躍躍欲試。不管是成長於資訊氾濫、新媒體崛起的新鮮人;或是擁有多年社會經驗,期盼將職場心聲結合自身背景以表達個人思想的有為青壯年,我們正處於跨時代交流互惠最巔峰的世紀。
Thumbnail
如果你覺得生活一成不變好厭倦,相信我,你該做的決定不是飲酒作樂,而是在你生活中隨機買一本書。 斜槓之風盛行,多元收入的思想讓每顆心靈躍躍欲試。不管是成長於資訊氾濫、新媒體崛起的新鮮人;或是擁有多年社會經驗,期盼將職場心聲結合自身背景以表達個人思想的有為青壯年,我們正處於跨時代交流互惠最巔峰的世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