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好比賽車,需要巧妙整合多項條件才能換來真正的成功。
哈佛商學院是孕育出許多成功知名商業人士的搖籃。自哈佛商學院的傳統以來,老師們會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堂課,收起了教科書與平日的嚴肅、專業,以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來鼓勵即將畢業、準備迎接人生下個階段的學生們。作者戴西.魏德蔓剛從哈佛企管碩士畢業時,正逢九一一事件,全球經濟衰退,社會氣氛低迷。她認為當時每個人,無論學歷高低、是否畢業於名校,任何人對於求職都是充滿了茫然與不安。此時她想起了哈佛商學院教授在最後一堂課所分享的精采「故事」,正是給予了她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裡,重新獲得力量與啟發。於是她便起心動念,整理15位哈佛商學院教授的人生故事與整理,集結成書。
教授們的教誨算是給予學生們畢業前的鼓勵與禮物。在翻閱本書以前,我原本以為這些故事會是偏向雞湯式的鼓舞,像是「做人要勤奮努力」、「吃苦當吃補」等類似的老生常談。但這一切都在我翻閱《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後被完全推翻了。我除了感受到自己的視野是如此淺薄,也被哈佛教授們人生經歷與說故事功力深深打動。
《記得你是誰》不只談職場與管理學,更蘊含人生哲理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雖然出版於18年前(2004年),但教授們提及的故事已超越了書本或教材上的知識,而是足以橫跨不同世代,都能受用的人生哲理與智慧。如今放到COVID-19疫情重創經濟,烏俄戰爭影響的時代來看,依然有許多話語很值得好好反芻、深思一番。以下節錄部分最有感觸的一些章節做分享。
在變動時代裡,要先認清的幾件事情
今日商場變化速度非常猛烈,世界也變得更加混亂與茫然。因而經常這一刻所做的決策,下一刻已不再適用,因此任何決策都必須保持修正的彈性。
在變動不安的時代裡,似乎沒有什麼能夠按計畫走。這時很多時候會感到更焦慮。不過,或許我們本該認清「變動」就是世間的常態。
雷波特教授以他就讀哈佛大學時的動物學期末測驗為例,當時的考題要求學生從蓋了布袋的兩條鳥腿和一小撮羽毛當中,推斷鳥的遷徙模式、日常食物等等。有學生認為這樣的測驗方式極為不合理,便氣憤頂撞監考官並離開現場,直接放棄考試。他藉此例子說明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依據少、雜訊多等手邊資訊有限的情況下做決定。因此我們也必須運用身邊少許資料做判斷、下結論。若是要改變現狀,則要對自己的智慧、能力、操守抱持信心。即便世間充滿了變動,也要鼓起勇氣循序漸進,忠於自己任愛的事物與個人的是非標準,而不要去理會身邊的噪音、受到他人的煽動。
在現代社會的風氣之下,我們對於成功的渴求也勝過以往。而「人紅要趁早」的觀念也不知何時植入我們心中。不過賴林教授說人生其實就像賽車,光靠一兩項個別因素,例如考高分的能力、很會整理資料等,無法讓你抵達終點線。而是需要整合多項條件才能換來真正的成功。他認為成功最重要的第一條件是化解挫折的能力,而提升受挫能力的關鍵就是保持活力與彈性。他觀察了二十世紀偉人名冊與哈佛商學院畢業後學生們的發展,有許多名人在大學成績其實並不起色,而每科成績都拿A的人往往在長途競賽中愈跑愈沒勁,反而被追趕過頭。因此在看待短時間的失敗時,要用前瞻性的眼光來看待。畢竟,人生一輩子一定會碰到挫折,如果你像個漂亮的瓷茶杯,一摔地上就破了,前面無論你衝刺的多快都功虧一簣;反之,要當個有彈性又耐用的塑膠杯,落地後彈一下就沒事了。
賴林教授認為成功的第二條件是好運,但他定義的好運跟多數人不同。他認為所謂的「好運」是指沒又遇到「噩運」,例如離開人行道沒有被卡車撞到。這也跟翟庫馬教授提到的概念相似,他向學生提問:你是否曾數算過,今天的自己,是多少的好運累積而來?他以登山時的瀕死經驗,領悟到生命及其脆弱,以及其實我們都是因為「好運」(沒有遭受到不幸)降臨而能度過今天。面對失意或失敗時,有時我們會認為自己少了什麼,或是因為倒楣才會如此;其實我們並沒有缺些什麼,我們也已經足夠幸運,才能夠幸運地活在世上,思考著失敗的原因等種種事情。這兩則故事更能讓人體認到活著,就足夠幸運,也總是有機會去做出任何改變。
在變動時代裡,不迷失自我的幾個法則
唯有拉大格局規劃整個生涯,認清只要站在宏觀角度,在冒險的決定也會顯得舉無足輕重,你才能承擔更多風險。
當我們認清了社會變動的速度之快,有時候可能會有種暈車、失去方向之感。龐大的資訊量只會令人更焦慮,甚至令人焦慮到忘了自己是誰。麥可羅教授是專門研究商業史學者,並認為:觀念引導政策,政策產生結果。因此,切實了解自己的觀念很重要,也就是要能掌握個人想法形成的原因和過程。他認為:你必須探究你的觀念來自何方、它們如何影響你對世事的看法、固守這些觀念的你可能會在那些地方出差錯。要做到這點還得回顧自己的過去,看看從前那些是非黑白的觀念是如何建立的。他表示自己對於美國政黨、政策的看法,皆受到家庭、校園的風氣所影響,不過時代會改變,那些固有的想法有可能也不合時宜。因此當你在未來做出任何決策前,其實都要先想想自己是如何下判斷。甩開這套黑白鏡頭看世界,反省自己的過去、想法從何而來,再仔細觀察和辨認黑白之間還有哪些色調,才能幫助自己做出高明的決策。
既然非黑即白的看法會陷入盲點。那麼「成功」的定義,是否也不限於一種?孔安教授在自己的父親意外辭世後,她藉此經歷整理了父親的舊照片,並回顧、了解父親的為人。在她攤開所有父親的照片,拼湊了更全面、完整的父親樣貌,也看到了她所敬愛父親的優點、缺陷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東西,而正是這些,使「父親」的樣貌更完整。孔安教授也提點其實我們都需要從更寬儣、完整、公正的角度去了解別人。雖然主流社會清楚定義了成功的樣貌,但長期使用二分法看待成功與許多事情,會讓我們痛恨不完美的事物,也會誤以為自己有辦法達成「完美」境界。事實上「完美」並不存在。她指出一個人的長處和短處是同時並存的,彷彿親密的鄰居。練習評量自己的長、短處,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要因為羞恥心作祟而覺得自己無能,也不以此卻步、不做出改變,認清成功定義並非只有一種,你便能保有完整的自我,在變動不安的世界前行。
不要因為擔心做錯決定而浪費大好時機,也不要因為得過且過而錯失改造世界的機會。別去理會身邊的噪音,拒絕接受別人的煽動。鼓起勇氣循序漸進,終於自己熱愛的事物,遵守個人的是非標準,思考自身和他人的處境,然後做件轟轟烈烈的大事。
關於保有自我,柯拉克教授分享了他年幼時父親與母親帶給他的啟發。柯拉克小時候去幼稚園時,他的母親每天都叮囑他:「你今天要出門當領袖的,可別讓人家牽著鼻子走,要記得你是誰。」對於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或許這樣的叮囑太多。不過當我們出社會,便更能感受到「保有自我」其實是多困難的一件事情。很多時候我們隨波逐流,只因為這樣比較舒適,卻忘卻了我們此生真正想做的事情、堅守的信念。柯拉克教授表示,未來的世界是動帶不安,充滿了危險和誘惑,其中又以商業界的變動最大,當我們身處多變的環境裡產生「我們可以相信誰?」、「誰可以讓我們產生信心?」的疑問時,他希望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我們自己」。只要當我們願意堅守最高標準的道德、榮譽和責任;不怕高瞻遠矚;對自己和別人懷有夢想、希望和信心。無論外在世界如何變化,我們心中都有個領袖,引領自己在多變的世界裡不迷失自我。
請相信你自己,放膽追求光明的前程,把握眼前的機會
人要高瞻遠矚,應當走出生活裡的山谷與陰影,進入一望無際的高原,然後沉浸在那兒的陽光裡,讓靈魂翱翔,讓風吹拂頭髮,讓內心充滿偉大的夢想,讓生命、生活和蛻變的熱情恣意奔放。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一書裡沒有雞湯,也沒有現在非黑即白的成功學或處世法則。看完15篇故事,可以感受到這些故事都融合了教授們的職場經驗、人生經歷所得出的體悟,而且這些體悟無論放在哪個年代,都十分受用。我想這些故事不只能夠鼓舞畢業生,也能鼓舞在職場打滾,還持續在人生路上奮鬥的人們。無論走到人生哪個階段,可能每突破一個關卡、每當轉換環境、每當遇到新的挑戰或局勢時,都會感到不安。此時,有個能讓自己不迷失的信念與信心,便能鼓舞我們面對接續的挑戰。對我來說,閱讀《記得你是誰》有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如果你覺得本次的介紹,對你有所幫助,那就是筆者最大的收穫!想看更多書籍內容或是買來收藏,可以先看更多
完整書籍介紹,或是從以下的連結購買、收藏,支持一下作者吧!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推薦從以下連結購買:
在社群上追蹤我,推薦你更多療癒人心的好故事
👉在FB、IG上搜尋:@heal.by.stories 或 用故事療癒生活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收藏、追蹤、分享此文,或是用拍手、小額贊助,給予我最實質的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