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課程研習的主題,多半為書本上尚無標準答案,或社會上尚未達到共識的大哉問?例如:是否該廢除死刑?(Should the death sentence be abolished?)安樂死是否該合法化?(Should euthanasia be legalized?)我們是否應該為歷史上的錯誤道歉及國賠?(Should we apologize for historical wrongs and compensate for those mistakes?)公共政策是否應立基於最多數人的幸福快樂?(Shoud the public polic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aximum happiness?)代理孕母是否有反悔原契約且有撫養懷胎十月孩子的權利?(Is the surrogate mother entitled to breach the original contract and have the right of raising the biological baby?)
這樣的大哉問,不斷挑戰現在世俗傳統價值觀,也促使我們深思熟慮,若為主政或判決者,該堅守何種核心價值(core values)?才能符合人本主義,及不泯滅人性的可貴處。
多年前,我在You Tube偶然看到哈佛知名學者Michael Sandel(邁可‧桑德爾,牛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非常受歡迎的實體教學課程剪輯影集(影片連結處在留言處)。看著母校知名教授用柏拉圖式問答辯教學方法,和大學部一大票學生,腦力激盪一些歐美著名案例判決時,讓我回想起不少在哈佛教育研究所時,一些知名教授令人景仰的學者風範。
為了讓自己更深入了解這十二集精彩哈佛課程的學理背景,我購買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正義:一場思辯之旅》原文書。
閱讀時,又回到那個熟悉的學術論辯過程。一個案例,由不同的學派探討其來龍去脈,來自不同社經或文化背景學子子們,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再和授課教授、助教或班上其他同學,激辯以交換想法。這種為「真理」激辯的精采片段,是我念研究所時最最懷念腦力激盪的好時光。
🌲當我在閱讀此本原文書,我採取以下步驟,讀通這本學術結合時事案例的好書籍。
🌲步驟一:思
在閱讀第三章節標題為Do we own ourselves?(我們是否對自己擁有所有權,) / Liberatarianism(自由主義)時(見附圖一),
我先反問自己作者,為何在此章節最後處,引用兩個發生在美國(2007年Assisted suicide安樂死)及德國(2001年Consensual cannibalism)的真實案例?
🌲步驟二:學
然後我閱讀附圖二,作者詳列liberatarian(自由主義者)強烈反對的三大立法緣由及其主張。
理由一:No Paternalism.(反對家長式領導。)
理由二:No Morals Legislation.(反對道德性立法。)
理由三:No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or Wealth.(反對所得或財富的重分配。)
🌲步驟三:辯
接著我反問自己,為何在美國安樂死合法化是各州自行立法(在美國死刑廢除或執行也是因州而異)?為何荷蘭及比利時是全世界最早合法化安樂死的國家?前體育資深主播傅達仁,癌末時赴瑞士屢行自己想安樂死的人權,這是病重者共同心聲嗎?若並重者無意識時,家人能替並重者要求履行安樂死的人權嗎?
🌲步驟四:答
接著我詳細閱讀附圖三,作者用言簡易賅精準文字,描述這兩個曾上歐美頭條新聞的案例及判決,順便寫下閱讀筆記。我習慣將醫學或法律專業單字,騰寫在英文生字卡片上,提煉自己中英文表達無暢的內功(多年來,我早已習慣用關鍵字,串聯專業跨領域學習)。
🌲步驟五:通
在課堂上當和我學生討論英文學術論說文及說明文寫作技巧時,先問學生我們是否擁有安樂死的人權?如果真是如此,再反問學生為何安樂死合法化,非全世界的立法趨勢(潛在問題為何)?若有些人只是單純不想活下去,選擇自願性安樂死,為何此舉無合法性?
總結:重複閱讀這本好書,讓我不斷摸索出自己的核心價值。重複閱讀這本書不同學派論點時,我能感受到不苟隨世俗價值感活著的自由及舒暢。讀好書,增廣見野,且能獨立思考判斷人云亦云(不)合理(邏輯)推演。腦袋想清楚,凡事就能見招拆招逍遙遊。
🍀圖片出處:Sandel, Michael.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England: PenguinBooks, 2010.
🍀You Tube影片連結處(在下方留言處)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共12講)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y2dsPrWejQzb4ocmFDoO9QRA7mntb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