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介紹當代異教 (Heathenism) 出現的背景,包含它的初期特徵與個人觀點;文末提及當代有許多正式成立的異教組織,這一篇會介紹其中我比較認識的 4 個,不見得最知名,又或者涉及最多元面向的異教思想,但至少不會是偏右翼傾向的種族主義團體(目前為止)。
「異教」是以泛古日耳曼人的信仰為基礎的一種重建主義宗教信仰,「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 意思是透過謹慎調研文獻與文物來試圖還原其信仰本然風貌而非自立門戶,並將它們帶回現代生活中具體實踐;後者更為關鍵,不然僅止於考古人類學者的工作範圍罷了。
「泛古日耳曼人」指基督教化以前的所有異教信仰者,因此隨地方與生活環境有所不同,成員族群包括但不限於:古斯堪地那維亞人、盎格魯薩克遜人 (Anglo-Saxons)、佛里斯蘭人 (Frisians)、古羅馬時代萊茵河部落聯邦等。
「異教」通常採納下宗教觀點:泛靈論或多神教、相信特定超自然實體或精神性存有與輪迴觀念、重視個人榮譽、誠信與社群的福祉與職責等;說了好像沒說一樣,但細節「異教」之間會有不同的比重與對象、概念適用上的差異。
當代幾乎所有神祕學實踐都難免有威卡牽涉其中,因為它是最具影響力地將各路巫術愛好者或神秘主義者集結起來的團體之一。然而,這種試圖統包所有地方傳統的做法使得它經常忽略掉必要的學術研究。
以異教節日來說,威卡設有「年輪」(Wheel of the Year),使用現代曆法安排異教節日與節氣時節;四季分明的歐陸地區或許適用,然而,北歐傳統上僅區分冬夏兩季,且採用特殊月亮曆法,因而實際上與古日耳曼異教脫鉤。
所以,嚴格來說我不認為威卡在古日耳曼異教信仰中具權威性;這裡舉出來是由於論及異教 (Paganism),可能部分讀者會聯想到它。
字面上的意思是「阿薩特魯協會」(Fellowship of Ásatrú)。「Ásatrú」意思是「對『阿薩』(Ása) 的信仰」;「阿薩」即中文書常見的「阿薩神族」,通常刻畫為「奧丁 (Óðinn) 統領的神族一系」。於 1972 年夏初建立於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隔年獲得冰島官方認可;領導者稱為「全民之首」(Allsherjargoði)。
「全民之首」之職是沿襲一千多年前冰島自由邦 (þjóðveldið) 設立的行政長官(這裡譯為「首長」,不太精準,僅供參考)。關於冰島自由邦的來歷交代不完,這裡簡單理解為維京時代 (Viking Age) 一群離開原生地的自由民定居在冰島,共組國民議會(不同於當代意義),因而冰島聯邦不向任何君王稱臣。
「goði」的職責是宣講法律與審議政策,該職務在冰島自由邦鼎盛時期多達三十幾位,「全民之首」相當於議會主席。
回到冰島的阿薩特魯協會。截至 2023 年 2 月份的統計,信眾超過 5800 人佔冰島總人口數的 1.5%;國內最大非基督宗教的宗教組織。設有 5 名神職人員,教團可舉辦具備法律約束力的相關儀式。
協會成立於 1994 年,原名「瑞典阿薩特魯協會」(Sveriges Asatrosamfund),2010 年春季更名。協會名言目的不在重現千年前的信仰,而是將古老習俗發展為可融入當代社會的精神文化。透過舉行儀式、出版物,號召對自然靈性感興趣的人們相聚。強調民主制度,每年舉行一次理事會,截至 2021 年有超過 600 名成員。
「古習」(forn siðr) 由兩個古北歐語 (Old Norse) 單字組成:「forn」指古老、舊;「siðr」指習慣、風俗、品行、道德或宗教等。
詞彙來自 13 世紀冰島詩人斯諾里 (Snorri Sturluson) 撰寫的《世界之圓》(Heimskringla),文中用以(帶貶意地)指涉未接受基督教化的異教徒;原始意義可能接近中文的「食古不化」。當代異教組織已經不再以貶意理解,單純就字面上涵意。
1983 年成立於挪威,最初叫「彩虹橋」(Bifrost),據說理念來自北歐神話:「彩虹橋是人界與神界的橋樑」。1996 年獲得挪威政府官方認可,1998 年才更名為目前這個名稱,也是在這個時候內部基於理念不同產生分裂,部分成員另組「挪威古習」(Forn Sed Norge)。
團體早期成員熱衷於神祕主義,目前轉向致力於將宗教實踐與學術研究結合,涉略多方面的古北歐文化再造,包括維京船重建計畫、以古北歐詩歌與重現古斯堪地那維亞樂器相關之音樂創作。截至 2022 年有 457 名成員。
當代異教團體不脫兩個詞彙:「Asatru-」或「Forn Siðr-」,有興趣殼蟻再搜尋;最後,給大家一段 2010 年媒體採訪時任「全民之首」的談話:
一神教對群眾而言是一種真理,而多神教對個人而言是多重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