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北海道旅行完全沒有什麼雄心壯志,沒有一定要去哪裡,只有說書人想吃的北海道帝王蟹。
可能也是因為佛系的旅行設定,這次旅程並沒有什麼高潮,甚至,說書人有點悶悶的感覺。
我一直關心她是不是不開心,詢問次數高到我都有點厭煩自己。
她也一直回答:「沒有。」但再追問下去,好像還是有點什麼。她會說:「一直待在城市裏面,好像沒有做什麼。」或者「工作的事情讓我壓力有點大。」
本來為了讓她開心一些,打算去洞爺湖住兩晚,但在規劃移動的路線,她也懶了,說:「我沒有一定要去。那你有想去嗎?」
我回:「如果可以給我選擇,我當然是不想移動啊。」
於是,又不去了洞爺湖了。
對於觀光客去的景點,似乎沒了想去的衝動。如果只是在景點停留 15 分鐘拍拍照,那麼,對我來說吸引力並不大。
如果只是為了移動而去另一個城市(如旭川),那麼,現在身處的札幌,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陌生而可以繼續探索的城市。
或許是人老了,想要的只是慢慢行動、慢慢生活。在一個完全聽不懂語言的城市,感受每日重新開始的生活。
§
我喜歡旅行的原因,是彷彿過去遺落在啟程的地方,而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有了全新的開始。
過去的煩惱、糾結以至於人事物,好像都從肩頭滑落,不再有絕對的重要性。
距離拉遠了,就有了呼吸的空間。
所以,平時如果感到壓力,我會去走走、做別的事,在現實的空間中移動一段距離,彷彿內在的視角也跟著移動、轉變了。
§
Sherry's Note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Sherry 在影片中說道,INFJ 類型的人,主導功能是內向直覺,這類的人比較無法活在當下,而有些類型的人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困難,反而是很自然的可以專注在當下。
從這次旅行的前置計畫中,我意識到「計畫未來」很容易讓我陷入焦慮的內耗,有了計畫 A 之後,會繼續想到 B、C.....。同時,有了計畫後,心並沒有覺得篤定或安全,彷彿因為既定的計畫而變得僵硬,希望事情照我想的走。
期望總是會帶來更多的壓力。
§
所以,或許是因為期望說書人會因旅行開心,當發現她並沒有那麼開心時,才覺得焦慮,努力想讓她開心,讓自己不開心了。
學習如何放手,是我的課題。
在北海道現代美術館,認識了清水敦的銅版畫,顏色非常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