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帶去公園的腳踏車,別的小孩可以自己跑來騎嗎?
× 以前的我:喂~沒禮貌~
○在德國的我:好啦隨便,記得牽回來放就好。
你帶去公園沙坑放的小玩具,別的小孩在玩之前要先問過你嗎?
× 以前的我:喂~沒禮貌~
○在德國的我:好啦隨便,記得拿回來放就好。
遍地開花的公園和兒童遊戲場
有小小孩的外國人,來德國住一段時間以後,最快學到的德文單字除了幼兒園(Kita),應該就是遊戲場(Spielplatz)了。在Google地圖上輸入遊戲場,會發現每個街廓幾乎都有,走幾步就能遇到一個,相當重視兒童的體力消耗。
分齡設計
大一點的遊戲場會設計分齡區,針對不同年齡層規劃遊戲器材,考量到小孩的肢體操控能力及活動力。剛學會走路或是還不會走路的幼兒一區,器材高度較低,以爬行、小緩坡等為主。
到了3-5歲則會有爬繩索牆、低單槓、走平衡木、旋轉輪等,訓練臂力、平衡能力的器材。
6歲以上的器材難度就提高非常多,例如兩層樓高度以上的溜滑梯、攀爬繩、溜索、攀爬牆、吊環、高單槓等等。
有時候看到小孩在玩,都會產生一股「哇超強的耶」或是「天啊,也玩太瘋了吧」的驚嘆感(或說驚嚇感),但看到旁邊的爸媽似乎就一副訓練未來忍者或是日耳曼戰士的氣定神閒。
給低齡小孩的遊戲場,裡面還放了很多人家熱心捐贈的小車車
要玩到很髒才可以
通常遊戲場都會有沙坑,進階一點還會有可以汲水的管線,可以讓小孩子裝水堆沙堡。
小小孩還會吃沙或整個臉埋到沙子去,回家發現鼻孔裡面都黑黑的。一開始會覺得,這樣好嗎?會不會不衛生啊?會不會生病啊?
但幼兒園老師說,要讓孩子多嘗試接觸,這樣才會培養抵抗力。OK......其實後來發現放牧也好,才不會在遊戲場的時候要擔心東擔心西,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吼小孩,完全沒辦法放鬆。
只要當小孩說要去遊樂園玩的時候,做好小髒鬼會帶一堆砂子回家裡的浴缸精衛填海的心理準備就可以。
省錢生日派對
夏天在德國的公園內,也很常看到傍著遊戲場,擺了張桌子在樹木結上氣球及彩帶,幫小孩辦生日派對。現成的遊樂器材,家長可以放著孩子吃吃喝喝聊天,用眼角餘光照顧。比較大的公園可能同時會有好幾場派對,如果沒給好座標,就要循著氣球去一攤攤探路,如同誤入兒童生日派對叢林的小白兔大人。
分享和鼓勵嘗試的遊戲場文化
曾經在一個旅居柏林的外國爸媽社群內,看到有家長發問:「為什麼有小孩跑過來騎我們放在遊戲場旁的腳踏車,而且都沒有問?」
底下許多家長留言幫忙釋疑,告訴這位慍怒的家長,在德國的兒童遊戲場內,兒童是被鼓勵探索而不是限制的。因此他們的預設值是,遊戲場內的東西,都是可以試試看玩玩看的,不需要特別徵詢大人的意見,除非自己在操作的過程中遇到了需要協助的狀況。
因此如果不想要自己的東西被別的小孩碰,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帶進遊戲場。」只要帶進了遊戲場,例如玩沙子的小玩具,就算你的孩子坐在那邊玩,其他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是被歡迎過去一同遊樂的。
我的小孩就常常自己跑去玩別人小孩的玩具,一開始不知道這種文化,還會制止他們。反倒是物品提供者家長都很大方坦蕩,馬上說「It's okay」(沒關係)、「Kein Problem」(沒問題),遇到小孩不願意一起玩,家長還會過來鼓勵小孩分享玩具。
結語
德國的遊戲場少見警告標語或是明確的適合年齡標示,反正就是「敢玩就玩、安危自負」。
我都跟小孩自嘲我就是「很容易擔心的媽媽」,怕小孩摔傷、跌倒、撞壞腦袋等等,只要看到他在嘗試攀爬很高的遊戲器材,都會在底下想要扶著接住,或是叫他去玩簡單一點的。但其實如果孩子勇於嘗試,當他想辦法自己攀上最高點,對我露出的笑容和喜悅神氣的表情,就會讓我清楚,其實孩子生來就有能力探索和自我照護,不該把我的不安投射在他身上,反而限制了他成長的可能。
我現在也會跟著一起去玩這些器材(沒有其他小孩的時候),我發現,就算對大人而言,難度還不低呢。
你也想要跟孩子一起玩玩看了嗎?
文章後面有更多各種德國遊戲場的照片,歡迎跟我分享你覺得那些設施看起來很好玩。
覺得文章實用的話,歡迎訂閱、追蹤專題、打賞,或是留言分享心得討論!我會持續更新。您的支持將會是我在被兩個幼娃惡整之餘的信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