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什麼都知道,只需要知道在哪兒找到答案~愛因斯坦
對於提問,最有印象,莫過於學諮商技巧的時候,諮商課中的輔導記錄要做成逐字稿,之後個別與老師、督導討論,我總記得老師坐在前面,針對問句一句句的看:「為什麼要這樣問?」「為誰而問?」「是為了拯救你自己還是站在個案福祉?」「解答的是對方的疑惑要驗證是你心中的認定?」「你的脈絡是什麼?」「你的問句有接住對方再往前嗎?」「你想要跟著個案到哪裡?」當時一連串的「問」,問得我想要說些什麼,卻深知無語,因為新手,只要把諮商的40分鐘填滿,對方當下沒有罵髒話走人,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呀!(對了,不只問,還要接,接住情緒、接住感受,四十分鐘感覺漫長的到不了盡頭。)然而老師的這一道道提問,在日後的生活中不時出現,一句句開啟了內在自我對話….,也成為日後接案時不時跳出來的自我提問:「這句話,你想要問什麼?是你的狀態還是個案的狀態?說得出你的意圖與用什麼策略達到設定的會談目標嗎?」好的問題,讓人終生思考並修正實踐。
對於提問,第二個是大學吳英長老師的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實習課,課堂筆記是我們的作業成績,筆記有一部分是「觀察老師課堂中怎麼呈現問題,思考為什麼這樣安排這些問題?」一個教授把自己當作是提問的實踐家,讓我們觀察他在課堂中,如何將我們帶到彼岸:用什麼樣的表徵、以什麼脈絡,設計什麼樣的教學活動?十九、二十歲的的我們,去觀察、去回應,去學習如何像專家一樣的思考,或是討論有沒有不同於這個方式的思考。這樣的課室經驗,直到今天仍使我在課堂中也不時向我的學生提問:「剛才我們為了得到這個結論做了什麼?」「運用了哪些方法?最後怎麼取捨?」「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境,我們可以怎麼運用今天學會的方法?」用提問來後設、用提問來自我監控,是吳老師的課堂中最有印象畫面。
於是當提問力的第一本書出現時,不假思索地就帶回家,細細分析提問的要素,讀提問力第一本的印象是吃重。背景經驗的差異,不同習慣用語的適應,以及串串學理,在疲憊的工作天後再讀,實在偶爾出神,也許偶爾是含蓄了點的說法。覺察到當時的分心,讓自己運用圖卡方式輸出,進行內容的整理。奇妙的是,以為遙遠的書,當在腦海中有印象,不知不覺也實踐修正了之後的一些提問,是所謂凡讀過必留下印象與足跡?
第二本書上市的兩三天,再一次迅速地帶回家,常問自己何以對「提問」這系列書情有獨鍾,可能是對養成背景中的回應,我想是也是教學中的信仰與認同,這一系列的書,在自己教學生涯中的不同時刻,恰恰發揮了檢核、釐清與呼應的作用。當然,也實在是書的CP值實在太高,跟一張電影票差不多的錢,卻可以讓你讀一個月,思考半年,不買嗎?
提問力實踐指南,我學習與記錄有以下四個部分:
一、案例充足,有助理解概念: 如果問,「讀完這一本書讀完之後記得什麼?」我想應該是案例。就像有時自己在課堂上說了很多道理,但學生記得的是有血有肉有觸動的故事,就如這一本書中許多的案例刺激自己反思「修改前的課堂有什麼不同?」「運用了書中的專家思維、關鍵理解,會使課堂有哪些變化?」「教學現場中哪些情境適合?執行的順境與你逆境?」讀一則則案例,就是一次次的檢核。
此外,書中在每一則案例中,也示範了作者在陪伴現場老師時,會「怎麼提問」使老師在「設計課程」時更清晰與精準。作者的提問,對讀者我彷彿也帶來一對一的自我對話作用!
⭐️喜歡的案例
1、海洋資源的跨域課程(P149):給出表徵,不直接點題,讓學生先用慣性思維選擇;再給出新的情境,製造思考上的衝擊。
2、三年級便條紙怎麼用(P159):給一個錯誤表徵,層層引導,發現知識應具有的本質,最後歸納總結。
二、涵蓋面廣,重複架構強化讀者印象:
本書將提問分成三階段:「釐清狀況」、「確認目標(關鍵理解、專家思維)」與「選定策略」。對應課堂,我在閱讀中常以「教材學習分析」、「教什麼?為什麼?」與「怎麼教」來對比,來與我過去的學習連結,使得較容易比較與對話。
⭐️特別喜歡「運用」的這一個章節 分別寫出「怎麼問出知識」、「怎麼問出能力」與「怎麼問出態度」。 -問知識,是我們熟悉的領域,作者特別強調要進行事實與意義的結合。 -問出能力,在意義產出之後的回顧提問,能培養學生的後設分析與自我監控力。 -最感好奇的是「態度」怎麼問?態度用問的不是容易進入「認知」中嗎?這裡給出的是-歷程,無法脫離知識、但也需要感性的感受來理解,體會到自己與環境的的連結,才能有機會成為擁有態度的人。
三、在知識上我的吸收
1、三種問題類型:指令型(錯了沒關係的問題)、標準型(別人有答案的問題)、開創型(沒有還答案的問題) 2、進行關鍵理解的考量:以學生先備經驗為依據、進行抽離現象的理解、思考用點狀學習或系統發展設計、課程設計不只是內容增加更是具體到抽象歷程。
3、具有專家思維的關注:看模式、看關係、看結構與功能、看互動與關聯
4、擁有完美脈絡的教學:選擇有效的事實(適合的表徵)、把事實用出效果(怎麼讓他出場)、提問引出意義(關鍵提問問出理解)
讀完本書之後,有部分的滿足與開心,看見類似的教學場景已經在自己的課堂中發生,知道提問的路上早已默默地在實踐並修正,走走停停也做對了許多事。讀完書後,也對自己未來的教學有提醒及期許:跨域中客觀現象與本質意義的連結性再強化,以及自主探究發現問題的活動需要精心設計因為一個好的探究設計,意義會在行動的當下慢慢產生,要讓歷程親自對學生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