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什麼時候會主動開始了解一件事情呢?」可能是興趣好奇、有目標或需要、或是身邊同儕社會的影響,但對於學校的學習,學生的動機跟目標是什麼呢?身為老師,我們是否清楚期望學生能夠掌握與遷移的長久理解是什麼呢?在教學上,老師是否能萃取出
關鍵理解,讓學生能夠判斷、表現出來並完成任務呢?
以上這段在腦中短短卻細緻的對話反思,其實就已經讓人思考許久 (請放心,整本書扎扎實實都是這樣的對話,這本書是買到賺到 XD),老師在課程設計時,這段尋求釐清與確認的討論過程,往往讓許多人感到不耐煩,我自己甚至在一邊閱讀、一邊檢視自己的課程設計時也不禁懷疑,我的課程設計應該要打掉重練。閱讀藍偉瑩老師的《
提問力實踐指南》,這是一本針對課程提問設計非常細膩的操作書,更直白的說,我覺得是需要您「
帶著一堂自己設計的課程」一邊閱讀檢視,一邊回答提問,才更可以感受到其威力跟細膩步驟的學生學習提問設計指南。
一句「為什麼?」開啟師生對意義探詢的歷程
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必須是讓學習產生的專家,更是安排學習情境跟設計提問的高手,為什麼呢?因為面對更複雜的社會跟多變的挑戰,快速的資訊流動把學生丟在任何一個地方,看似都可以被知識填充飽滿,但唯有透過好的提問,才有辦法引導學生貫穿整個真實的探究歷程,成為一位真正的問題解決者。
「二十世紀擁有好答案的人,能夠在跟隨世界上取得優勢;二十一世紀對困難提出好問題的人,能夠在改變世界上取得先機。」
要讓自己提問更順手,取決於你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執行任務的人,還是會解決難題的人。尤其是那些還沒有人知道答案的問題,這會使你更仔細地觀察現況情境、更在乎解決問題的目的或原則,同時也讓你有了評估解決問題的優劣的標準。
身為老師,我希望學生用什麼樣的角度來詮釋跟看待這個世界?依照不同的學生先備知識經驗、學習階段發展的考量,讓學生從觀察規律性、歸納出模式、找出關係,甚至到後來進入系統跟模型,這中間貫串一切的,就是教師的提問,也只有學生能夠從老師的提問中掌握思考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語言探究發現表達出自己歸納的理解,才能算是擁有理解世界的那把鑰匙。
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設計嗎?
我自己個人在教學經驗中,我認為啟動最難,教學活動中的第一個活動設計跟課程的前 15 分鐘,我認為是一整堂課程的關鍵,要如何創造對學生而言有感受的經驗?我相信是現代老師們的最大考驗,因此我也非常好奇,偉瑩老師會怎麼思考學習動機的設計。在《
提問力實踐指南》第123頁提到探究的啟動,想要實踐真正的學習,就要找出啟動這件事情的方法。什麼東西會吸引我?吸引的本質源自於什麼?它之於其他東西有什麼不一樣?
偉瑩老師在書中舉了自己到屏東「西勢火車站」的例子,我很喜歡這段故事舉例(第124頁),在探究初始,首先要意識到這是某種「特別」的存在,可能是跟過去的經驗來說不直觀,甚至能產生探究的直覺,這種夾帶著情緒的直覺其實很重要,因為直覺是本性的思考,沒有思辨過的想法輸出,但只有直覺是無法產生探究的,因為探究代表著我們有個想要解決的問題或想要找出的答案,光憑直覺是做不到的,也因此需要有結構的探究脈絡,我們會稱因發學習動機勾住學生想要探究的階段叫做導入階段,依序還有建構階段根深化階段。(如下圖,書中第131頁)
這段課程設計的思考跟提問框架,對我有非常大的幫助,首先,因著好奇而開始的導入階段,讓學生引起動機而進入課程;緊接著透過解讀資訊形成關鍵理解的建構階段,學生需要跟老師有最多的來回提問互動,需要耐心與情境引導;最後透過比較差異來到深化階段,幫助學生建立抽離現象的理解,好讓學生能夠應用進入新的情境中。《
提問力實踐指南》書中第132頁,用珍珠奶茶的製作過程談化學中的抽象推論「瓶頸反應」,以及第149頁海洋資源的案例,我認為是點睛之筆的好案例,都顯示出連結回事實,讓學生有頓悟的感受,是導入階段最關鍵的步驟。
教學提問有次序嗎?如何讓學生產生如專家一般的探究歷程?
問題要一組一組的問,每個問題的安排都跟學生的學習歷程密切相關。在《
提問力實踐指南》書中第144頁將提問分成四種:
1. 凸顯事實的提問:
主要是包含人、事、時、如何等的提問,目的在讓學生覺察事實,確認學生對於客觀資訊的掌握度。
2. 最初關鍵提問:
從事實觀察的提問,挑選學生有感的事實切入,透過為何(WHY)聚焦,引起學生的好奇跟困惑等情緒感受,確認問題,引發動機,啟動內在對話。
3. 找出意義的提問:
透過WHAT跟HOW的問題有耐心的引導學生再觀察,進行專家歷程的比較、分析、組織、推理、說明、解釋等,驗證前面提出的疑問。
4. 最末關鍵提問:
收斂整理前面整體解答的過程,並透過WHAT的問題促使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綜整前面全部的討論,形成可以遷移的意義(不是事實)跟關鍵理解。
在提問的過程中,為什麼有些提問會沒有效果呢?(第145頁)藍偉瑩老師把這個段落拆解的很細,其中常見的問題包含有:指令式的提問沒有啟動學生的內在對話、提問過於發散無法聚焦在重要資訊上、跳過事實觀察的確認導致過早形成意義的問題,這些常見的狀況,藍偉瑩老師都在書中一一拆解,其中提到的便利貼分類法、放聲思考法,也都是我在教學上很常使用的方法,讀到時突然有種欣喜的安慰呀!
只有有感受的老師才能帶出有感受的學生,在素養導向的108課綱下,素養是態度、知識、能力的結合,需要透過真實的經驗來培養,老師要從一個給予者變成引導者,從告知者變成提問者,也只有對世界仍就充滿好奇的老師,才有可能為學生創造學習經驗,後設解構自己的探究歷程,感覺自己在過程中的直覺情緒,理性分析自己是如何思考走到這一步,學生也才能從老師的提問引導中開啟真實的探究歷程,習慣於這樣的思考,最終成為能自主啟動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