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五年前,剛鼓起勇氣離職,面對未知的不安,開始嘗試在自己的平台發表設計作品。
有一個僅僅只合作過一次的前輩,突然傳送訊息給我一些他單方面認為很好的建議,雙方的對話大概是這樣的:
……
「你的作品立體感不夠,可以先不要PO出來,你應該花點時間做出屬於自己的創作。」
「這個作品是我六年前的作品,主要是目前時間不夠我去做創作這件事,我只想先把作品PO上來,讓客戶看得到就好,之後我會嘗試看看你說的方式。」
於是,這位前輩繼續解釋創作的好處,傳了幾個範例作品,試圖想說服我接受他的看法。
而我過去一直都是用同樣的方式在兼職接案,在某外包網上我一直保持在前十,甚至前三名的瀏覽率,讓我有穩定的案源。離職後,就開始想著要脫離外包網上平台的限制與每月付費的制約,於是才起心動念在社群平台上嘗試發布作品。
當時的我,已經察覺到我與這位前輩價值觀上的差異了。我後來才知道,我做錯的事情就是「繼續與他對話」,我應該在察覺的當下,就接受他的想法,快速結束對話就好。就不會有後來一來一往的解釋當中,產生了一些爭執。
我當時想嘗試的是,先發布設計作品,再結合自己之前工作上行銷的專業,提供複合式的服務,並不是要純做設計而已。接下來也有打算開始投入廣告預算來找到需要做行銷設計的客戶。
而前輩在不知道我的背景下,繼續解釋:
「你的想法比較大眾化。你可以開始嘗試創作,默默散發自己的專業,不用設限自己該PO什麼文,這樣才有趣。」
「我只是想用我過往的行銷經驗來去推廣我的作品及服務,我沒有想往創作者的方向發展,我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設計師,但我對於行銷領域是比較有自信的。我可以利用實質的數據來驗證我所做的每篇貼文的成效,再來做改善,這是我想要的經營方式。」
「這只是在跟風,傻孩子。你看那些數據好看的公司,都是用廣告砸出來的,客戶也沒變多。這樣你的作品會得到真粉絲嗎?」
之後的對話裡,這位前輩繼續告訴我,他看過很多一樣的模式,想告訴我他的經驗,認為這麼做完全沒用。讓我有種不舒服的感覺。但在這段對話的最後,我們是和平結束的。
後來意外看到這位前輩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發布了一則意有所指,極其冷言酸語,明顯在批評我的貼文,內容寫得很偏頗。也因為他平時待人和善,朋友紛紛前來留言,幫忙批評謾罵。
我看到後先是非常震驚,我曾經很尊敬的前輩,竟然會做出如同小孩般的幼稚行徑,於是我直接在底下留言表明我的立場,認為這件事情不應該用這麼簡短的貼文來解釋發生的一切。並請求這位前輩把貼文撤下來,尊重彼此,公開澄清事實並道歉。
事後他的確發文道歉了,結果這篇貼文他只設定給特定的幾個人看到而已,那些跟著謾罵的人,到最後都不知道這位前輩做了什麼事情。最後我與這位前輩不歡而散。
直到後來在書上看到一句話:
「年資和經驗並沒有給你侵犯別人的權利。」
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吧!在後來的人生裡,開始遇到更多這樣的人,分不清界線與分寸,覺得自己是「長輩」、「前輩」,又或是「學歷較高」、「身分地位較高」,就誤以為自己有給意(越)見(界)的權利,忘記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要給建議之前,請禮貌的確認對方是否願意接受,無論高低貴賤之分,這是基本的尊重。
其實,在我的人生中,常常遇到諸如此類的事情,只是因為長得矮小,就被認為不能委以重任;只是因為年輕,就被認為不可靠;只是因為學歷不高,就被否認意見。這個社會看似公平,但每個人在心裡都會有一把衡量別人的尺,總是透過「外在表象」先衡量高低,就決定自己要選擇哪個態度來面對這個人。
曾經覺得很不公平,因為我一直盯著那些別人看到的缺點,放大自己的焦慮,不斷想辦法證明自己不是花瓶。
但就算充滿缺點的我,又如何?如果連我都不認同自己,我該如何帶著滿是傷痕的自己往前邁進?時至今日,那些質疑我、貶低我,在網路上不經求證隨意謾罵我的留言,都還歷歷在目。我不會忘掉這段故事,它不會是讓我成長的養分,而是在我生命中,提醒著我,不要成為存有偏見的人。
已經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沒有什麼「原諒」是一定要給出去的。對這樣的人,我會繼續保持應該有的距離。我會繼續背著這些包袱,向上攀爬。
後來我遇到懂得給予鼓勵、讚美,不給過多意見的人,我是打從內心景仰及敬佩的。
【作者】找找羚感-紀紫羚 Abby Chi
《Uninn雲時代》負責人,《出租小編》創辦人
專注於社群內容行銷領域,目前也負責多家知名品牌的社群年度策略。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