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網路逛逛單身或交友的版,你會發現大部分的貼文都是目的性很強的貼文,內容大部分在推銷自己或徵伴侶徵婚最後還會附上美美或帥帥的個人生活照。我認為從這些貼文可以去想一件事,如果我們跳過一般愛情的發展,直接和對方步入婚姻,在這種情況下,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
我們知道,愛情的過程是把情人變成家人的過程,如果我們不經愛情而和對方步入婚姻,代表我們要跳過在戀愛過程的步驟,忽略彼此逐漸熟悉了解的歴程,直接決定兩人想要結婚時能互相托付終身的結果,這會讓關係中的兩人,比較注重對方的「條件」,像是挑選一個合適的商品,不管合不合用,而是先買再說,因此「條件」躍居為重要地位,外表、經濟及背後親屬人際網絡⋯ 等變成考量重點,是不是愛對方這個人、相互注視與心靈契合變得不那麼重要,或許有人會說:「我何嘗不想轟轟烈烈談一段戀愛,只是周邊都沒合適的人及受制於現實條件。」、「我離過婚,年紀也老大不小了,只想找一個人陪我一起吃拉麵,不想孤獨一生。」或「我只是看大家都有伴侶,我只想試試在一起的經驗是什麼感覺,沒有要認真。」
所以下面所談的,是基於想結婚的人,但跳過正常戀愛的步驟要注意的事項,通常我稱為「相親之愛」,之所以用跳過「正常戀愛」的說法是因為相親之愛並不是沒有戀愛,當事兩人通常需要「看對眼」後開始交往,省略彼此之間曖昧不明的猜測,經由相親產生一小段的戀情,然後結婚。其實這個歴程並沒有不好,但它欠缺比較長的相互觀察期及之間相互磨合期,需要更有效率的瞭解對方,我建議下列五個事項:
1、當相親之後,就告訴自己是面對一個完整且和自己同樣對等權利的人。很多人不斷地相親,我還遇過相親一百多餘次的人,當他在面對相親對象時,忍不住去比較對方的「條件」,一直問自己「是不是有更好的對象」?這種心態很有風險,因為永遠有更好條件的人,而且我們內在已經預設對方是商品了,才有上述的疑問。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人,而人各有不同,而他又是你婚姻「候選人」,你通常會注視他,體貼他的需要,不會想要改變他,然後看他是否和你同頻率。
2、在一起出遊時,觀察對方知覺所注意到的事項是否和自己相似,或異同差距如何。根據史坦伯格教授的「愛情故事說」,他認為一對伴侶是否相處長久,在於他們分開時,各自回想和對方在一起的愛情故事是否類似?角色間是否互補?這讓我們回推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中,兩人會注意的點是否類似契合?比如當一起看到小狗車禍時,兩人的反應異同如何?是同時覺得小狗可憐?還是只有你覺小狗可憐?對方覺沒什麼大不了的。
3、講到注意點是否相同,擴大一點來說,就是溝通兩人的三觀是否相同?在有限的交流時間,想辧法去瞭解對方的三觀,雖然說人會隨時間改變,而且自述三觀時可以說得表面漂亮,但從嘴巴表達出來了,總是一種主張,甚至承諾。三觀是相對穩定,自己可以去衡量對方是否三觀和自己異同,然後選擇相似度高的。根據國外研究提出的「刺激-價值-角色論」(stimulus-value-role (SVR) theory)簡稱 SVR 。 它認為親密關係的進行主要包含三個因子,即是個人呈顯於外的刺激(S) (多是外貌),價值觀(V)及扮演的角色(R)。「角色期」,大致發生在第八次的接觸以後,所以相親後到能結婚,根據此理論至少要約會8次以上,此時角色的重要性開始躍居是否決定兩人持續在一起的第一要位,而承諾兩人在一起是發生在基於角色能互補相合的成功表現,是兩人朝向婚姻或是長期的相合關係的基石。
4、根據
鄧惠文醫師一文中陳述的觀察,她認為夫妻吵架事件的前三名是
金錢觀、孩子教養方式及生活習慣不同。所以在婚前有機會就去瞭解或溝通共識出未來可能家庭的金錢使用觀念,比如說共同使用的金錢及各自能持有錢財的比例?誰主導管理?用在家用及個人使用的優先順序⋯等;瞭解或共識將來若有孩子,要如何教養?帶孩子的時間分配及任務如何⋯?;至於第三件容易爭吵的事項:生活習慣不同,就要待時間長久才會浮現出來,好比淹沒在海水的古代建築遺跡,海水褪去之後,建築遺跡才會浮現出來,不過個人生活習慣在兩人相處的時間之中,必然會達到妥協共識,否則就形成大xx主義的情形,所以重點並不是去看兩人習慣是否相同,而是儘早建立兩人之間的協商共識溝通平台。
5、
對未來的家庭想像之異同?這點,我在
婚姻冒險一文中曾提及,最明顯反差的是仲介外配(這裏指的是男性經仲介和外國人結婚;也是一種相親),我處理過案主常常見到,男性在想像在婚後家庭中是男主外女主內,老婆可以孝順奉養雙親,他負責拼命工作賺錢,老婆主要在穩住「大後方」;但女性可能在想,婚後她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在台灣工作,她也可以向先生要求金錢支援,把錢寄回給原生家庭,以盡孝道,興旺原家。所以婚後兩人家庭想像是如此不同,難怪婚後在新的再生家庭中,衝突不斷。所以溝通家庭想像,這些重要問題比如是否在外居住?是雙薪小家庭嗎?要生孩子嗎?如果是二婚,彼此均有孩子,做為繼爸繼媽,合適共識地對待孩子是如何狀況?婚後,個人性勢必限縮,彼此能接受個人性的空間如何?家庭想像會直接衝擊到婚後生活,不可不慎。
你想婚了嗎?牢記這五點,讓你未來的婚姻生活更有保障。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