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應該不算是個電影迷,但追蹤《葉郎:異聞筆記》這個談電影的粉專應該也好幾年了。即使我是個外行人,仍很常對葉郎的文章感到驚艷,怎麼有人能對電影產業這麼瞭若指掌?他隨時掌握電影圈的各種時事,且輕易地能和過去的歷史或八卦新聞做連結與討論,說出一則又一則的精采故事,而且即便你沒有什麼背景知識,也都能夠理解與享受。
這本書中提到《追殺比爾》導演:昆汀.塔倫提諾,因為從小就是電視兒童,也對於電影有極高的熱忱,在他還在Video Archieves錄影帶店上班時,就被認為是對電影無所不知的存在。雖然錄影帶店已經走入歷史,但神人不死。除了去異聞筆記粉專爬文以外,我們又多了一個選項,能告訴我們那幾乎逝去的世代記憶,就是這本《從前,有個錄影帶店》
從小與DVD或藍光光碟機長大的Z世代,大概都對錄影帶很陌生了,但對於Y世代以前的人來說,到大賣場買錄影帶,或在百視達租片回家看電影(或卡通),看完再放入紅色跑車迴帶機「倒帶」重看,是難以忘懷的回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電影這樣的作品,是經過百般曲折才得以走入家庭,主要原因並非技術上的限制,而是利益與政治的角力,比起擁有一張唱片那樣的天經地義,擁有一卷影帶曾被視為嚴重的犯罪。
主導電影產業的好萊塢,過去一直認為電影就該進電影院觀賞,任何像是錄影帶這樣的載體,既無法提供同等觀影品質,也可能侵蝕片商的利潤,因此希望杜絕任何膠卷流出的可能。這麼侷限的觀影選項,固然無法滿足電影迷的渴望,類似黑市的交易時有所聞,最有名的可能是Playboy創辦人:休.海夫納,除了以花花公子派對聞名於世,他也是一位電影狂熱者,他的財力與人脈讓他取得大量的電影膠卷收藏,每個周末都在他的豪華家庭劇院舉辦電影之夜,他也打造一套系統側錄電視節目,當年可能只有他這樣的人能夠享受現代的「隨選觀賞」。當然,他最後還是被環球影業以侵權為由告上法院,不過最後並沒有判決書留存下來,被猜測是完成私下和解。
雖然電影時不時被帶出電影院外,但在家看片仍非一般大眾能擁有的奢侈,一直到SONY於1975年推出Betamax家庭用錄影機,情況才有所改變。Betamax進軍美國,主打能隨時錄下想看的節目再擇時播放的功能,引起許多人的注意,自然也踩到美國電影業者的地雷,而且當時他們還在砸錢開發名為Disco Vision的「影音光碟」,可不能眼睜睜看著商業利益被日本人整碗端去,於是又祭出他們最愛的大絕招:訴訟。
雖然SONY對於被告感到措手不及,但現實卻也沒有照著美國電影協會(MPAA)的劇本走,原以為會快速取勝的官司,打了七年才獲判勝訴,而深怕SONY敗訴後會買不到錄影系統的一般民眾,早就在這幾年手刀狂買錄影機和空白磁帶,Betamax和VHS錄影機早已銷售超過五百萬台,想要禁止這項技術,就要跟龐大的民意對著幹,於是在最後的大法官會議,奇蹟似地認為人民應擁有掌控自己生活的權利,SONY改判為勝訴,廣義的「拷貝」行為也得以遊走法律邊緣,形塑了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你能想像螢幕截圖發個心情文就會被告的平行時空嗎?)
有人說,推動科技及社會進展的永遠是人的慾望,性慾也是。當人們有在家觀賞色情片的選擇,還有多少人想要走進電影院?而人們想偷窺他人隱私的慾望,也因為錄影帶得以滿足,雖然涉及犯罪,但這段歷史確實也是讓錄影帶普及的重要推手,而「快轉鍵」的發明,也改變了整個產業生態,冗長的前戲演技不再重要,只要能製造高潮鏡頭的都能成為AV演員。
1978年,好萊塢女星珍.芳達,因為拍戲的意外腳踝骨折,在復健的期間接觸了健身操,並在比佛利山莊與健身教練開起課程,帶著數千名學員一起運動,還出版了銷量破百萬的健身書籍。從事錄影帶製作的斯圖亞特.凱爾嗅到了商機,靠著政治人脈與珍搭上線,拍了應該是史上第一部健身影片,有著好萊塢女星加持,在當時「購買」錄影帶還又貴又不流行的時代,第一年就賣破20萬支,霸榜六年,可以重複觀看的影片內容讓錄影帶的商機又提高一個層次,這支影片也成為女性運動市場萌發的起源。
而關於傳統錄影帶店的盛行與消亡、百視達的接力崛起與破產、錄影帶對蘇聯等共產國家的重擊及改變、台灣布袋戲、豬哥亮歌廳秀、MTV電影院的紅極一時與黯淡、到現在家喻戶曉的Netflix霸業、以及像是遙控器、錄影帶清潔帶(還記得這是什麼嗎)、爆米花等電影周邊的八卦與歷史故事,這本書中都有非常精采、值得探索的詳細內容。
不管你要的是含金量還是純粹的娛樂享受,這本《從前,有個錄影帶店》應該都能帶給你大大的滿足,推薦給所有曾經看過、摸過錄影帶的讀友們,保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