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選擇師範體系學校就讀,記得當時全臺51所學校提供「教育學程」,分成「幼教」、「小教」、「中教」、「特教」四種類別,從2017年透過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教師利用跨領域合作,研發課程模組,並在體驗教學引導學生做中學,進而產生動機達到自主學習。這樣畫面筆者想到日本的動漫《黑子的籃球》,高中社團教練透過宣示表達,讓社團學生在眾人面前大喊自身夢想目標,不斷地刻意練習中扣緊這樣的信念,產生實踐的動機,教練針對社團學生的運動習慣分析,並針對其特色進行訓練,進而讓社團學生於活動後進行自主訓練,逐漸地追求喜愛的興趣與持續地體驗、冒險。
這樣思考框架,筆者認為將調整為學習體驗,學生分享自身所學,把既往知識在分享與回饋經驗,拆解成知識與生活體驗的學習步驟,在佐藤可士和《超整理術》中,將工作整理提供「掌握狀況」、「導入觀點」、「設定課題」,筆者記得於2022年講師訓前輩「書店老闆」給予筆者《北京的蝴蝶,東京的蜜蜂》讀書會建議:
「基礎素質為每日一萬次感謝的正拳!」,書店老闆給予自身目標是「講師不放過可以任何練習的點評機會。」
筆者認為前輩所言如同佐藤可士和提出的「問診」,透過同儕社群相互點評或是接受前輩問診時,在整理工作或學習資訊時,同時培養優先排序訓練,若能夠持續累積邊整理邊排序的訓練,一旦累積到足夠量時,自身專業精細度並能有所提升(佐藤可士和,2007)。
筆者將概念帶入大學「社會實踐」與「永續創新」,在永續創新議題往往來自於2015年聯合國宣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及169項具體目標,而現今許多大學亦積極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與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讓大學實踐有機會落實於永續創新,筆者盤點臺灣大專院校,主要針對在地實踐、高齡照顧、科技藝術、國際鏈結,讓課程與社會合作,串聯大學與地方發展的共生、共好的合作關係(蔡進發、柯慧貞,2021)。
在升學主義往往面對考試分數與學生時間管理分配,學校體制下透過教學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自主學習」,不單於學生與教師,而是扣緊整個社會體制」。在國小、國中、高中等透過學校的「教師社群」,將議題討論後制定於「校訂課程」,通常在大學社會責任訂於「服務課程」,利用教師社群研發課程模組以及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創造課程。
筆者在自身走讀創生讀書會,透過瞭解參與的學員,發現多為地方創生工作者,嘗試事前問卷了解學員專業,再將其問卷調查分析,試著導入議題導向學習方法(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以地方創生建立社群經營。
筆者曾在博士班期間與好友舉辦「好茶本事」社群計畫,邀請國內藝術家設計茶器、聯絡日本專門學校合作規劃臺灣茶藝體驗活動、以及參與臺藝大社群課程提升自我增能,並於活動結束後製作臺日交流的活動成影片,把其影片於韓國設計展中展示。
筆者在執行活動時,發現這幾年「人」與「人」溝通狀態產生變化,出現了「委曲求全」與「討好妥協」行為,而大學社會責任課程,針對年輕世代或許重視為「教育環境」、中高年為「醫療環境」(山田昌弘,2023),所以當筆者規劃「走讀創生線上讀書會」,透過當代議題找到不同地區的地方創生的朋友,參與學員提出志工培訓以及在許多基金會中處理世代代溝問題,或許是國家政策為何提出大學社會責任,筆者建議大學期間培養自身興趣議題,並針對議題加入相關機構實習,而筆者認為其關鍵,讓學生在大學期間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善用議題導入課程,讓學生提出想要創造課程,教師在旁進行引導與指引,陸續地將課程精進,同時提供學生的「每日一萬次感謝的正拳」經驗累積。
在大學社會責任往往會扣緊著「在地關懷」與「老後生活」,以靜宜大學而言,建構「幸福銀髮生態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而言,建構「共生社區照顧模式」,在臺中地區來說海地區老化指數達86%、所以靜宜大學從2017年整合校內學院規劃課程,建構教師、業師、學生的「幸福銀生態圈」;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透過「厚熊校狗長照創新產業」實踐本土化共識社區照顧模式,善用社會經濟、社會設計、使用者設計、網路治理概念。
從2017年建立議題網路設定、治理網路建構、網路治理運轉,並透過在地中介組織行動推動,提供區域一個實體空間據點,讓網絡互動與實體可於場域發生信任與價值認同。而具體上在這個實體空間場域,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筆者進行田野調查發現多以「文創商品」推廣、「社區講堂」討論與互動,這之中需要的人力,正是大學生在自身專業與社區合作重要連結,而大學社會責任讓教師作為「引導員」或是「引路人」,隨著不同議題型態有著不同策略「先信任,再價值認同」或是「先價值認同,後信任」,不論哪一個都與期待培養學生的博雅教育能力,強化Z世代的學生能夠在地觀察達到教師、學生與銀髮人士的溝通機會,如:攝影、拍照、影片轉譯成果展示時,讓參與者利用展演,促進學生於大學階段流動中,鏈結新生與畢業生的傳承。
此外,教師將課程模組長期修正與調整,讓學校課程能夠與在地產生互動歷程與建立脈絡,而在合作機構也與學校議題開發適合的媒介,如:厚熊笑狗透過建立服務設計互動機制,增加公民參與機會(梁鎧麟、詹弘廷,2021)。
筆者整理兩個掌握狀況重點:
在「導入觀點」,隨著科技進步,學校教師或事業師透過「社會設計」,洞悉學習點場域中所需要的學習者需求,扣準期待培養學生博雅教育,以及其合作的利害關係人的期待為何?以人本來就是群居概念下,所以在服務設計做規劃,讓學生在求學期間做自己的主人,累積「當責」的習慣,在我們生活中,因人的能力不同,有些人領悟力較高,他可透過自己學習經驗分享其他人,如果能讓原本不會的人,突破原本的困境,即是所謂的教學技術,而這樣的技術也會隨著社群經營,人與人的互動討論,逐漸地塑造出屬於議題的課程模組或是課程步驟,達到社會傳承與進步的可能性。筆者最近參與TEDX信義的參與式觀察,發現到創辦人透過自身的經驗領導,邀請百工百業的講者參加,創辦人、志工團與筆者透過會議討論,逐步地將大會與當代議題的論述逐步地建構出來,期待能夠產生TEDX的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