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在高中教學茶道與日本文化的老師,最受歡迎的課程不是茶道文化或日本文化,出乎意料,學生們最喜歡的,也最認真的上課的,是我的「現實社會課」。在課堂裡,我常常以我發生的事情為例,和他們討論我為什麼這麼做,或是我如何回應,哪些是我學到的社會教訓,又有哪些是他們現在就可以開始學習並給有能力給自己更多彈性的未來。在這過程中,茶道文化給我的影響,給了我很多智慧和同學們分享,常常下課後都覺得非常感動能有機會跟學生們這樣的互動。
本來學生問我可不可以出podcast,但是除了上課訓話,說話其實不是我的強項,所以還是用寫的吧! 會慢慢的將這些年教學時學生回饋很有收穫的內容,那麼第一章節,就從「說話課」開始吧!
Chap1 不是使用「請」或是「您」就是有禮貌的說法
在學校最一秒惹怒我的簡訊,就是收到小老師的「老師請您記得週二上課給我XXXX東西。」或是,有同學忘記下載我給的資料,一個簡訊過來「老師我忘記下載資料,請您再給我一次XX資料,謝謝老師」每次我收到時,總會有一種我是「被使喚或是被要求但無法說不」的不爽感。
有一次,我剛好遇到家裡的學生,一邊開著冰箱一邊說「老師,跟您借一下冰箱放東西。」聽起來沒甚麼大問題,但是我卻氣得不行。上課時我跟同學分享,並問問他們,是否知道我不開心的點,又或者他們有其他的想法或作法嗎?
起初學生不是很理解我不開心的點,還告訴我「是不是他沒有使用『您』這個字?」,或是沒有說到「請」這個字呢?
「老師,請您借一下冰箱讓我放東西。」同學們修正出來的例句。
看到我很想立刻衝出校外喝台啤降火的樣子,大家立刻知道沒說到點上。教室沉默了好一會,我小小的提醒:「小時候我家冰箱超重要,都放我媽收藏的黃金ㄟ!」
「啊啊~老師,他沒有問妳可不可以,他直接要求妳,所以妳生氣了。」終於有同學答出我想說的。
是了,很多人講話時不會刻意使用「您」這樣的尊稱,但是也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而使用「請」這個字的時候,如果語調不夠恰當,有時候會有種強制性、適得其反的效果。
「是了,冰箱放了家裡人吃的東西,也反映了一個家部分的生活樣貌,的確不適合這麼直接。」我頓了一頓,「可是她有需要,我當真沒有通融或商量的餘地嗎?」
同學想了想,回答道,「如果先問可不可以,這樣老師就會比較覺得舒服嗎?」
我想了想,說:「是喔!如果他先問我,我會覺得被尊重,我一定會答應的。」
「理所當然」跟「沒有替對方立場著想」就說出口的話,往往會給人不尊重的感覺,即便加上了「請」或「您」,也容易讓人覺得不舒服,有種「不得不」的不舒服感。
「老師妳這樣不會怕別人覺得妳很機車,很矯情嗎?」有同學這麼問我,我想了想同意她的提問,因為的確會有人說我想太多,小心眼。
「但是妳會不會希望別人先問妳,再由妳決定冰箱借她用嗎?」我反問同學。
同學想了想,同意了我的說法,「就算是我一定會借,我也希望別人問我。」
有禮貌的表現方式不只在使用什麼字句或詞彙,而是常常顧及對方的立場與感受,而先詢問的方式,就是其中一種。
「老師,那我要怎麼跟妳說要給資料,妳才不會生氣」小老師立刻把握機會問,看來我的不舒服她充分感受啊!
我想了想,現在使用LINE等訊息的聯絡方式很多,如果光看字面沒有語氣,該怎麼寫才會讓人覺得舒服呢?
「我建議, 妳可以先把事由說清楚,讓老師知道妳的需求的原因,再使用詢問的方式,就會好很多了。」
「例如,妳可這樣說『老師好,因為學校要求下週三前要提交本學期課程進度規劃,不知道您方不方便先提供這學期的計劃給我呢?』」我給了個我的版本建議。
「老師,都用問的就可以代替『請』或『您』,變成有禮貌的說法嗎?」同學又問,嗯,好問題,怎麼可以落入習慣套用的陷阱呢?
「用問的是一個好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不要替別人預設立場,或覺得事情理所當然,而是要讓對方覺得有表達意願的機會,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意願有被尊重。」
「喔~~~~懂了!」終於,同學們抓到一點點的邊,真是太好了!
高中生是一個在進入大人階段前有點曖昧不明的時期,很多人在高一會有點青澀,還有國中時的樣子,到了高二就慢慢開始有些油條了起來,最大的變化,常常是發生在畢業進入大學後,會越來越像個獨立的大人,這時候許多言談舉止便容易成為她們社交上的硬傷,雖然說抱持著誠意還是會有很多人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可以不「理所當然」的認定事情或對方的回覆,給予對方的意願足夠的尊重,相信會有更好的溝通開始的。
因為我是科任老師,所以每週會帶至少三個班級的課,看著每個班的同學對同一個問題的討論和思索,真的是更寶貴的回饋和茶道精神的實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