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談採訪,從最初人聲鼎沸到後來門口羅雀一路上的改變其實都在某些人的預料中,而說著我能夠控制採訪記者的無稽之談也快成為鄉野傳奇了,今日就來談談採訪也順便了解一下有趣的部落客生態。
市場重新活絡大概是2012年左右,許多知名的平面媒體和旅遊節目因為台中市新聞局的推薦都會到此處取景或探訪,也看過幾位知名的旅遊節目主持人,隨之而來的就是部落客。部落客會隨旅遊節目或雜誌的腳步,跟在後面寫出一篇自己的親身感受,但是通常不會預約也不會告知,就是他到景點之後看看哪些店有開而且引起他的興趣就進去坐坐,拍拍照寫寫遊記對我來說與一般的消費者相同。有被我發現是部落客的客人,他說部落格也需要人氣和點閱率,跟著節目走是一種途徑,因為當節目播出的當下,由於現在手機的資訊便利性會讓看到節目的人拿起手機查詢,所以隨著關鍵字一起搜尋的狀態下,他們所寫的文章也會成為節目觀眾的參考也就是增加點閱率拉。
平常守在市場的日子也會“偶遇”一些人士,最多還是旅遊雜誌。他們除了需要有特色和產品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營業時間。或許他們像是部落客般也是四處行走,有趣的事走到哪坐到哪然後才問問我幾個問題,最後才會表明身份詢問我能不能夠將剛剛的對話寫進他們的刊物裡,自然的對話和他們覺得有趣的想法,常常是對話的過程會刺激我思考:我想做的還有多少沒做到?這些問題讓旁觀者提問格外清晰,也觸發後來的採訪方向。
節目的採訪準備工作最多,最初聯絡就會先確定約訪時間以及人數,部分的團隊也會詢問周遭有沒有推薦的優質店家能夠一起入鏡,也有向他們推薦附近店家之前就表示已經有排定的行程,幾年之間除了一家電視台和我約訪後直接無預警取消之外後來大多都是開心的採訪過程,也對一些主持人留下好印象像是最親民的阿亮,他在排隊買滷味,粉絲在排隊跟他拍照。
這些累積的採訪經驗也讓現在“體驗式採訪”這種想法慢慢的出現,大多數的採訪不斷講述一些故事歷史或自己以為能夠帶給別人的錯覺,直到現在這間小店已經是我思想的延伸且完成度非常高的一間店,紙本資料已經有足夠的參考指標,反而希望來到此處的採訪者能夠直接的藉由待在此處的時間體驗我希望帶給你們的精神事物。
請你們先將訪問的題綱寫下,謝謝。
這裡有一份很詳盡的資料,請你們看看內容然後修改一下剛剛給我的題綱。
接下來是正式訪問,你們提供的問題讓我想一下要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