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思維:5個思維升級你的職場技能(上)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矽谷思維:5個思維升級你的職場技能(上)

raw-image

近期和朋友開始定期的讀書會,我選定第一本書的為矽谷思維。矽谷思維作者 Han 是一名赴美的中國軟體工程師,他在矽谷公司實習起步,一路晉升成為一線工程師,並將這一切所培養的思維、養成的習慣與所學經驗,紀錄於這本書中。

原本從書名看到「思維」二字,會怕是使用較為抽象的概念去講述,結果讀完發現作者並未沉溺於理論的說教,相反地作者在述說每個思維時,都會用實際案例和過往經驗來舉例,進而延伸,讓讀者能夠將這些思維應用於實際情境中。

(當時看完一個例子,馬上把公司產品加入修改XD )

本篇文章想將讀書會我分享的內容記錄下來,因為讀書會時間並不長,所以此篇文章分享的內容並不會涵蓋整本書,主要是挑第一章節【產品思維】的部分!

Google —隱藏在細節裡的心理學魔鬼

一:谷歌如何用心理學打造產品?

raw-image

書中提到的第一個思維為「產品思維」,舉的例子為谷歌的 Google Flights,Google Flights 其中一個收入來源為成交金,代表越多用戶一旦在 Google Flights 買機票,Google 越能從中賺取收入,「機票轉化率」對此產品來說就相當重要!(我目前查到的最新數據為 2018年的機票轉化率,竟高達 25%!)

而為了提高機票轉化率,光是從搜尋機票到搜尋結果頁,Google Flights 就利用了4種心理學理論!

a. 選擇悖論:最佳出發航班分區顯示

raw-image

你有沒有選擇困難症呢?先承認我有!從每次點飲料的過程就能感受到「選項越多、越難選擇」的痛苦!

Google Flights 為避免用戶面臨選擇性困難,特意選擇 3 個航班獨立分區顯示,並加上「最佳去程航班」,直接鎖定用戶的瀏覽目光,不讓用戶面對不知道該選擇什麼的難題,甚至冒著全部放棄的風險。

也有一個經典的實驗,證明給更少的選項,決策完成率則會提升很多!

哥倫比亞大學的超市果醬實驗


這是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做的一個「果醬實驗」,研究人員在一家超市中擺了 2 個果醬攤子,其中一攤擺了 24 種口味的果醬供顧客試吃和購買;另一攤則是擺了 6 種口味的果醬而已, 他們發現有 60% 的人停下來試吃擺了 24 種口味的攤子,而只有 6 種口味的攤位只有 40% 的顧客前來試吃。


但最關鍵的是最後的轉單量!在 24 種口味攤子試吃的顧客,只有 3% 購買;而在 6 種攤子的顧客,則高達有 30% 購買果醬,淨成交量足足差了 6.6 倍!

為什麼造成這樣的差距?原因就如同前面所講,24 種口味的顧客試吃太多口味後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而 6 種口味的顧客則是輕鬆購買了試吃到喜歡的口味!

raw-image

b. 對比效應:沒人選,就是它存在的目的。

raw-image

接下來,Google 成功將你的目光聚焦在最佳推薦後,你可能會發現某一班次的價格、飛行時間都相當不討喜 —— 那為什麼會被選入最佳選項呢?條件看似如此不優的班次存在在這裡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讓它沒人選、不討喜,正是它存在的意義!Google 刻意在「最佳」的區塊裡放上一個特別不合理、特別貴的選項,在對比之下我們認為自己在其他選項中撿到便宜了!

終極必殺技 —— 喚起你的恐懼

當看完所有機票行程,就只差到官網最後一步下單。如果這時候的你原先只是想看看價格,Google 在最後這一步也埋了小心機!

正當你想關掉頁面的時候,Google 即會跳出「3個小時內可能漲價54%」的訊息,這時候用戶就會怕錯過此時此刻的優惠價格,趕緊下單。更厲害的,Google 也非隨便喊一個價格,這些數據是有根據大數據而進行的價格預測。

raw-image

從上面的搜尋機票流程,都能看到Google在打造產品的用心,從凸顯聚焦、選擇悖論、對比效應到讓你捨不得放棄,加上介面做得直覺,用戶決策越順利、更快地完成結帳流程,公司也盡一步獲得更多營收!

Uber — 矽谷竟然故意讓產品不好用!

現在我們在做產品,都會默認產品運行的速度應該要是越順暢越好,產品經理和工程師也常常為了要提升軟體的速度和各種指標而積極研究,優化產品流程。

但其實某些時候過於流暢的體驗,反而會讓用戶覺得不爽。行動網路剛普及的時候,哈佛大學商學院進行了一個小實驗,了解用戶對產品運行速度的感知情況。他們虛構了一個機票預訂平台,並邀請受試者使用,並把受試者分成了2組。當受試者點擊「搜尋」後,會各自得到不同的結果:

A:立即看到航班結果


B:故意延遲10秒、20秒


raw-image

實驗結束後,會讓2組受試者填寫滿意度測試,結果顯示【故意延遲10秒的用戶評分,超過立即看到航班結果的滿意度】!

之後哈佛大學深入了解用戶的想法,原來是他們覺得如果系統馬上顯示結果出來,就會好像系統在騙他們。因為根據人們的認知,進行複雜的搜尋,後台系統仍需要點時間。

哈佛大學再進行了下一個進階實驗,這個實驗都給予適當的回應延遲,但不一樣的是,其中一組的UI會告訴用戶目前系統正在做什麼(我們這邊說它是撈叨組好了):

raw-image

實驗結束後一樣讓受試者做滿意度評分,最後結果怎麼樣呢?

撈叨組比一般組的滿意度高了10%!!可以得知當用戶知道系統的進度下,反而更喜歡等待了。

raw-image

其實這裡用到的就是心理學的「感知價值」!所謂的感知價值就是用戶會在使用產品的任何時刻默默地存下對這個產品的評價,與此相對的就是產品的「實際價值」。若我們能讓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度是提升的,感知價值就必須大於實際價值

這邊我也想到一個例子,當修鎖師傅來家中修鎖,一樣都是收 800 元,師傅修 5 分鐘跟修 30 分鐘,一定會覺得修越久師傅越辛苦、感知價格就提升了呢!

raw-image

除了提升「努力錯覺」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提升感知價值的做法呢?

這部分打算留在下一篇來分享,一樣滿滿的案例!

13會員
17內容數
自我成長上的小發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的下班後一角 的其他內容
過去學生時期認為電子報是個「很過時」的資訊傳遞媒介,在網路社群和通訊軟體如此普及的今天,還有誰會用寄信的方式啊? 不過隨著資訊爆炸的時代,電子報卻是最能不受演算法干擾的內容傳遞方式,你可以選擇真正喜愛的內容,當我們收到創作者發來的電子報時,這就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他們世界的小門,這種一對一的互動在這
最近在瀏覽國外的設計分享或產品時,發現將 Bento UI 加入的品牌越來越多了! Bento UI,也有些人稱為 Bento Box,是在今年真正開始流行起來的設計風格之一。從 Framer 範本來看,也有不少網頁都有加入 Bento UI 這個元素!
身為 UI/UX 設計師,「設計交付」一直是工作上的大課題,如何讓工程師更有效率地開發、讓產品更貼近設計稿落地,都是在設計交付這個環節中實現。 我目前待的團隊人數並不多,主要的產品開發團隊即我(UI/UX)、前端工程師、後端工程師以及該專業領域的老闆。因此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彼此之間的合作頻率算是蠻
在開頭我想直接說「uxcel真的是我相見恨晚的一個學習管道!」 每每繪製新產品或功能UI,一定會在電腦前苦惱「要選擇A做法好,還是B做法好?」、「設計側邊菜單有沒有什麼訣竅?」,或是設計稿都快完成了,才發現還有小細節沒有做到! 實際使用 Uxcel 一個月下來,我想它對於設計師可以是一個學習
近期公司產品在進行訂閱頁面改版,因此針對這塊做了不少功課,整理了8個在設計訂閱頁時,可以注意的原則。 當初在設計訂閱頁時確實覺得蠻棘手,畢竟它是讓用戶付款最後接觸的主要頁面之一啊!要讓用戶轉化成訂閱用戶,頁面要確保讓用戶清楚地知道網站方案、功能差異和各方案定價,但又不能過於複雜,瀏覽起來負荷過重.
過去學生時期認為電子報是個「很過時」的資訊傳遞媒介,在網路社群和通訊軟體如此普及的今天,還有誰會用寄信的方式啊? 不過隨著資訊爆炸的時代,電子報卻是最能不受演算法干擾的內容傳遞方式,你可以選擇真正喜愛的內容,當我們收到創作者發來的電子報時,這就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他們世界的小門,這種一對一的互動在這
最近在瀏覽國外的設計分享或產品時,發現將 Bento UI 加入的品牌越來越多了! Bento UI,也有些人稱為 Bento Box,是在今年真正開始流行起來的設計風格之一。從 Framer 範本來看,也有不少網頁都有加入 Bento UI 這個元素!
身為 UI/UX 設計師,「設計交付」一直是工作上的大課題,如何讓工程師更有效率地開發、讓產品更貼近設計稿落地,都是在設計交付這個環節中實現。 我目前待的團隊人數並不多,主要的產品開發團隊即我(UI/UX)、前端工程師、後端工程師以及該專業領域的老闆。因此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彼此之間的合作頻率算是蠻
在開頭我想直接說「uxcel真的是我相見恨晚的一個學習管道!」 每每繪製新產品或功能UI,一定會在電腦前苦惱「要選擇A做法好,還是B做法好?」、「設計側邊菜單有沒有什麼訣竅?」,或是設計稿都快完成了,才發現還有小細節沒有做到! 實際使用 Uxcel 一個月下來,我想它對於設計師可以是一個學習
近期公司產品在進行訂閱頁面改版,因此針對這塊做了不少功課,整理了8個在設計訂閱頁時,可以注意的原則。 當初在設計訂閱頁時確實覺得蠻棘手,畢竟它是讓用戶付款最後接觸的主要頁面之一啊!要讓用戶轉化成訂閱用戶,頁面要確保讓用戶清楚地知道網站方案、功能差異和各方案定價,但又不能過於複雜,瀏覽起來負荷過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上期我們藉由數位原生沃爾瑪和電商亞馬遜來探討數位轉型在人文領域的應用,了解微軟處理科技難題的心法、以及網飛的高人才密度管理規則;這次,我們嘗試從星展銀行、矽谷和一人公司思維來思考在科技年代下,你必須掌握的關鍵思維。
Thumbnail
矽谷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在這裡工作,生活。 同時也把全世界各個國家種族,為升學而準備的激進模式,帶進這個小小的灣區世界裡。
Thumbnail
在一個強者雲集的環境中,不想被超越,唯有不斷努力。相信努力會帶來進步,有目的地付諸實踐,和優秀的競爭對手切磋,最終超越自己……這種成長思維模式是矽谷保持活力的法寶,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追求卓越的精英。 相信自己要提升,而且可以透過學習不斷進步的心態,在心理學上,人們把它稱為「成長思維模式」
Thumbnail
一個地方能夠出現這麽多傳奇,既可以說是偶然,更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現在大概沒有形容詞能夠精確形容「矽谷」,或許「矽谷」就可以成為形容詞,就是創新、科技(產品、硬體、軟體、App、網頁)、狂想、叛逆等。也因為這樣,無論美國本土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都不缺想要在矽谷創業的人。
Thumbnail
矽谷文化充滿了高度的「自由」和「容忍失敗」。 員工之間,上級和下屬之間,坦誠相待非常重要。當面提出問題,當面「挑骨頭」,而不是背後跟別人煽風點火,才是最有效果、成本最低的溝通方式。 「在矽谷,失敗不是一個選項,而是一個必需品。」 正是矽谷這種鼓勵嘗試、不怕失敗的文化,才讓整個矽谷的人們都可以無所顧慮
Thumbnail
蒐集完資料之後,便面臨一個大問題:〝這些數據該怎麼使用〞?或者是說,這些數據怎麼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從一開始的「篩選用戶」,根據我們的需求進行用戶分組並進行 「AB 測試」實驗,取得用戶相關數據之後,我們可以透過 P 值計算,取得 「p<0.05」的有效假設,進而進行我們的決策。
Thumbnail
1. 首先,突顯「聚焦」的地方,間接引導用戶如何操作。 2. 其次,在搜尋航班時,分為「最佳航班」和「其他航班」,減少選擇,將「最在意的資訊」優先呈現出來。 3. 再次,在價格裡面「埋入」一個不合理的選擇,突顯出最佳選擇的划算。 4. 最後,若用戶還遲疑不下單,再祭出最後殺手鐧,「未來可能漲價」
Thumbnail
1.產品思維:從人的本質心態出發,打造方向正確的產品 2.數據思維:正確地對待數據資源,從而利用數據帶出產品的優化 3.創業思維:理解矽谷創業氛圍,在失敗、週期、目標等概念中找到感覺 4.增長思維:突破界限、解放頭腦,用更博大的胸懷迎接明天 5.成長思維:自我激勵、完美溝通、提升效率、合理休息
Thumbnail
當年看過《從0到1》後就喜歡那本書,因此在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看到Peter Thiel力挺普遍得不到高知識份子喜歡、甚至在加州矽谷支持度慘輸希拉蕊的川普,就對他這個選擇感到好奇萬分,因為川普許多政見及立場都很保守(像是反同、反墮胎等),性向很明確且生活在矽谷的他又是怎麼想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上期我們藉由數位原生沃爾瑪和電商亞馬遜來探討數位轉型在人文領域的應用,了解微軟處理科技難題的心法、以及網飛的高人才密度管理規則;這次,我們嘗試從星展銀行、矽谷和一人公司思維來思考在科技年代下,你必須掌握的關鍵思維。
Thumbnail
矽谷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在這裡工作,生活。 同時也把全世界各個國家種族,為升學而準備的激進模式,帶進這個小小的灣區世界裡。
Thumbnail
在一個強者雲集的環境中,不想被超越,唯有不斷努力。相信努力會帶來進步,有目的地付諸實踐,和優秀的競爭對手切磋,最終超越自己……這種成長思維模式是矽谷保持活力的法寶,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追求卓越的精英。 相信自己要提升,而且可以透過學習不斷進步的心態,在心理學上,人們把它稱為「成長思維模式」
Thumbnail
一個地方能夠出現這麽多傳奇,既可以說是偶然,更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現在大概沒有形容詞能夠精確形容「矽谷」,或許「矽谷」就可以成為形容詞,就是創新、科技(產品、硬體、軟體、App、網頁)、狂想、叛逆等。也因為這樣,無論美國本土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都不缺想要在矽谷創業的人。
Thumbnail
矽谷文化充滿了高度的「自由」和「容忍失敗」。 員工之間,上級和下屬之間,坦誠相待非常重要。當面提出問題,當面「挑骨頭」,而不是背後跟別人煽風點火,才是最有效果、成本最低的溝通方式。 「在矽谷,失敗不是一個選項,而是一個必需品。」 正是矽谷這種鼓勵嘗試、不怕失敗的文化,才讓整個矽谷的人們都可以無所顧慮
Thumbnail
蒐集完資料之後,便面臨一個大問題:〝這些數據該怎麼使用〞?或者是說,這些數據怎麼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從一開始的「篩選用戶」,根據我們的需求進行用戶分組並進行 「AB 測試」實驗,取得用戶相關數據之後,我們可以透過 P 值計算,取得 「p<0.05」的有效假設,進而進行我們的決策。
Thumbnail
1. 首先,突顯「聚焦」的地方,間接引導用戶如何操作。 2. 其次,在搜尋航班時,分為「最佳航班」和「其他航班」,減少選擇,將「最在意的資訊」優先呈現出來。 3. 再次,在價格裡面「埋入」一個不合理的選擇,突顯出最佳選擇的划算。 4. 最後,若用戶還遲疑不下單,再祭出最後殺手鐧,「未來可能漲價」
Thumbnail
1.產品思維:從人的本質心態出發,打造方向正確的產品 2.數據思維:正確地對待數據資源,從而利用數據帶出產品的優化 3.創業思維:理解矽谷創業氛圍,在失敗、週期、目標等概念中找到感覺 4.增長思維:突破界限、解放頭腦,用更博大的胸懷迎接明天 5.成長思維:自我激勵、完美溝通、提升效率、合理休息
Thumbnail
當年看過《從0到1》後就喜歡那本書,因此在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看到Peter Thiel力挺普遍得不到高知識份子喜歡、甚至在加州矽谷支持度慘輸希拉蕊的川普,就對他這個選擇感到好奇萬分,因為川普許多政見及立場都很保守(像是反同、反墮胎等),性向很明確且生活在矽谷的他又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