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和朋友開始定期的讀書會,我選定第一本書的為矽谷思維。矽谷思維作者 Han 是一名赴美的中國軟體工程師,他在矽谷公司實習起步,一路晉升成為一線工程師,並將這一切所培養的思維、養成的習慣與所學經驗,紀錄於這本書中。
原本從書名看到「思維」二字,會怕是使用較為抽象的概念去講述,結果讀完發現作者並未沉溺於理論的說教,相反地作者在述說每個思維時,都會用實際案例和過往經驗來舉例,進而延伸,讓讀者能夠將這些思維應用於實際情境中。
(當時看完一個例子,馬上把公司產品加入修改XD )
本篇文章想將讀書會我分享的內容記錄下來,因為讀書會時間並不長,所以此篇文章分享的內容並不會涵蓋整本書,主要是挑第一章節【產品思維】的部分!
書中提到的第一個思維為「產品思維」,舉的例子為谷歌的 Google Flights,Google Flights 其中一個收入來源為成交金,代表越多用戶一旦在 Google Flights 買機票,Google 越能從中賺取收入,「機票轉化率」對此產品來說就相當重要!(我目前查到的最新數據為 2018年的機票轉化率,竟高達 25%!)
而為了提高機票轉化率,光是從搜尋機票到搜尋結果頁,Google Flights 就利用了4種心理學理論!
a. 選擇悖論:最佳出發航班分區顯示
你有沒有選擇困難症呢?先承認我有!從每次點飲料的過程就能感受到「選項越多、越難選擇」的痛苦!
Google Flights 為避免用戶面臨選擇性困難,特意選擇 3 個航班獨立分區顯示,並加上「最佳去程航班」,直接鎖定用戶的瀏覽目光,不讓用戶面對不知道該選擇什麼的難題,甚至冒著全部放棄的風險。
也有一個經典的實驗,證明給更少的選項,決策完成率則會提升很多!
哥倫比亞大學的超市果醬實驗
這是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做的一個「果醬實驗」,研究人員在一家超市中擺了 2 個果醬攤子,其中一攤擺了 24 種口味的果醬供顧客試吃和購買;另一攤則是擺了 6 種口味的果醬而已, 他們發現有 60% 的人停下來試吃擺了 24 種口味的攤子,而只有 6 種口味的攤位只有 40% 的顧客前來試吃。
但最關鍵的是最後的轉單量!在 24 種口味攤子試吃的顧客,只有 3% 購買;而在 6 種攤子的顧客,則高達有 30% 購買果醬,淨成交量足足差了 6.6 倍!
為什麼造成這樣的差距?原因就如同前面所講,24 種口味的顧客試吃太多口味後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而 6 種口味的顧客則是輕鬆購買了試吃到喜歡的口味!
b. 對比效應:沒人選,就是它存在的目的。
接下來,Google 成功將你的目光聚焦在最佳推薦後,你可能會發現某一班次的價格、飛行時間都相當不討喜 —— 那為什麼會被選入最佳選項呢?條件看似如此不優的班次存在在這裡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讓它沒人選、不討喜,正是它存在的意義!Google 刻意在「最佳」的區塊裡放上一個特別不合理、特別貴的選項,在對比之下我們認為自己在其他選項中撿到便宜了!
終極必殺技 —— 喚起你的恐懼
當看完所有機票行程,就只差到官網最後一步下單。如果這時候的你原先只是想看看價格,Google 在最後這一步也埋了小心機!
正當你想關掉頁面的時候,Google 即會跳出「3個小時內可能漲價54%」的訊息,這時候用戶就會怕錯過此時此刻的優惠價格,趕緊下單。更厲害的,Google 也非隨便喊一個價格,這些數據是有根據大數據而進行的價格預測。
從上面的搜尋機票流程,都能看到Google在打造產品的用心,從凸顯聚焦、選擇悖論、對比效應到讓你捨不得放棄,加上介面做得直覺,用戶決策越順利、更快地完成結帳流程,公司也盡一步獲得更多營收!
現在我們在做產品,都會默認產品運行的速度應該要是越順暢越好,產品經理和工程師也常常為了要提升軟體的速度和各種指標而積極研究,優化產品流程。
但其實某些時候過於流暢的體驗,反而會讓用戶覺得不爽。行動網路剛普及的時候,哈佛大學商學院進行了一個小實驗,了解用戶對產品運行速度的感知情況。他們虛構了一個機票預訂平台,並邀請受試者使用,並把受試者分成了2組。當受試者點擊「搜尋」後,會各自得到不同的結果:
A:立即看到航班結果
B:故意延遲10秒、20秒
實驗結束後,會讓2組受試者填寫滿意度測試,結果顯示【故意延遲10秒的用戶評分,超過立即看到航班結果的滿意度】!
之後哈佛大學深入了解用戶的想法,原來是他們覺得如果系統馬上顯示結果出來,就會好像系統在騙他們。因為根據人們的認知,進行複雜的搜尋,後台系統仍需要點時間。
哈佛大學再進行了下一個進階實驗,這個實驗都給予適當的回應延遲,但不一樣的是,其中一組的UI會告訴用戶目前系統正在做什麼(我們這邊說它是撈叨組好了):
實驗結束後一樣讓受試者做滿意度評分,最後結果怎麼樣呢?
撈叨組比一般組的滿意度高了10%!!可以得知當用戶知道系統的進度下,反而更喜歡等待了。
其實這裡用到的就是心理學的「感知價值」!所謂的感知價值就是用戶會在使用產品的任何時刻默默地存下對這個產品的評價,與此相對的就是產品的「實際價值」。若我們能讓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度是提升的,感知價值就必須大於實際價值
這邊我也想到一個例子,當修鎖師傅來家中修鎖,一樣都是收 800 元,師傅修 5 分鐘跟修 30 分鐘,一定會覺得修越久師傅越辛苦、感知價格就提升了呢!
除了提升「努力錯覺」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提升感知價值的做法呢?
這部分打算留在下一篇來分享,一樣滿滿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