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我會整理相片。主要因為工作,但卻常常沉醉於拍照當下。
小建築冬季營隊,大家最期待的是下雪。有一年雪下的超大,青少年們忘情地在街上跳舞。我傳訊給學員的媽媽,說起這美好的記憶。媽媽說最近也在整理營隊相片呢!「真是好有默契。」我仍迴盪在雪地冒險裡,「因為要統整進去『特殊選才』的書審裡。」
啊!現在的小孩好辛苦。「都不能『只把』高中念好。」學期開始沒多久,升學比賽已經如火如荼。媽媽問:「你們學校學生不申請嗎?簡章都公告了。」是啊!這是個問題。但我與工頭都希望同學們「過好每一個現在」。升學或實習,都在第三年半進行。
之前我問過同學,是否想申請某國立大學的「特殊選才」。他既沒有回答「想」也沒回答「不想」,而是回答「那我數學要好一點」。他的邏輯是「存活」。如何在完全不同的體系中存活?而我的問題是:「你想被誰選?」「因為什麼被選?」「想學什麼?」是單純想要被「選上」而得意?還是對之後的學習生活有興趣?
教育的目的是學習,不是升學。選擇什麼學校,關係學習的方式與學習的內容。之前汗得家長也跟工頭討論過這個問題。說真的,同學們現在要準備好功課,就需要許多時間。如果希望在學習中有所獲得,需要積極的投入。如果希望同時還享有高中生活的樂趣,更需要沈浸其中。
伸長脖子四處張望「哪裡還有更好更值得一試的機會」,既不是機會也不是學習,而是虛度光陰。我們從小被耳提面命,要「把握每一個機會」。但當我們長大有足夠的經驗與反省,給出的提醒應該是:「選擇想要,努力爭取」。
如果我們不是超人就請不要拿超人的標準來期勉孩子。如果我們本來就不可能爭取到每一個機會,就不要拿不切實際來折磨彼此。在人生路上,我們已經來回走過:「說服自己繼續努力還要多少享受樂趣,需要家人、朋友與自己的體諒,甚至原諒。」我們常常跟自己說:「與其讓別人選擇你,應該想辦法創造機會讓自己能夠選擇。」如果是這樣,我們就應該要鼓勵孩子,懷抱希望與勇氣,堅持所應堅持。
營隊媽媽跟我說:「她國中說要去德國唸書,高中換成要去英國唸書。現在她只想唸XX大學,說是離家近。」我心疼這樣一個天真浪漫樂於嘗試的孩子,在升學的準備中變得愈來愈害怕。我想跟同學說,在任何時候的所有選擇,都請考慮其中的意義。「如果你知道意義,就能夠接受生命中所有苦難。」這話是尼采說的,你現在就應該知道。我想跟家長說,如果我們有什麼值得教給孩子的,應該是讓他們學會合宜的行止,讓其他大人願意幫助他們。
同學們未來好的學校與好的工作,不是用我們現今的經驗可以評斷。就好像是神的安排,不是人類的眼光可以理解。我知道這話說來多少令人傷神,但在傷心之前,我們仍有機會。未來並不存在於大人的承諾裡(說好的美好人生呢?)。未來存在於我們過好的每一個現在!
我擔心認真的高中生必須競逐每一個所謂的機會。我期待大人們能夠想起自己的使命不是催促而是作為孩子的榜樣。如果你現在正跟孩子一起準備特殊選才,我的建議是:「跟他一起玩申請的遊戲。找到好玩的事情,創造美麗的回憶。」如果現在高三的你有值得學習與努力的事情,請專心與享受當下。這是我所能給你最好的祝福!(寫於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