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有一波大專畢業生下鄉工作的政策。
1952年,當時的政府在組織、經費、人才各方面,都有頭重腳輕的傾向,省政府主席吳國楨認為應該要讓這種政治形構從錐形轉變為金字塔型,由此達到地方自治的理想。當時規劃的措施頗多,例如其在當年11月13日便提出:
...至於鄉鎮公所本身,明年須調整員額配備。幹事每村里設一員。遇村里原有員額不足,由鄉鎮派補,鄉鎮不足,由縣府派補,縣府不足,由省府派補。這樣,總的員額並不增加,而人才下鄉的目的已達。...
其中有一項相關措施是透過就業考試分發以達到人才下鄉的目的。就業考試是在1952年到1958年間出現的制度,目的是解決高職大專生畢業後的就業問題(可參考蕭智遠,2006)。以1955年的新聞來看,該年度的就業考試總錄取名額為3660人,其中大專生報考者3988人,42年畢業大專生錄取1181人,43年畢業大專生錄取838人;高級職業學校報考者4573人,錄取1641人。
同篇報導說,分發就業者達3000人,其中省屬機構以鄉鎮工作為主大約1500人至1600人。而下鄉的部分:
關於台省府分發下鄉擔任基層工作的就業學生,將先分發住各縣市政府,再分發到鄉鎮行政機關工作,原來在鄉鎮機關服務的一部份工作人員將在這一次人才下鄉的政策下調任村里幹事。派往縣市鄉鎮工作的人員,省府現正計劃使其接受短期業務講習。
這種方案成效如何?
1956年至1957年間,省人事處長沙德堅在不同場合有提出幾點歸納。主要是1、士大夫觀念、較希望待在中央單位;2、大專生到外鄉工作,當地單位若不提供食宿或解決方案,則造成困擾;3、鄉鎮組織與設備與大專生需求不符;4、職等較低。
1956年亦有社論談及分發上的問題,該社論原文:
我們總覺得,人才下鄉,重在「人才」兩字。大專畢業生固然多的是人才,但如果照現行就業考試分發工作的辦法,名刻前茅的分發在中央和省級機關,未必就合理,因為這就說明了人才中的高才,並沒有下鄉的義務。至於多少名列榜末者,廣緣家長人情關係,得以被分發到最佳待遇的事業機關去丁作,這就說明了人才中的低才,照樣可以獲得高的享受。如此相形之下,六百多個人才中的中才,在他們被派下鄉之前之後,自然中心憤滿,不安於位,急急求去了。
1958年則有梁金彪就高雄請況實際觀察做出評論。主要有二方面,收入不高以及工作不如意。收入不高的部分,高職畢業生以實習生名義分發,待遇為每月二百八十元、十四公斤食米,大約僅夠外縣市來的實習生租房跟伙食花費。至於工作,則有相當生動的描述:
本來嘛,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是富於進取心和服務熱情的。事實上,「人才下鄉」並沒有─套完整的計劃,分發下去,就算功德圓滿,報銷結案了,結果怎樣呢?一種是坐在辦公桌上,無公可辦,由無聊而生厭,由厭倦而灰心,而失望,受不了這冷板發的死板生活,改業去了。一種是責任繁重,天天去催迫老百姓捐款,納稅,整理環境衛生,防疫種痘,忙得席不暇暖。但是,他們沒有行政經驗,也沒人去輔導,僅憑一腔熱情,橫衝直撞,今日政治環境與社會風氣都無法使這些青年,發揮他們熱情,於是,上級打官腔,市民找麻煩,到頭來,左右做人難,上下交相征,心灰意冷,另謀出路去了。
個人心得:我們總是努力拉近理論、規劃、執行、現實...之間的距離,但並不總是能盡如己意。從這些個案中學習到一些什麼,我認為是很重要的。
聯合報,1952-10-18,實現金字塔政治 本省已漸見成效 吳主席昨赴財稅訓練班訓話 指示研究發揮地方經濟力量。03版。
聯合報,1952-11-14,吳主席昨宣示 明年重要施政 建設台灣為模範省。03版。
蕭智遠,2006,兩岸公務人員考選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聯合報,1955-08-1,就業試放榜 錄取三千餘人 多數分發鄉鎮工作。03版。
聯合報,1956-01-11,大專生下鄉 將繼續推行 去年成績不如理想。03版。
聯合報,1957-06-08,基層組織不夠健全 原因人才不肯下鄉 如何增進新陳代謝機能 沙德堅認目前最感棘手。03版。
聯合報,1956-01-11,《黑白集》人才下不了鄉。03版。
聯合報,1958-09-06,「人才下鄉」職校畢業生派充里幹事 學非所用心灰意冷分飛【梁金彪】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