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聽聞「關渡美術館」,應該不少人會跟筆者一樣,認為這類以地名為名的美術館,應該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所營運;不過實際上卻並非如此,「關渡美術館」其實是隸屬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簡稱北藝大)的校園美術館,也是臺灣第一所位於大學校園內的美術館。不過由於關渡美術館位於北投山上,所以知名度並不高、人潮也不多,到訪者似乎多以北藝大校內學生為主。
筆者於今(2023)年10月份初次造訪關渡美術館觀展,結果對於這座美術館感到非常「印象深刻」。
由於北藝大位於北投山上,所以關渡美術館入口大門其實是在4樓,需下樓往3樓方向逛展。但進入大廳後,並無任何明確動線指引,從大廳來看至少有4個可能的動線方向,使得絕大多數初次造訪者都在大廳觀望及徘徊許久,才在徬徨中踏出腳步、試誤。
甚至,其中一個可能的動線方向隱藏了5樓展間,但401展間入口被黑色布簾遮蔽、幾乎無法識別,觀展者都被擺放在另一側「目前未開放、請預約」的立牌拒於門外、不敢輕易靠近。
此外,2樓下1樓的動線藏於黑色布簾之後,與4樓下3樓、3樓下2樓的位置完全不同,觀展者同樣需要自行探索,才有可能找到正確的路徑。
除了幾乎看不到動線的引導指示以外,展品也缺乏簡介告示牌,可能同一個展廳的多件展品全部呈現在入口處的一個空間配置簡圖中,只簡單呈現出位置、名稱,對於展品設計理念完全不予解釋,僅部分揭露於導覽手冊中,資訊完整度顯然不足。
這也使得部分互動式展品的操作方式不明,由於互動式展品旁並未配置工作人員加以引導,使觀展者不是不敢輕舉妄動就是不小心以錯誤的方式與展品進行互動。
同時展出的多個展覽都有類似的情況,讓筆者不禁懷疑這是否是關渡美術館的潛規則——禁止策展人向觀展者透露太多?
雖然櫃檯標示A4尺寸以上的背包需要寄物,但筆者隨身側背包尺寸其實小於A4,卻一進館就被館方人員要求寄物,觀察其他觀展者也都無一倖免、逐一被要求寄物。雖然筆者並不排斥寄物,但對於寄物規範如此不清楚、自由心證,還是不免感到困惑。
(更新後記:筆者於同年12月初第二次造訪,揹著相同的隨身側背包,未被館方人員要求寄物。)
另一方面,弔詭的是,置物櫃的鑰匙並非交由觀展者自行保管,而是由櫃檯人員保管,寄物的觀展者被交付的手環上只有號碼牌,而無鑰匙;也就是說,如果需要開櫃取物,需要再憑手環號碼牌請櫃檯人員協助至置物櫃開箱。這樣的流程不只麻煩,也令人不禁懷疑這樣如何確保所寄放物品的安全性?
禁止飲食幾乎是美術館的普遍性規範,但考量生理需求,現在有越來越多美術館仍然會在某些角落提供飲水設備,讓觀展者可在非展間的範圍取水飲用;關渡美術館也是如此,在1樓廁所外提供一臺飲水機。但很不幸地,沒有提供紙杯;而觀展者自行攜帶的水瓶則早就在入館時被要求寄放於4樓大廳,那麼又該如何取用呢?
筆者在觀展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個投影畫面出現了防毒軟體提醒「您的訂購授權已過期」的警示訊息,結果不到5分鐘便發現這個故障問題就迅速被館方人員排除了。如此高效率的作業實屬罕見,但比起讚許,筆者心中油然而生的反倒是這座美術館的「匠氣」與「冰冷」。
正如同一進入關渡美術館大廳,在觀展者做好心理準備、知道下一步該往哪個方向前往觀展之前,所接收到的訊息並非館方人員的熱情接待與引導,而是投以犀利目光、要求立即將隨身物品寄放於指定置物櫃中的標準作業流程(儘管標準與否實在很難說)。你說這不是美術館該有的樣子嗎?或許不可否認依然是,但恐怕不是每位觀展者所期待的體驗。
說真的,筆者幾乎不記得此次所造訪的4個展覽內容,因為整個觀展過程花了太多心力在「探索空間」。因此,筆者也不禁再次呼籲,一個好的展覽似乎不應只再關注於展間內的各項細節,而必須將整個展覽的外圍周邊空間納入考量。不過,個別的展覽是否能夠左右整個展覽外圍周邊空間、甚至改變整個展館、園區的既有設計呢?似乎又是另一個更大的議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