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十幾年前才剛結束沒多久的學生時期,早上7點到校(5:30就要起床趕搭公車),傍晚放學後到補習班繼續往腦子塞東西,10點回家再埋頭苦讀到深夜,只差沒有懸樑刺股,鑿壁偷光。有時在浩瀚的書海裡「度估」,有時決定先睡幾個小時後再起來準備當天的考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不知道當時是怎麼撐過來的...
從國小開始補習的我跟風間一樣補英文,去補習班的途中耳際總會傳來其他小朋友在操場上嬉鬧的笑聲,好不羨慕,而我只能對著雙手上的英文課本念念有詞,背誦著待會要考的單字和文法,心中不平衡的我,拖著沈重的步伐,任由嘻笑聲挑釁我漸進漸遠。現在小孩的才藝班動輒3項以上,繪畫、鋼琴、羽毛球、跳舞...
補習班cram school的「cram」有填滿、塞滿的意思。填鴨式教育在分數至上的時代堪稱不二法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被無限制地提倡與貫徹著(不知道現在的教學模式有沒有改變?),升學率可說是學校的「業績」,而絕倫的榜單又可以帶來更多「業績」。高中總在趕課的我們,教學相長猶如登天,堆積如山的課業量總讓心智尚未成熟的我們喘不過氣,老師在台上單向式地傳遞內容,而我在台下盡情地打撲克牌,而學生在台下絕望地想辦法吸收,就這樣,每天一小考,每月一大考。放學的校門口總可以目睹一輛又一輛的公車上載滿了各個學校的學生,彷彿被一網打盡的沙丁魚,不約而同地在同一站下車,才又各自散開前往補習班報到,到了晚上10點還看到穿著校服的學生在等公車是家常便飯,貌似家只是一間提供睡覺的旅館。甚至是週末一大早就到補習班的自習區報到,等著參加待會補習班老師下午加開的衝刺課程,深怕落後其他同學。環境使然,每一次的成績都錙銖必較,得失心讓很多人足以沮喪一整個月,直到下一次考到滿意的成績才放過自己,無藥可癒。
國三的升學壓力很大(畢竟父母和其他長輩都說考上好高中,之後就比較容易上好的大學...),少數沒列在考試範圍的輔導課便成了大家的「放風」時間,老師關心其中一位同學在寫數學題目,對方防衛地說:「因為下禮拜就要期中考了!」輔導老師:「唉喲~只不過是一個期中考而已!人生還有很多事情比這個需要煩惱!!」話一說完全班群起反駁:「期中考很重要欸!沒考好會被打!」「這次成績關係到將來的升學!」...,可見大家都成了填鴨式教育下的受害者,笑著搖搖頭的輔導老師等話音一落繼續講課,當時的我也在群起的「群」中。時至今日才發現當年輔導老師的那句語重心長是對的...工作面試不會問國二下學期期中考數學考幾分,校排多少,也不想了解指考作文寫了幾個字,現在想想,學生的我還真只會讀書,而且還讀得不怎麼樣😅!
父母總不希望小孩輸在起跑點(那就請生在終點謝謝!),所以帶有跟風性質地把小孩送去補習班,是說在我求學階段的那些榜首都沒有補習(頂多一科)。「活到老,學到老。」人一生都是「學生」,「Knowledge is not the power, application is.」知識不是力量,能夠學以致用才是。
但願全天下的家長都能有小新的智慧,成全孩子,也放過自己😁😁
下次再見 . 不負遇見